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 环境保护局 发布时间:2012-05-31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第一章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发 展 基 础

  “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大历史性机遇,坚持特色和共享两大原则,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三宜”要求,坚定不移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成功实现了保增长、达小康的目标,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通州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运行质量显著改善的实现时期,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活力极大激发、各类要素有机集聚的突破时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社会环境平安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跨越时期。

  1.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5300元,年均增长15.4%,比“十一五”规划目标提高了0.4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70.2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5倍,年均增长28.5%;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8亿元,年均增长2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3.9%提高到6.2%。

  图1: “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

  图2:“十一五”时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三次产业比由10:60:30调整为7:59:34。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荣膺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首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称号。工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轻重工业比从63.6:36.4调整为49:51。家纺服装、机械电子、船舶海工、食品加工、新能源五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船舶海工、新能源产业成为产值超百亿级板块。家纺服装产业层次提升,荣获中国家纺名城、省家纺出口基地称号;成功开通中国家纺产业网,率先在全国发布中国·通州家纺指数;中国南通家纺城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纺面料交易市场,版权保护工作得到联合国肯定。建筑业质态提升,综合实力列省“建筑10强县(市、区)”首位。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比重50%,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40%以上,建成省首批生态农业县(市、区)。

  图3:“十一五”时期工业应税销售

  图4:2010年支柱产业结构

  3.江海开发拉开新框架。实施“江海发展、跨江合作、三次产业”三大联动,打造沿海、沿江经济组团。“一园三区”大开发、大建设的框架全面拉开。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共建锡通科技产业园。滨海新区完成核心区7.5平方公里“七通一平”,污水处理厂、110KV变电站、管道天然气等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南、北区滩涂围垦2.75 万亩。滨江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市政府批准,船舶海工产业园建成“一纵三横”骨干道路框架,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以江海开发带动有效投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895亿元。综艺光伏、通达科技、虹波风电、宏德机电、明德重工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竣工投产;恒力PTA、东方泵业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我区与央企战略合作迈出新步伐,中国供销集团南通供销产业园、中航虹波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成功落户。

  图5:“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及工业投入

  4.自主创新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29%,比“十五”期末提高10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8000件、3800件,其中,国际专利授权5件。17家企业牵头组织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新增中国名牌产品4只,中国驰名商标5只。新增东源电器、多维科技、金飞达、江海电容器、亚洲新能源集团5家上市公司,全区上市企业累计达到6家;2010年,通达动力、桑夏太阳能、蛟龙重工、明德重工、紫罗兰家纺、华宇集团6家企业进入上市轨道,当年上市企业数和在轨企业数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南通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0家、企业技术中心32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院士工作站4家。建成苏中首家省级留学生创业园,新增科技孵化器4家。3次荣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连续5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

  5.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推进政府大部制改革,改革后设置27个部门。完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建成三大合作组织499个,土地流转面积18000亩。实施强镇计划,赋予镇区园12项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企业税收属地管理,区直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镇级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改革政府投资工程监管方式,全面开展工程标底审计、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推进行业组织组建,新建商会25个、异地商会12个。深化完善镇医院体制改革,实现每个建制镇确保有1所由政府举办的卫生院这一预期目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累计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2.5亿美元,赴境外投资设立企业30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引进市外民资410亿元,“十一五”期末,私营企业注册资本598.2亿元。

  6.民生水平得到新提升。2008年,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920元和10270元,“十一五”期间,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共实施500个民生项目。多形式促进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5%以下。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8%。社会救助机制逐步健全,在全省率先出台自然灾害救助办法,两次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逐步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长篇小说《江海祭》首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原创动漫作品《孔小如》荣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动漫奖,西亭脆饼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新中腐乳酿造技艺入选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目录,石港、五接两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连续8年在全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中位居第一。深入开展平安通州建设,首创的大调解机制在全国推广。

  图6:“十一五”城乡居民收入

  7.城乡统筹有了新进展。累计投入200亿元,实施绿化造林、老小区改造、公园扩建、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益事业和市政工程。加快构建大交通网络,苏通大桥及接线高速建成通车,铁路“一线三中心”投入使用;全面建成204国道改线、223省道绕城段、沿江高等级公路、平海公路、青年路东延、世纪大道南延等骨干道路,镇镇均通二级以上公路;农村公路累计建成2500公里,改造危桥272座。新建平潮、九圩港、中国南通家纺城农村客运站,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连续6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年度复查。

  8.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完成第二轮河堤达标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区镇河道和村级河塘疏浚,农村水环境大为改善。推进城乡市容环卫一体化,新建8座区域性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四位一体”管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全覆盖”。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通州南部、先锋欣源、滨海新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姜张河、通甲河。加强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秸秆利用和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整治农村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创建,18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验收。开展化工专项整治,关闭小化工企业27家,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2390吨、二氧化硫1100吨。节能降耗位居全市第一。

  表1:“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指标名称“十一五”目标数2010年预计数

  经济 发展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亿元)48050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元)3936045300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832.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10001088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034

  城市化水平(%)5550

  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亿美元)2512.54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1616.74

  科技 创新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651.70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2929

  公共 服务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95以上95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95以上99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9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55.85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8100

  人口 资源 环境人口自然增长率(‰)-2.5-2.85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0.4以上0.4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77.06

  绿化覆盖率(%)4042.5

  森林覆盖率(%)2020.1

  人民 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3262292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982410270

  恩格尔系数(%)3837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人)3500035000

  城镇登记失业率(%)2.52.5

  “十一五”时期,全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要求,强调工作的连续性、开拓性和操作性,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始终坚持把抓特色作为有效手段。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因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而逆转,不因经济增长压力加大而放松。着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三宜”要求,突出分类指导,推行差别考核,强化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坚持把抓特色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抢抓先机、争取主动,促进能源、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升级和做大做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极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而懈怠接线高速建成通车;铁路“一线三中心”建2.牢牢把握结构调整导向,始终坚持把抓转型作为首要任务。准确把握中央、省、市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投资方向,提出并实施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经济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等明显优化,提高了经济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及时掌握转型发展的新动向,在优化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上,开始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过渡,从经济效益导向向经济、生态效益协同导向转变,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演变,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3.牢牢把握协调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抓共享作为根本保证。财力分配进一步向农村、基层、民生倾斜,加大了社会保障、文教卫生、综治长安、社会事业、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税费改革投入,城乡统筹实现突破,环境面貌显著改变。推进资源要素共享,大力发展“联动项目”,各镇共建共享“一园三区”,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实施发展成果共享,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建设长安社会。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幸福指数迅速提升。

