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通州生态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的直接指导下,围绕生态环境中心工作,按照依法治区委员会统一部署,严格对照法治建设考核要求,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提前周密计划,落实法治责任
我局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局主要领导带头落实法治建设领导责任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年初即制订了学习计划和课题,将学法、尊法作为提升环保执法水平的基础工作。一是强化依法行政理念。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要求环保执法人员提高依法行政、媒体应对、群众工作、人际沟通、应急处置、拒腐防变“六种能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执法队伍;二是强化严格执法理念。对新进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劳务派遣人员,在上岗前分别组织教育培训及轮岗轮训。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宽容违法即贻害自身、严格执法是对自己最大保护的意识,牢记环境违法“零容忍”的执法宗旨;三是强化有访必罚理念。对重点信访、越级信访反映的问题坚持从严从重查处,同时加强后督查,督促处罚企业落实行为罚,提高环境信访处理效果,减少环境信访总量。四是落实有据可依理念。全面梳理权力清单、执法清单,查缺补漏,完善流程。编制《环保行政处罚规程及文书文本汇编》,编制一线人员执法手册,做到全部执法人员人手一册,落实南通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承办人负责制度和环保行政处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处罚公示制度,做到行政执法有据可依,有规可查,全面提升执法质量。
二、紧扣中心工作,坚持依法行政
开展“绿盾2019”环保亮剑执法行动。组织八个专项执法行动,采取“双随机”检查、节假日突击检查、领导带队夜查等方式,严厉查处环境违法问题,重点围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涉危涉重企业、散乱污企业、生态红线控制区违法违规企业,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了“零点行动”和“宁静行动”,对环境敏感目标不定期开展零点夜查,坚决查处半夜偷排偷倒行为,突击检查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的不法行为,确保群众夜间宁静的生活环境;大力推动化工行业整治,2019关停各类化工企业14家,停产13家;开展固废危废专项整治,排查各类问题 80个,立案处罚42件。 1-12月,全局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4962人次,检查企业5338厂次,环境违法立案231起,罚款额度达到1842.5505万元。其中查封扣押4件、限产停产3件、移送公安3件,刑事拘留20人,形成了环保执法压倒性态势;与公安部门的密切合作,严厉打击环境领域严重影响公共安全、危害群众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环保公安联动利剑斩污。建立区公安、生态环境部门案件侦查侦办联动机制,联合办理先锋张得才废油案、南通伊盛环境等固体废物违法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和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强化司法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配合。适时召开“五联防”工作会议进行案件会商,对重点领域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同时加大重点信访件化解力度,重点围绕近年来重信重访、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信访案件以及重点环境违法案件整改落实情况,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回头看”工作。
全力开展“散乱污”企业全面治理。根据《关于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区“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将任务名单细分到各工作组,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人,主体责任压实到人。通过加大对违法生产、违规排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对排查认定的“散乱污”企业,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升级改造一批”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置,全力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改工作,前期排查出的176家“散乱污”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改。
继续推行环保履职风险“五联防工程”。根据环境保护新形势对环境执法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结合现实情况,我局积极拓展风险防控范畴,在廉政管控、预防职务犯罪、依法行政、案件会商、行政复议等方面实施履职风险“五联防工程”,通过与区纪委、检察院、法院、公安局、法制办建立联动机制,有效防控环保系统履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职务犯罪风险、失职风险、执法风险及行政复议风险。同时,我局还根据联动内容细化为24项具体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到人,确保联席一张网,点面全覆盖。
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我局积极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委派专人负责,将相关应公开的事项通过通州政府网及时向社会公布,并落实政务信息管理责任、依申请工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协调发布制度等,确保全流程有据可依。按照相关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公开,及时将行政处罚信息在南通市通州人民政府网公示,做到应公开均公开。
三、拓宽多种渠道,强化普法学法
运营微信公众号。除传统媒体宣传渠道外,我们大力创新服务举措,积极经营“绿色通州”微信公众号,全年发表推送相关文章过百篇,及时更新环保工作动态、低碳环保知识、环保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全区实行当日空气质量实时推送,为市民出行提供有效参考,把推行当日空气质量实时报作为送给市民一份“绿色福利”的重要举措。
开展“环保与法同行”百村千企活动。于通州江海明珠广场举办纪念“六五”环境日暨通州区“环保与法同行”百村千企活动启动仪式。围绕“不同主体如何守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充分运用“以案说法”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法治,开展多行业法制培训,不断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法治意识,推动通州企业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法治意识。将“环保与法同行”百村千企普法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协同推进,抓好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了一大批专业环保宣传人才,通过示范引领、打造品牌,形成通州区乃至全南通叫得响的环保普法品牌。依托环境日开展普法宣传,开展百“百名环保干部与企业结对帮扶”活动,现场指导,讲经说法,为企业和当事人解疑释惑,真正为企业做好服务。
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大宣讲活动。通州生态环境局先后在通州区相关镇、企业开展环保宣讲三十余场,向千余人次宣传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组织专题环保培训班,对辖区内的各类民营企业,分别侧重“污染治理及技术改进”、“环保政策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环保法律更新”等专题对企业进行指导;同时推行环保总监制度,在全区54家企业建立环保总监制度,开展环保总监业业务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懂法律、善学习的环保专业人才,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2020年,我局将在2019年法治建设的基础上,深化推进法政府建设,精耕细作,全面建立健全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工作机制,完善流程,厘清分工责任,筹备试点生态损害赔偿公益诉讼工作;深化“环保与法同行”百村千企宣传活动,在全通州区,开展分行业企业环保法制培训,力求精准覆盖,推进“谁执法、谁普法”理念,协调各执法分局开展“普法服务进企业”相关宣教活动,齐抓并举,力求将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法治建设工作推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