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街道2021年工作打算
来源: 金沙街道 发布时间:2021-02-09 10:57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区委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首善之地、幸福金沙”为追求,树牢系统观念、底线意识、法治思维,走好“精一强二优三”产业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建强主城区,支撑硬核区,切实扛起“两争一前列”金沙担当,不断把“强富美高”新金沙建设推向前进,以过硬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聚焦项目建设,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强化“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的理念,全力以赴抓招商、攻项目、强载体,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能级。着力攻坚项目招引。优化招商工作机制,坚持领导挂帅,优聘招商大使,配强招商队伍,充分借助区级招商平台,不断提升招商工作组织力、专业性、精准度。坚持内生外引并重,对内亲商留商,激发本土企业发展潜力,促进优质项目深耕金沙、扎根金沙;对外全力拼抢,围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重点方向,综合运用以商引商、乡贤招商、委托招商等模式,主动出击,靶向发力。全年新注册亿元项目不少于3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1个。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项目落地决策论证和专班推进机制,有效衔接前方招商与后方服务,提高项目注册率、开工率。完善跟踪机制,突出过程管理,加快友赞、悦宸商业综合体、大众汽车4S店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不少于2个。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全年新增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和限上贸易企业不少于14家。不断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完成年度省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目标任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全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4家、市级科创企业2家,授权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少于40件。着力提升项目承载。强化对接,深化论证,加快推进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前期工作。坚定实施“腾笼换鸟”,把盘活闲置地块、低效用地作为破解项目建设的重要行动,全年完成任务100亩。健全与企业家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多了解企业发展动向,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多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大力弘扬“坚苦自立、创新致远”的通州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以张謇为楷模,增强家国情怀,扛起责任担当。

二、聚焦品质提升,激活城区发展原动力

依托主城基础优势,坚持空间拓展与品质提升两手抓,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管理精细的宜居宜业城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立足产城融合,不断优化“一体两翼多片区”发展格局。“一体”指老城区,以打造品质之城为目标,与高新区错位发展,不比高楼比特色,不比洋气比内涵。“两翼”指城东板块和银河板块,在建好“城”的同时,下功夫搞活“市”,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更多集聚人气、商气。“多片区”指以都市工业综合体规划建设为载体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片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打造生态农业片区。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新金西路及周边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新(移)建公交站亭9座,做好大庆桥改造工作。以“水清岸绿”为目标,完成城区7处污水管网新(改)建任务,综合整治东三总沟、六号横河等河道。高质量完成食品新村等老小区整治,按部署做好老市委党校、银河五期非居搬迁工作。适时启动运盐河城区段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循序渐进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努力改出发展空间、改出民心所向。推动城市精细管理。加大背街后巷、农贸市场管护力度,让市容环境更整洁。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抓好垃圾分类处理,加强餐饮油烟、违法建设排查整治力度,让生活更有序更安全。积极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让城市经得起远眺,耐得住细看。

三、聚焦乡村振兴,按下农村发展快进键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在强村富民上再突破,推动金北村打造市级示范村,城东村、新三园村打造市级先进村。加快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新建提标高标准农田8200亩。依托通州好大米评选、精品葡萄节等平台,推广城东生态养殖、金北稻米种植等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叫得响、卖得好的金沙农业品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提标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扎实开展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实施1000户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污水接管和农村改厕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城北水系连通工程,疏浚农村河道2.1公里,全力保障金西中心横河景观提升、十四总港黑臭水体整治等工程。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维修路面1000平方米,新改建农桥3座,配合实施城北中心路新建工程。新增绿化面积超百亩。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被撤并集镇区环境整治。大力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农民致富。紧盯建档立卡“不稳定人口”“边缘人口”,深化“阳光扶贫”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以上。鼓励返乡人员回村创业,及时发放各类创业贷款、补贴,以创业带就业、促增收。扎实开展“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推动城市工商资本与农业农村资源联姻,确保村集体年收入均超50万元。

四、聚焦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全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大力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有机易腐垃圾处置终端,确保船舶污染物上岸点常态化运行。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严防死灰复燃。狠抓上级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严格落实点位长制,围绕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目标,以扬尘整治“654”专项行动为抓手,对重污染管控清单企业全面布控。全力提升秸秆“两禁一用”水平,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万亩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加大“六小行业”、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确保省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规范企业固废、危废处置措施,不断提升废旧农膜等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全力管控土壤风险。健全环境监管体系。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严格执行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监管要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问题。依托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提升村(社区)网格化监管水平,实现环境信访总量和区级以上越级信访量“双下降”。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联动执法,从严从重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五、聚焦共建共享,提升民生保障含金量

坚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抓好疫情常态防控。严格执行“五有”标准,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举措。突出“人”“物”同防、城乡共防,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日常监管。抓好重点人群闭环管理,强化学校、养老院、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防控。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增强群众自我保护和管理意识。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推广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就业人员素质。落实各项民生待遇稳定增长机制。突出应保尽保,深入推进参保扩面,社会保险参保率超94%。深化双拥优抚,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强化低保动态管理,放大“连心家园”平台效应,抓好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工作。加快银河北苑安置房建设步伐,确保今年底交付使用。统筹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让更多群体共享小康成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继续做好运盐河幼儿园启用、实验幼儿园迁建保障工作,定期开展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安全检查。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推进医养结合,新增养老机构1家、床位300张。巩固提升“百场文化惠民”工程,擦亮金沙文化底色。围绕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浓墨重彩开展系列宣传,持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六、聚焦社会治理,筑牢安全稳定防火墙

围绕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基层社会治理金沙样板。不断完善网格体系。围绕实战实效,做精做优社会治理指挥平台,以数据为支撑,集成政务热线、数字城管、“雪亮工程”、国土卫士等资源,为研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以网格为基础,深化“网格+”工程,推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治理效能。深化法治金沙、平安金沙建设,高点启动“八五”普法。坚持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齐抓并进,提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质效。坚持“化解是最好的稳控”,落实领导包案、接访下访制度,更大力度攻坚信访积案和疑难复杂问题,有效压降越级进京访,展现“金沙稳则通州稳”的使命担当。不断提升本质安全。以“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自觉,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立足金沙实际、城区特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特种设备、城镇燃气、商场超市、消防安全、烟花爆竹等领域,狠抓隐患排查、常效治理。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坚决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提升各类灾害综合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