  4.牢牢把握执政为民宗旨,始终坚持把抓效能作为有力保障。紧紧围绕“争创科学发展新业绩、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将效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区级机关和副科职领导干部“千人联千企”服务竞赛主题活动,在广大干部中开展“责任比黄金更重要”大讨论。以“在平凡之中追求卓越,在平静之中满怀激情,在平常之中创造价值”的“三平”精神,打造“在岗、在状态、在行”的“三在”干部,推动机关部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执行能力不断提高,实现效能大提升,促进发展大跨越。

  五年征程,五年奋斗,五年辉煌。我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对照“十二五”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的目标任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偏低。二是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集聚。主导产业空间集聚度不高,工业集中区有待整合。三是企业规模有待进一步做大。百亿级大企业培育尚待突破。四是高层次人才有待进一步培育。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人才结构与发展需求脱节。五是要素供给有待进一步保障。用工、用地、融资、环境容量的压力持续加大。六是社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社会管理模式仍需创新。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

  第二节 时 代 背 景

  “十二五”时期,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全球经济步入深度调整,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成为新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球经济政治向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快。

  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工业化进入战略转型期。随着传统工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投资效益开始下滑,传统的工业化驱动经济发展模式将难以持续,必须摈弃单纯走规模化扩张的路子,加快向提升质量、技术、附加值转变。二是城市化进入加快推进期。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进一步打破,全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城市社会将占据主导地位,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巨大影响。三是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待推进,民主政治、行政体制、社会管理等改革亟需与经济发展转型相配套相适应。“富民、创新、转型、绿色、安全”成为国家关注重点。四是开放水平进入全面提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全球的流动继续加速。国内市场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强势资本对我国产业的渗透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我区看,“十二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国家战略叠加机遇。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江海交汇的通州加快融入南通主城区,在吸引高端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在举全省之力,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开发的进程中,通州作为南通沿海开发的前沿主阵地,通过腰沙·冷家沙区域和通州湾港口的开发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江海资源联动机遇。通州滨江临海、江海兼备,拥有15公里的江岸线、16.27公里的海岸线、4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30万吨级航道、85个5-10万吨级码头泊位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沿海的腰沙·冷家沙和沿江的东沙·横港沙已经启动前期研究和开发建设。黄金水岸与黄金海岸叠加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江海资源综合开发,为通州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通州将成为江苏东部新的增长极。

  跨江通道助推机遇。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我区与上海产生同城效应,和苏南实现对接融合,迈入了大桥经济时代。锡通科技产业园成为通州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沪通铁路大桥、通苏嘉城际轨道的开工建设,通州将进入高铁、城铁时代,“港桥驱动”和“高铁驱动”双驱发力的叠加效应,将使通州沿江成为市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新兴城区和产业高地。

  同城效应带动机遇。通州撤市建区,全面融入市区一体化发展,与主城区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为更好地接受南通作为沪苏通“小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的辐射,更多地利用市区产业、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日益明显,苏南、苏北等各大区域竞相发展,苏南地区在新的平台上进入了更好更快发展的阶段,苏北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速度咄咄逼人,周边县(市区)你追我赶、各展所长,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州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外市内的双重竞争。

  第三节 阶 段 特 征

  综合对发展基础和发展背景的分析,“十二五”时期,通州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1.“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进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5年,服务业占比、R&D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高新园区、特色园区,增强园区配套、集成能力,提升园区竞争力。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形成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文化竞争力。推进岸线、滩涂、能源、科教、人文等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提升资源竞争力。优化政务、商务环境,打造宜居创业乐土,积极创建生态区,提升环境竞争力。

  2.“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型发展、向工业化后期挺进的攻坚时期。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十二五”时期,我区将跨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万美元这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水岭,进入工业化后期。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低碳经济为标志、集群发展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将加速发展,服务业比重将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

  3.“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全面融入南通主城区、打造南通东部新城区的加速时期。随着我区撤市建区过渡期的结束,将全面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区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全力打造南通东部新城区,通过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建成南通东部现代新城、上海北翼航运新港、江苏海滨宜居新区。这就要求我们紧扣打造“富有活力的三创之都、富有特色的大桥新城、富有品味的幸福通州”的要求,高标准、大力度地加快通州城区建设,做大做强开发区,打造“水韵·金沙”品牌,建设城东新区、银河新区等一批现代化城市综合体和二甲、石港等一批重点中心镇,成为南通市区最重要的新兴组团。

  4.“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通州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将加快互动并进,加强社会建设、提高民生水平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群众的富裕度、满意度和幸福度将进一步提高。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发展协调,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化的社会保障和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形成城乡互补融合、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格局,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5.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时期。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有效措施。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通州必须在加快江海开发的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 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 指 导 思 想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为目标,继续坚持“特色、共享”两大原则,全力实施“江海发展、跨江合作、三次产业”三大联动,持续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打造“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通州”,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辉煌!

