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法治交通体系,有效提升交通法治能力,扎实推动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党建引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突出政治建设首要地位。深刻研究领悟全会《决定》对法治交通建设的重大方向性指导,在系统内开展全会精神专场学习宣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深学透。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共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25次,将总书记重要指示第一时间传达到位。推动法治思想常学常新。更新《区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重点,将个人自学、集中研学、系统培学有机结合,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学习全覆盖、全参与。推进“党建+法治”共融共进。强化“交融汇通”党建品牌集群效应,打造“人人讲党课,一线是课堂”书记项目,与交通工程参建单位、“两新”群体开展联学联建,努力营造交通行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二)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交通运输管理职责
保障项目建设。G40沪陕高速、通锡高速顺利通车,金通三大道桥交工验收,二甲大桥、阚庵桥建设有序实施,北沿江高铁、航道整治等工程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深化交通惠民。改造农路16条,中小修道路13条,加固桥梁30座,实施“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我区“平安农路”建设经验获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简报”推介。优化公交线路8条,临时调整线路24条,更新投放巡游出租汽车71辆,群众出行更舒畅。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推行电子证照“掌上办”,颁发电子证照1950余个,发布通州交通政务服务事项“明白卡”,建设2家政务服务便民点,群企办事更便利。狠抓安全生产。突出“两客一危”、在建工程、超限运输等重点领域监管,通州超限检测站新站于4月正式启用,“冬季攻势”“高地联动”等专项治超行动雷霆开展。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各领域共开展10场应急演练,交通安全形势整体平稳可控。
(三)强化制度保障,深入推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政策研究持续发力。研究制定《通州区交通运输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明确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工作职责分工,压实依法治路责任,同步落实专项执法经费保障。法制审核严谨把关。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和法制审核程序,班子成员及时组织重大案件集体会商讨论研究,全年审核重大案件92起、政府信息公开答复6件、公平竞争审查3起。科学决策依托专业。加强法律顾问与业务科室协调联动,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合同审查、复议诉讼案件、疑难问题研究等法律事务的参与度达100%,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智囊、助手作用。
(四)厚植为民情怀,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执法队伍管理。开展执法轮训、专题讲座、线上培训等活动,执法人员参训率、考核通过率均100%。组织案卷评查2次,案件通案48次,执法办案水平明显提升。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好通杯”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年轻干部岗位技能竞赛,获评优秀组织奖,一名年轻干部获个人二等奖。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科学编制全年执法计划,确保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全覆盖。深化运用“守护2.0”执法信息化系统,实现所有执法环节电子化可追溯。全年查处案件328起,适用免罚23起。推行亲情柔性执法。积极开展“邀约式”安全检查,我局选送的“‘邀约’检查惠企业 ‘靶向’服务送上门”项目获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第一届“法惠民安·治在江海”精品样板项目。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依托交通运输行业通州法律服务站,结合路政宣传月、《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实施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贯,举办“执法开放日”现场观摩活动,制作《你好,路政人》短视频,持续擦亮“法润通州·亲情执法”法治品牌。
(五)维护公平公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依法办理复议诉讼案件。加强诉讼复议案情分析研判,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维持100%,尊重并严格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和政府复议决定。今年发生并审结行政复议6起,行政诉讼2起,均保持零纠错零败诉。增强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受理市长信箱7件,区委书记、区长信箱8件,阳光信访23件,12345市民服务热线2462件,12328江苏交通服务热线1427件,及时办复率100%。注重舆情源头预防,网络政务舆情处置办结100%,选派队伍在全区网络舆情处置业务实战比武中获全场最高分。
(六)坚持阳光透明,不断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以“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为抓手,深入开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建立健全日常查纠整改常态长效机制,巩固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排查问题全部及时整改销号。自觉接受多方监督。办理人大建议54件、政协提案26件,答复满意率100%。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依法履职,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督促全系统党员干部严格自律,依法履职。政务服务公开透明。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并对外公示,权力公开运行率100%。做强“畅行南通州”公众号发声平台,发布原创文章200余篇,及时回应留言诉求。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近200篇,多条信息被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录用,进一步扩大通州交通影响力和公信力。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筑牢法治思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讲话精神,紧盯“关键少数”,激活“头雁效应”,以党组带动全系统上下积极学法用法。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建立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及时学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新规,并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相关科室(单位)深入学习,切实提升全系统依法履职能力 。
二是积极部署谋划。研究制定《2024年通州区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要点》,把法治建设纳入交通发展全局谋划,将法治要求贯穿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全过程。根据局领导班子人员变动及时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指挥调度,各科室(单位)密切配合落实,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三是强化统筹推进。将法治建设作为局党组会议、行政办公例会重要议题,专题部署推进,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基层开展实地调研,推动依法行政体系不断完善,队伍执法能力不断提升。将法治建设列入考核重要内容,与评先评优结果相挂钩,以评促建推动法治建设工作高效开展。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交通法治建设新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法治建设对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还不够明显,部分同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法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划不够系统,在整体梯队建设和重点对象长远培养上要再出实招;法治建设改革创新亮点不多,在探索特色模式、引入前沿理念上要再求突破。
四、2025年度主要安排
一是党建引领走深走实。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扩大“交融汇通”党建品牌效应,以党建引领交通法治建设共荣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加强对全局法治工作的计划安排和统筹协调,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严格履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程序,不断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二是民生实事见行见效。突出规划先导,加快完善“十五五”综合交通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全力做好北沿江高铁、通海港区—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南通火车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服务保障。高点规划农路路网,常态做好路域环境治理,加快形成公交线网新格局,积极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持续推广通州交通政务服务“明白卡”,优化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便民点,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三是行业监管抓实抓细。紧扣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线,突出“两客一危”、港口码头、交通工程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本质安全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智慧交通建设,积极探索“陆上、水上、网上”三位一体监管新模式,以信息化手段提升路政航运管理效能。持续抓好生态环保工作,助推新设备更新、节能减排,服务绿色交通建设。强化项目招标全过程监管,以信用工作促进交通运输市场有序发展。
四是依法行政有序有情。深入开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分类分级开展人员培训,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队伍的底线思维、业务素养。规范交通执法数字化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推动大数据和综合执法各类场景深度融合,提升交通综合执法质效。践行“执法+服务”理念,扩大“邀约式执法”覆盖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全力营造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执法部门规范执法、全社会广泛监督参与的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