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生态环境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 通州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0-01-06 16:1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9年,通州生态环境局围绕“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环境质量、补齐生态短板、保持执法力度、保障环境安全”的五大任务,牵头污染防治攻坚、创新环境管理、锻造环保铁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是环境质量保持好势头。紧抓住水上和岸上两条主线,全面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服务业水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全面消除劣V类。12个市考以上断面达标率100%,优Ⅲ及以上比例91.7%,较2018年增长41.7个百分点,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100%;认真落实“控煤、降尘、治企、管车、禁烧、联防”12字治气方针,强化执法监管,规范工业废气和各类大气污染治理。积极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江河碧空”等行动,全面推进VOCs综合治理、扬尘污染防治、移动源监管等工作。年度PM2.5浓度为34.2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14.5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率为83.3%,较去年提高5.2个百分点,圆满实现年初制定的确保与力争目标“双达标”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全区115个重点行业企业关闭搬迁地块已经全部按照要求采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三个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建设达到时序进度,系统内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梳理减排工程54个,其中重点工程13个,经省、市初步核定,扣除年度新增排污量后,COD、氨氮、总氮、总磷可实际完成消减528吨、113吨、185吨、14吨,实现年度减排及“十三五”时序减排任务双达标。

专项整治精准有力。启动新一轮的“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排查出176“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改48家,关停126家,搬迁2家。开展家纺废料环保执法百日攻坚行动,促进川姜地区家纺企业依法依规收集、处置家纺废料,发现问题175个,责令整改160件,立案处罚7件开展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38家化工企业和17家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梳理隐患排查清单,发现问题企业16家,发现环境问题总数27个,责令整改16件,立案查处2件,处罚金额42.4万元印染、化工、电子产品、铸造、机械、家具等行业开展固废(危废)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发现不规范问题61个,责令整改61件立案处罚5件。开展汽修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7家环境违法行为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处罚金额29万元。大力推动化工行业整治,已关停各类化工企业14家,停产13家。开展固废危废专项整治,排查各类问题80个,立案处罚42件。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纵深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镇村建设,示范创建有序开展在五接、石港等4个镇街道开展“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创建工作,在兴仁镇徐庄村、兴东街道孙李桥村等14个村(社区)开展“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各创建镇村的各项指标基本达标。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深入开展 “企业环保接待日”和“百名环保干部与企业结对帮扶”活动,为22家企业提供环保政策咨询,与21家重点企业结对帮扶,指导企业在污染治理、技术更新等方面少走弯路,为企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活动期间,共走访企业90余家,收集企业需求、问题36件,其中30件已得到解决,其余6件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提请上级部门、本级政府研究解决。建立生态损害赔偿机制,有效及时完成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工作,达成6起生态损害赔偿磋商意见,已发意见书10份,签订协议18份,涉及总金额622.276万元,已到账540.527万元。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高效高质完成入户调查,共计调查普查对象4381个,填报普查表20076张,建立完善统一污染源数据库,为准确掌握全区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正确判断我区环境污染形势,加快环境管理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提供重要支撑。

四是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开展亮剑执法。开展“绿盾2019”环保亮剑执法行动,组织八个专项执法行动和“零宁行动”,采取“双随机”检查、节假日突击检查、领导带队夜查等方式,严厉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12月,共完成了行政处罚立案231起,罚款额度达到1842.5505万元。其中查封扣押4件、限产停产3件、移送公安3件,刑事拘留20人,形成了环保执法压倒性态势。环境问题扎实整改快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整改速度,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查交办的24件信访件、省环保督察交办的66信访件已全部整改到位。从严从速办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问题,89件信访件完成整改88强化危废处置能力建设,成石港镇江苏通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弃物处置及废弃资源再生回收利用项目和锡通园区皕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制定实施危废削减细化措施和工作表,有效落实危险废物减库存工作任务,按季度对各企业危险废物处置率进行考核,推进我区危险废物贮存量的削减。

五是环保宣传同步发力。制定了全区生态环保宣传方案,做到“声、屏、报、网”同步发力,有效扩大污染防治工作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制定年度“环保大宣讲”工作方案,组织了南通市“6·5”环境日宣传暨通州区“环保与法同行”百村千企活动,开展“环保与法同行”百村千企活动已制作“生态文明大宣讲”课件11个,对65名宣讲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开展“环保课堂”30期,在15个镇村及相关企业开展了环保法制宣讲,生态文明大宣讲格局已经形成。

 六是环境监测能力大幅提升。在全区建设14座镇级空气自动监测站,除已建有空气自动监测的金沙街道外,其余每个镇(街道)分别建设1座,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全覆盖;为实时掌握河流水质变化,经过现场组实地勘察,新建水质自动站点10座,与原有4座水质自动站一起构成覆盖全流域的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网络。10座水质自动监测站、14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均已开始试运行。通过水质、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建立了乡镇空气质量、重点断面水质状况的监控网络,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监测数据共享。为今后建立环境质量统计、分析、预警等模型、形成环境管理综合分析系统打下基础,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