  --打造“三创之都”。继续大力弘扬以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为主要内涵的创业精神,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继续大力弘扬以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为主要内涵的创优精神,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南通领先。继续大力弘扬以思想解放、敢冒风险、与时俱进为主要内涵的创新精神,鼓励、引导和支持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努力把通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

  --打造“大桥新城”。苏通大桥的建成和沪通公铁大桥、崇启大桥的加快建设,使通州全面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一个以大桥为纽带、江海为舞台、区域合作为主旋律的大桥新时代扑面而来。借助长江大桥,通州城区、锡通科技产业园、滨江新区等主要城市组团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功能将明显提升。要深化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推动桥港共兴、城园共进,促进资源更加集聚集约、产业更快转型提升、功能更为健全完善、文化更好传承弘扬,塑造兼具现代气息与江海特色的风格,努力把通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综合环境最优的地区。

  --打造“幸福通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居民素质。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群众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普遍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以生态创建、和谐创建、长安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环境优美、人际和谐、社会安定的宜居环境,努力把通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

  第二节 发 展 目 标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显著加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翻两番,达到2100亿元,年均递增31%以上;服务业突破400亿元,年均递增19%以上。

  2.发展方式显著转变。三次产业结构比达4.5:55.5: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7%以上,超过170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6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33%以上。居民消费率超过37%。

  3.创新水平显著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以上,人才贡献率达43%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建成省级以上研发中心40个。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数达400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网络的优强企业。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示范区。

  4.城乡融合显著加速。城市化水平达到63%,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协调取得明显进展。江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一园三区”竞争力明显增强、贡献率明显提高。80%的镇(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镇(村)。加快建设城乡协调协同发展示范区。

  5.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耕地保有量保持在7.65万公顷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减少17%,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达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达3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2%。加快建设国家园林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国家生态城区、省低碳经济示范区。

  6.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力争实现倍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75万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40张,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增保障性住房1000套。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法治通州、长安通州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建设省民生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区。

  表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分类指标2010年预计2015年预期指标属性

  经济 增长 (3项)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01000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4530091000预期性

  注册外资实际到帐(亿美元)[12.54][10]预期性

  经济 结构 (5项)居民消费率(%)35.437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440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937预期性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165预期性

  城市化水平(%)5063预期性

  科技 创新 (6项)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62.5预期性

  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12.815预期性

  人才贡献率(%)26.543预期性

  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件)400400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4560预期性

  对外技术依存度(%)30<40预期性

  公共 服务 (5项)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9.0699.8预期性

  万人拥有病床数(个)28.640预期性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100100约束性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5>98约束性

  新增保障性住房(套)[500][1000]约束性

  资源 环境 (6项)耕地保有量(万公顷)7.06>7.651约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20][17]约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率(%)[17]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11][10]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30]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20.122约束性

  人民 生活 (5项)人口自然增长率(‰)-2.82<0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292438000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027017500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2.5<3预期性

  新增城镇就业(万人)[3.5][4]预期性

  注: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内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节 发 展 战 略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着力推进江海开发、产业提升、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和城乡统筹五大战略,实现重点突破、全面跨越、快速赶超。

  江海开发战略。把江海开发作为推进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的根本动力,统筹推进港口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发展和环境保护,推动沿江、沿海片区尽快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以港口为核心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横港沙、三夹沙港口港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航道、供水等基础设施。以滩涂大开发拓展发展新空间,组织实施滩涂开发工程,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利用滩涂资源,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推动江海经济板块的快速崛起。

  产业提升战略。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的中心举措,一手抓招商引资(增量),一手抓企业服务(存量),着力壮大支柱产业规模,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以极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加快临江临海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石化、船舶、海洋、新型装备等产业,尽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块。

  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推进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的核心战略,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产学研结合能力,建设创新型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培育形成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有机统一。

  人才引领战略。把人才作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的重要力量,不断提高通州吸引人才的软硬件条件,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更加注重并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业产业集聚。加快化、金通三大道、平海大道、海五公路、刘石公路等城乡统筹战略。把加快城市化作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的首要任务,扩大城市规模,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区、镇共建共享重点发展载体,突出做大做强开发区。坚持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促使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第四节 空 间 布 局

  按照“产业集中、人口集聚、资源集约、企业集群、人才集合”的导向,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进一步完善城乡聚落体系,构建江海互动机制、形成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

  中部发展片区。以金沙镇、开发区为核心,涵盖兴东镇、兴仁镇2个镇。打造水韵金沙,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宜居创业的现代化片区。到2015年,通州城区形成40万人口规模。

  北部发展片区。涵盖石港镇、十总镇、骑岸镇、西亭镇、四安镇5个镇区,以风电装备、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致力打造特色文化,发展休闲生态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成为北部人口集聚区和经济集约发展片区。

  南部发展片区。涵盖张芝山镇、川姜镇、先锋镇3个镇,以锡通科技产业园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科技新城、低碳硅谷,成为功能完善、具有较强带动辐射能力的高端产业发展片区。

  西部发展片区。涵盖五接镇、平潮镇、平东镇、刘桥镇4个镇,以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纺织新材料产业为基础,以长江生态及开沙岛旅游度假区为依托,着力培育壮大旅游开发型、生态休闲型、临江产业型、综合物流型特色经济片区。

  东部发展片区。涵盖三余镇、五甲镇、东社镇、二甲镇4个镇,以滨海新区为依托,以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为基础,重点推进规模化农业生产,着力打造滨海新城和生态农业旅游片区。

  第三章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低碳、绿色为导向,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培育新兴产业

  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生产企业快速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税销售在“十一五”期末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800亿元,占工业比重超过38%。

  新能源。重点发展风电装备、太阳能、光伏三大领域。在风电装备领域,大力发展兆瓦级风电发电机轮毂等关键件、永磁同步电动机、2-3.5MW风力发电机转子铁芯、风塔、叶片、发电机传动控制系统、风电专用箱式变电站、大容量双馈式和直驱式风电机组等关键共性技术产品,积极引进风电整机项目,重点推进东源电器、虹波风电、通达动力、宏德机电等项目建设。在太阳能领域,围绕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发电等,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照明,着力开发新一代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太阳能热利用与垫管、热泵集成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产品,重点推进桑夏太阳能上市。在光伏领域,积极发展光伏电池与组件、光伏电站及集成系统与装备等,重点推进综艺科技产业园、泰德光伏玻璃等重大项目建设。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新材料。重点发展纺织新材料、建筑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四大领域。在纺织新材料领域,积极推进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熔纺氨纶切片、聚酯纤维、纺织助剂、印染助剂等纺织新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推进海旺石化、恒汉化纤等项目建设,培育通州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在建筑新材料领域,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保温材料、门窗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等,重点推进绿恒公司、博思园科技新型建材、久盛新型材料等项目建设。在金属新材料领域,着力开发圆股钢丝绳、高级弹簧钢丝、琴钢丝、特殊用途钢丝、光缆钢丝(绳)、拉筋钢丝绳、航空航天钢丝(绳)等特种钢丝(绳)及材料,重点推进南通斯帝尔、南通丰盈特钢、江苏泰源钢绳、南通天富航空钢丝绳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南通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积极发展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工程塑料、纳米化工材料等产品,加快形成具有通州特色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节能环保。重点发展工业节能环保、照明节能、治污设备三大领域。在工业节能环保领域,发展工业节能装备和工业节能新材料,重点推进金驰电机、力普电子等项目建设。在照明节能领域,大力发展LED半导体照明器具、高效节能照明与器具、高频无极灯、太阳灯、路灯等,重点推进海特尔科技、鼎中实业、凯时达照明电器等项目建设。在治污设备领域,积极推进山水环保、华新环保、奥圣环保、捷丰环保、迪威环保、丰盛科技、达斯特环保等项目,大力开拓国家重点大型治污工程。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电子信息与物联网。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与通州电子信息融合发展,加强锡通科技产业园与无锡新区在物联网上的深度合作,推动高端电子信息向物联网产业大步推进拓展,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重点突破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光电、通信、软件和物联网等领域。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

  第二节 升级支柱产业

  过15i大力推进机械装备、船舶海工、现代纺织、食品加工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实施支柱产业升级计划,构建总量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发展潜力足、环境污染少、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四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其中,机械装备、船舶海工等优势产业占比60%。

  机械装备。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攻高端制造环节,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成套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基础件,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强区。实现六大转变,即,促进装备制造业实现零部件向整机转变、轻型向重型转变、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附加值由低向高转变、设备制造向总集成转变,努力形成高新技术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先导区。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

  船舶海工。推动发展重心由主要追求规模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发展途径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内容由造船为主向海洋工程、造船、修船及重装备产品协调发展转变;实施“三高一大”基地工程,即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配套率和较大产业规模”目标,初步建成长三角重要船舶海工基地,打造江苏最具发展优势和竞争力的“船谷”。充分发挥我区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基础优势,生产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及辅助设备;生产高技术的大型及超大型船型和特种船,2015年比重达到40%以上;生产世界先进的港口机械舱口盖等重装备。重点开发1.3万标箱集装箱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船舶,3000米深海钻井平台、高附加值港口重装备、钢结构等产品。至2015年,船舶海洋工程及装备产业配套率达到30%,海洋工程建造技术和船舶造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现代纺织。着力推进通州传统纺织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立足“产业+市场+文化”的集群特色优势,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培育为导向,实施“五化”转型工程,即,纤维差别化、面料功能化、印染绿色化、技术装备信息化、服装家纺品牌化,重点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创意中心,建成色织面料、家用纺织品、服装、棉纺织等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围绕“优、精、专、强”目标,以高端化、品牌化为取向,依托紫罗兰、金太阳、蓝丝羽、宝缦、乔德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与应用,提高经济运行的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川姜镇规划建设品牌产业园,重点围绕“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掌握核心技术环节,推进主辅分离,延伸拉长加粗产业链。建立中国家纺研究院,促进家纺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由纺织大区向纺织强区的转变。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

  食品加工。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工程”,全面提升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转换的档次和水平。积极优化“两区一基地”空间布局。“两区”,即,休闲食品加工区和出口食品加工区。休闲食品加工区范围包括开发区、金沙、西亭、先锋等镇区,主要生产酒类、脆饼、熏糕等休闲食品以及粮油食品,成为通州主要休闲食品加工区。出口食品加工区范围包括平潮、刘桥两镇。平潮主要生产加工大豆蛋白粉、肠衣等出口产品,刘桥主要生产速冻蔬菜等出口产品。蔬菜加工基地范围包括东社、三余、二甲等镇。蔬菜加工以海景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以上海等大中城市为主要销售市场,大力发展青椒、刀豆、蕃茄等净菜生产加工,使之成为通州主要蔬菜加工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第三节 加速发展服务业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优化服务业结构、壮大服务业企业、扩大服务业总量,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质态提效,增强服务业整体实力。到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0亿元,年均递增1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

  现代物流。依托空港、海港、江港和铁路、高速公路枢纽,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积极推进中国南通家纺城物流园、汇晟物流园、铁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四大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技术手段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现代物流企业。加快企业主辅分离和生产企业“两端延伸”,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竞相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区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具备分离实施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实现主辅分离。加强对逆向物流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坚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并重,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个体工商户为辅助的逆向物流组织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逆向物流中的导向作用,给予政策扶持,促使企业降低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服务外包。大力发展离岸外包,重点发展以后台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为主的业务流程外包和以软件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大力培育和开拓外包新市场,建立和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层次,抢占产业制高点。积极促进境内外包发展,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和部分流程性业务发包给专业的服务供应商。鼓励外包企业开展相关国际资质认证,建立和完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软件和信息服务。着力推进软件服务、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优势软件发展,积极构建软件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软件与应用互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产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加快推进桑夏软件园建设。重点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服务及数字内容服务,着力培育第三方信息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方案解决商。积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等新兴市场,不断拓展信息服务内容,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科技服务。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科技服务。依托各类园区,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业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江苏省电机产品检测中心、船舶构件检测中心、中国家纺产业网和中国·通州家纺指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制定和引进,增强行业话语权和主导权。

  商务服务。积极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租赁等商务服务业,培育知名品牌和规模企业,提升组织化、品牌化水平。加大商务服务业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入驻我区,扶持有实力的本地商务服务企业向综合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重点做大城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开发区中央商务区。

  教育培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拓展人才培养的层次、领域和途径。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高级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力度。支持各类培训机构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迅速做大做强。

  居民服务。加快发展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业,采取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建立公开、平等的行业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加强职业培训,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服务业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积极发展实物租赁、车辆救助等服务新产品和新市场。

  旅游。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培育精品特色线路,加强有效推介。推进开沙岛风景区、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建设,聚集人气,打造品牌,努力将“一岛”融入市区“一山一水一人一城”旅游景点组合;加快石港渔湾水道、南山湖主题公园等景点开发,打造通州生态旅游景区新亮点;加快余西古镇、文天祥遗迹保护性开发,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以景瑞农业园、惠凯生态园、秀岛山庄、曲水山庄、御园农庄、江南大院、渔湾水道、进鲜港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

  房地产。进一步完善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与宜居城市相协调的房地产业。推进房地产业结构调整,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满足不同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引导居民住房合理消费。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鼓励房地产企业做优做强。优化住房消费环境和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居住品位。

  商贸流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各类专业市场,加快构建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现代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构筑便利通畅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

  第四节 发展现代农业

  紧紧围绕“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经营规模化、产出高效化、服务社会化、土地股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提升传统农业、培育生态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形成具有通州特色的高效多能农业体系。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高效农业面积达75万亩,初步形成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新格局。

  加快发展优势农业。加快推进优质粮油、园艺、畜牧、特色水产四大优势产业向特色化、品牌化、高效化发展,形成绿色食品品牌30个。一是优质粮油产业。良种优质化率达到95%以上。通过建设一批“稻麦棉油”高产增效示范区,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区。二是高效园艺业。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名特优出口蔬菜、水生蔬菜、城乡近郊叶菜及高档食用菌,重点发展应时鲜果,提高大宗水果质量。三是现代畜牧业。用好用足发展规模养殖的各项扶持政策,推进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四是特色水产业。重点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综合育苗设施、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休闲渔业等规模养殖,建为一批拥有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渔业企业和示范户。

  继续推进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积极鼓励和扶持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引导和推进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发展精深加工,提升竞争力,提高附加值,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以上。整合区域优势、特色园艺、农耕文化和现代园艺科技等资源,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于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把农业产品、文化、旅游和资源结合起来,加快开发创意农产品,培育一批创意农产品品牌,形成现代农业新亮点。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农业投入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农业信贷政策,实行财政贴息或支持贷款担保,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和中低田改造的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农业质量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三是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装备)“四新工程”,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和生态健康养殖等新技术、高效种养新模式、农业新机械(装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农业专业化服务,积极发展种子种苗服务、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培育社会化、专业化的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及时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需求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

  第五节 做强现代建筑业

  “十二五”是通州建筑业结构的调整期、转型的关键期、发展的提升期。按照建筑大区向建筑强区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和加快建筑业科学发展,努力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区建筑业产业规模大幅扩张,总产值超1000亿元,年均增长16%,建筑业增加值突破250亿元,实现利税68亿元。

  提升行业竞争能力。着力构建横向联系具有均衡性、纵向发展具有协调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性的建筑业产业体系。培育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承包商体系,培育由勘察、设计、监理等企业组成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综合型和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行业组织体系。鼓励建筑企业向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等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和专业领域拓展。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企业向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等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发展。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进建筑业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产值200 亿元企业 1 家,150 亿元企业 1 家,50亿元企业 2-3 家。骨干企业发展不断壮大,新增一级资质以上企业5家;外向开拓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5亿美元;全行业多元经营产值占总产值10%以上;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年创鲁班奖、国优工程2-3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40项以上。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强资本运作,加快上市步伐,争取有1-2家企业上市。加快企业管理方式创新。通过压缩管理半径,再造管理流程,加强总部对项目部的管控,着力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企业信息化平台,努力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鼓励企业经营多元化。推进企业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有选择地进入房地产、建材、装备制造、维护服务等与建筑业关联领域,以扩大发展空间,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企业申报专业资质,进入专业施工领域。

  建立市场推介机制。建立区外市场政府推介机制,组织本地优秀建筑业企业赴国内外新兴建筑市场召开推介会,宣传通州建筑业,加强与当地管理部门的沟通。建立重点企业和大项目协调联系机制。加快对区外承包工程年营业额达到 10 亿元的企业或单个工程合同额达到 2 亿元的大项目,建立跟踪联系和定期会商制度,积极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企业投资、品牌推介等方式开拓市场。专业市场领域进一步拓展,专业施工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占总产值的15%以上。

  第六节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支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做强做优,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形式加强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链协作配套、建立产业联盟等方式提升集群发展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大千百亿级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从生产产品为主向创造品牌演变,从执行标准向制定标准迈进,从追求劳动生产率向追求知识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提升,全力推动生产要素向优秀企业集中、向行业骨干企业集聚,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航母群”。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形成以综艺集团、恒汉集团等500亿级企业、6家以上百亿级企业、12家以上50亿级企业为龙头,22家以上20亿级企业、500家以上亿元级企业为支撑,2000家规模企业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格局。

  扩大有效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50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累计2000亿元。实施新兴产业亿元以上项目200个,新兴产业投入占比达到48%以上。围绕打造“高端化、高新化、高智化”的产业结构,严格项目选择,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链高端、产品高附加值、技术高含量、产出高效益和辐射高带动的项目和产业,加快产业高度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抓住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调整机遇,鼓励企业加快引进先进装备,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档次;引导企业客观面对市场倒逼,鼓励企业从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方面主动加强设备改造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集成创新、自主研发,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围绕“重大项目、终端产品、新兴产业”三大重点领域,加强储备一批对产业优化升级起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改项目、一批新经济增长点项目、一批龙头基地型重大产业项目、一批能够提升工程成套能力的核心技术和项目。

  壮大上市板块。加快实施企业上市行动计划,强势打造通州上市板块,吸引更多的上市公司的人才、资本、消费、管理、技术、资讯等要素向我区流动,拉动消费和就业的增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重点培育30-50家后备企业。推进通达科技、桑夏太阳能、力普电子、宝缦家纺、景瑞农业、紫罗兰家纺、汉瑞实业、海维科技、华宇印涂、中国南通家纺城、明德重工、蛟龙重工、虹波风电等企业加快进入上市轨道。确保每年新增上市公司1家以上,“十二五”期末,全区上市企业达到15家,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通州上市板块”。

  扩大品牌优势。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产业和区域品牌建设为主线,以大幅提升商标国内国际注册量、大力培育高知名群体,全面提高商标运用和保护能力为重点,以构建有利于品牌战略实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保障,全方位推进名牌、名标、名企战略的实施,打造一批规模大、产业优、实力强的优势企业,合力做强“南通州家纺”等产业集群品牌,努力建成一流的品牌强区。“十二五”期间,新增中国名牌10个,省名牌25个,驰名商标10个,著名商标30个。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全区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超过50%。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胸襟开阔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家、名企业家为目标,继续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办好企业总裁培训班,提升经营理念和国际营销理念,打造一批企业集团的领军人才。支持企业选派经营者、经营层进修,参加EMBA、MBA等高级培训课程,充实职业经理人队伍,培育通州“金领阶层”。

  第七节 加快两化融合

  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通州经济由大变强。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抓住工业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和行业服务信息化、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化四个切入点,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催生新型业态。以船舶海工、机械装备、现代纺织等产业为重点,促进一批应用基础好的企业、引导一批需求迫切的企业率先实施两化融合发展,带动一批基础薄弱的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发展。选择重点骨干企业围绕产品创新、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管理及追溯等方面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升级改造;加快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业设计、金融服务、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相协调的信息化项目。引导和支持软件企业针对行业共性需求,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软件、控制软件、过程管理软件等应用产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在推进两化融合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建筑业信息化,全面增强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整合力和支撑力。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工业的引领和支持作用,着力构建研发、生产、销售、配送有机衔接的完整价值链,实现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建立统一、开放、畅通、实效的现代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导企业将内部服务活动外部化,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分离,发展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企业,建立新的企业发展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服务化,提高农业研发、销售、物流等水平。

  第四章 加快推进江海联动发展

  依托“黄金水道”、“黄金海岸”和“黄金港湾”,以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打造大园区为重点,深入推进江海联动、港城联动,实现江、海、港、城四位一体互动发展,成为南通新一轮沿海开发的主力军。

  第一节 建设大港口

  加快南通机场、东沙·横港沙、腰沙·冷家沙和三夹沙开发,推进大空港、大江港、大海港建设,带动制造业、服务业和城镇发展。

  建设大空港。围绕建设服务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辅助机场、货运航空基地、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优势互补的骨干支线机场和飞行训练基地,加快南通机场改扩建,规划建设南通空港产业园与南通机场、火车站连接的机场路、金通三大道等道路建设;拓展干线,强化支线,努力扩大货运航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建成一类开放口岸,打造航空枢纽港。

  充分利用空港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的集聚能力,规划建设中国南通空港产业园。按照“近期空港物流园→中期空港产业园→远期航空城”的总体思路,努力构建空港产业链,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辐射周边的空港经济圈。

  建设大江港。加快西部片区“江河水运港”、“高铁枢纽港”港城组团建设。依托长江岸线资源,加快东沙·横港沙区域建港条件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规划建设60个左右码头泊位,建设8个10万吨级、20个2-5万吨级的多用途泊位。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万吨级以下船舶海工码头10个左右,1-10万吨级码头20个左右,为发展新材料、大物流、船舶海工等产业奠定基础。依托九圩港河、通扬运河等内河水系,建设公用性码头,加快内河水运与现代物流融合,推进船舶海工产业向腹地延伸。依托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轨道等过江通道,加快江港、铁路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重特大项目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通州。

  建设大海港。加快腰沙·冷家沙开发,尤其是三夹沙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建设通州湾港区,为打造上海北翼航运港、江苏海滨宜居城奠定基础。按照滚动开发的原则, “十二五”期间,完成腰沙小庙洪水道尾部滨海新城以及腰沙南侧0m线以上临港产业用地的匡围(面积100km2),并为2016年-2020年完成腰沙所有0m线以上的匡围(面积185 km2)和2021年-2030年完成冷家沙0m线以上的匡围(面积75 km2),建设300个左右万吨级以上码头打好基础。同时,根据围垦进度、港口岸线形成和产业发展的需求,2015年建成腰沙作业区南侧3-5万等级码头泊位5个,实现1.5-2千万吨港口吞吐量,并为2020年在腰沙作业区南北两侧各建5-1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实现6-8千万吨港口吞吐量;2030年,在冷家沙建5-10万吨级码头泊位75个,实现1.2亿吨港口吞吐量,为冷家沙30万吨级航道以及码头泊位打好基础。

  第二节 构建大交通

  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建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铁路建设。加快宁启铁路通州段、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完成新长铁路复线工程,沪通铁路建成通车,南通火车西站投入使用,建设成为市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开工建设通苏嘉城际轨道,力争开工建设沿海铁路通州段,加快与上海、苏州、无锡等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的交通对接。

  构建快速通道。着力促进高速公路“一桥三路”,即,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锡通高速、通洋高速、海启高速,早日建成沈海高速先锋互通。抓紧实施“九横九纵”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实现各镇区园1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20分钟到达通州城区、通州城区45分钟到达“沪、苏、锡”的目标,以交通的高速化带动通州的现代化。

  完善公路网络。优化公路布局,基本形成以省道公路为主干、市(区)道公路为脉络的城乡相连、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公路网络体系。将省调整确定的国、省干线公路和连接南通主城区的主干道及连通高速公路互通的接线道路,全部按一级公路或城区快速路标准改造到位,加快形成通州城区的环城公路网络。区镇道路按二级公路标准改造到位。

  扩建南通机场。通过改建、扩建,使南通机场达到4D兼顾4E级,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年均分别达到75万人次和1.8万吨,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辅助机场。

  加快内河疏浚。重点实施通吕运河、九圩港河、遥望港、通扬运河、新江海河航道提升工程,构筑以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为主干,五、六级航道为补充,与综合运输体系相协调的航道网络。加强内河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推进新建、改建深水泊位和内河港口资源整治整合,改建加固薄弱河堤、码头和护坡,维护内河清洁水道。

  第三节 打造大园区

  按照产业立园和特色兴园的总体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体,以重特大项目为支撑,着力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做强技术、做优品牌,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强、市场影响大、创新活力强的特色园区,打造产业优化升级的先导区、创优创新的引领区、集聚集约的示范区、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全面推进“大联动、小联动”发展策略,即,跨江合作大联动,承接转移项目,与上海和苏南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区镇携手小联动,实施联动项目,做大做强开发区。“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锡通科技产业园、开发区、滨江新区3个千亿级主力园区板块,滨海新区、中国南通家纺新城、南通空港产业园3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

  做强通州开发区,打造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加快开发区“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创新、集聚、集约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开发区的率先转型带动镇级经济的加快转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开发区管理,做好开发区升级、扩区和区位调整工作,推进功能叠加、资源共享和优势再造。在开发上坚持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加快南区建设进程,与中国南通家纺新城规划衔接;加快西区拓展延伸,与中国南通空港产业园对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特色“区中园”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招引一批地区(公司)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努力形成都市型工业集群。在功能上推进商务、政务、服务“三配套”。完善规划布局、提升功能定位、夯实产业基础、增大财税贡献,力争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扎实推进中国供销集团南通供销产业园、大富豪科技产业园、综艺科技产业园、桑夏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对全区的贡献份额均超过50%。

  做特锡通科技产业园,打造创新发展的领跑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以建设高科技、生态型、综合性、多功能的商务新区、科技新城为目标, 2年出形象,3年建成一期框架,5年完成一期开发,达到苏南省级开发区现有规模,力争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为2020年完成全区域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优滨江新区,打造转型发展的先行区。按照“以产业支撑港口、以港口促进产业、以物流配套产业”的战略构想,加快滨江新区发展。积极做好与省、市沿江发展规划衔接工作,高起点科学规划滨江新区布局,高质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高标准打造沿江现代基础设施体系,高水平引进重大项目,高要求加强资源环境建设。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加大对长江岸线的整合、整治力度,大力推进横港沙外侧岸线开发利用及西部沿江地区深度集约开发。加快沿江港口硬件建设,建设公用船舶修造泊位,促使长江岸线横向连成线,形成江港“整体效应”。加快沿江大通道建设,推进沿江岸线和土地资源优势向纵深延伸,促使长江岸线竖向连成网,着力推进恒汉化纤、海旺石化等重特大项目,打造通州新的千亿级经济片区,成为南通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做大滨海新区,打造统筹发展的实践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综合开发”的总体要求,发挥沿海滩涂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临港产业、港口航运、城镇建设、滨海旅游等为重点,促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发展,形成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为打造东部沿海重要的大型临港产业基地、长三角最具潜力的基础产业基地、江苏沿海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夯实基础。

  第五章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坚定不移地把人才强区、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第一节 强化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扩大创新成果。到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40亿元。

  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培育壮大一批既有专利技术支撑,又有自主品牌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发挥东源电器、综艺集团、江海电容器、中联科技等省高科技创新企业的示范效应,支持一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示范企业建设。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鼓励骨干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创新要素,加速裂变扩张,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

  探索政产学研新路。提高产学研合作层次,由寻求技术依托、转化科技成果的模式向项目、人才、资金全方位的合作方式转变,向共建研发平台和载体转变。不断完善“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家院所入通州”政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资源整合,联合培养人才,转化科技成果,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资产为纽带,以科研院所为依托,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企业在通州建立研究分支机构,通过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园、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创新载体,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鼓励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支持企业通过产权收购、专利购买、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大力引进关键技术,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实施产学研项目750项。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重点建设好国家火炬计划、通州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建若干个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江海科技园、东源科技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增强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施高端跨越工程,集中力量突破重点产业领域内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第二节 营造自主创新环境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科技孵化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引导全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2%,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鼓励企业通过租赁、发行债券、企业上市、借助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途径,多方筹措科技发展资金。改善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鼓励银行提高对科技型企业贷款的比重,对区级以上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贷款支持。鼓励各类担保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切实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门槛。

  建设科技孵化平台。按照“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促进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8家,在孵和毕业企业各100家以上。重点抓好通州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力争建成通州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加快推进南通东大科技创业园的二期、三期建设,力争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科技创业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人才服务等开放性、共享型服务平台。加强与北京、上海、苏南等高层次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快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交易、科技咨询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船舶海工、现代纺织等优势产业的科技创业园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研制产业技术标准,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技术和产品标准,力争成为行业或国家、省标准,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重要产业专利数据库,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0000件和6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20%和10%,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量达400件。

  第三节 构建创新人才高地

  加快在观念、制度、政策、机制上实现转轨,为自主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保证和智力支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任用、分配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人才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汇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加强对现有各类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培养提高,重点建设党政、专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人才队伍。加强党政领导人才培养,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配合实施省“六大人才高峰工程”、“333人才培养工程”和市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重点选拔培养优秀的科学技术带头人。加快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努力培养更多有战略眼光、再创业胆略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实施“万名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到2015年,累计新培训5万名高技能人才。

  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510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引进计划”,大力引进“大院大所”,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急需人才、研发人才。完善建立“特聘、兼职、项目合作与攻关”等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支持高层次领军人才实行“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两栖模式,更好的为通州服务。鼓励企业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兼职、考察讲学、学术休假、专利入股等形式引进国际人才和智力。“十二五”期间,引进在国内国际某一领域有影响的领军人才10名、工程技术关键人才200名、紧缺专业人才3000名。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人才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区域,动态的、开放式的人才信息网和数据库。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和规范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服务中介机构,逐步构建资源共享、协作互助的人才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人才选用、激励、流动、分配机制,积极探索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合理配置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大力倡导以能力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政策措施,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人才环境。

  第四节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造教育品牌,加快建设“体系完善、优质均衡、内涵提升、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名区,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合理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有序推动不同学段教育改革工作,促进高中教育向城区集中、初中教育向中心镇集中、小学教育向集镇集中、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集中。每个集镇保留一所幼儿园,结合城区、镇区规划适时新建配套园。到2015年,80%的小学达到省实验小学标准,70%的初中达省示范初中标准,60%的高中达省重点校优质标准,促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着力创建教育品牌。全面打造“均衡、优质、特色”教育品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教育评价和选拔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质量。高标准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深入开展“创特升格”活动,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特色、浓厚文化底蕴、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塑造管理科学、文化先进、充满活力的学校新形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交流,充分利用好高校、教育专家资源,促进品牌特色学校做精做优,推进区域教育发展提档升级。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充分整合各类非学历教育机构资源,创建门类综合、学历教育与各种培训相结合的高等职业院校,加强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逐步形成普高和中职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中等教育体系,培养技能型人才。积极发展社会教育,切实加强职业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开展开放式远程网络教育,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第五节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高效开放、服务优质、运行协调”的现代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努力将通州打造成金融资源集聚区、金融业务首选区和金融生态示范区。到2015年末,贷存比达到70%,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年均递增26%。

  加快建设“金融港”。积极引进上海、浙江、南京等市内外银行、保险、证券、风投等机构建立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入“港”发展,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加大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发展力度。大力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共同出资或参股建立规模大、担保能力强的大中型担保公司。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互助担保基金和互助性担保机构,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农民实行联户联保。吸引深圳、苏州、无锡等知名投资机构来我区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我区企业股权融资,助推成长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十二五”期间,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6-8家;以证券、保险业为主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由营销服务部、业务部升格为支公司;新发展村镇银行2家、小贷公司5家、担保公司5家、财务公司3-5家,积极争取建立科技小贷公司;组建风投公司5家以上,30家企业引进风险投资。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发行企业债和集合债、引导企业上市、引进信托基金、风险投资资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探索开办完善消费的个人银行、网络银行、电子支付、“三农”保险、投资理财等新业务、新品种。加大金融政策引导,搭建政策服务平台,以财政贴息、奖励等方式给予支持,引导金融企业扩大信贷投放。深化“政银企担”融资合作机制,形成融资项目库管理制度,分产业、分规模对全区重点项目进行信贷支持,引导金融资本流向新兴产业,促进信贷总量增长、质量提高。

  第六章 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协同

  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趋向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城乡聚落空间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合理城镇体系,提高城乡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城区建设。到2015年,通州城区人口达到40万,建设长三角最具竞争力、江苏沿海地区最具活力、上海都市圈最具魅力、南通海滨最具吸引力的宜居创业新城。实施“西扩、南进、东拓、北延”,全面加强与市主城区对接融合。“西扩”,即,加快开发区西区、银河新区建设,加快与空港产业园对接,形成二产、三产互动发展格局,建设以制造中心为主的城市片区。“南伸”,即,加快开发区南区建设,加快与中国南通家纺新城的连接,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片区。“东拓”,即,加快城东新区开发建设,加快创意产业、总部经济项目落户,建设以商务中心(CBD)为主的城市片区。“北延”,即,加快发挥学校集聚优势,加快建设教育板块,建设以休闲商业区(RBD)为主的城市片区。开发区、金沙镇根据城市规划,治理和完善水系,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城市组团,打响“水韵金沙”品牌,提升城市生活和服务功能。

  加快新市镇建设。以提升功能、彰显特色、打响品牌为重点,促进人口、产业、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平潮镇、五接镇、平东镇3个滨江前沿镇,策应市北翼新城建设,重点发展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生态旅游等产业,建设滨江经济强镇。川姜镇依托雄厚的家纺产业基础和中国南通家纺城的市场带动,建设现代化家纺新城。张芝山镇、先锋镇依托锡通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现代化高新产业区和商务新城。兴仁、兴东镇发挥邻近南通主城区的优势,加快建设南通空港产业园。石港镇建设工贸强镇,发展生态旅游。东社镇依托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忠孝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观光农业旅游胜地。二甲镇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特色商贾重镇。三余镇发挥滨海优势,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刘桥、十总、骑岸、西亭、四安、五甲等镇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集居区建设。遵循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有序推进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合理调整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布局。鼓励分散居住农户、新建翻建农户以及已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户到集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型居住区集中居住,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农村新社区。

  第二节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坚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助推器,努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城镇环境,促进城镇全面繁荣、共同发展。按照“一体化、全覆盖”要求,构筑城镇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

  提升城镇规划水平。提高新型城镇发展水平,大力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交通、通信、网络、供电、供排水等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城镇的节点作用、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切实做好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有机融合和衔接,科学配置城镇土地资源,优化城镇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空间。通过城区与中心镇在政策体制、产业引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互动衔接,加速形成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新格局。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集聚资源、活跃市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小城镇成为农民变市民、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市路网建设,统筹考虑水、电、气、通信、绿化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建设,使之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功能更加完善。逐步完善城区给水管网,形成多源联网、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加强骨干排水工程建设,建立以雨污分流为主的污水排放系统,提高排水能力。继续实施防洪保安工程,推进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形成城区防洪封闭圈。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百万兆出口”的网络体系,实现光纤全覆盖;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对外政务服务和内部办公网络之间的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实现政务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应用。有线电视网依托光纤干线覆盖所有镇村,普及城乡数字电视。

  创新城镇管理服务。创新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让老百姓走平坦路、住安全房、喝干净水、用卫生厕、做文明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推进城镇市容环卫管理一体化,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机制,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结合物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民务建设,加强治安、就业、创业、医疗保险等服务,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效能。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按照“民富、村美、风气好”的要求,全面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市场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巩固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社区便民超市、农资超市、金融服务等市场网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建成集惠农服务、教育培训、民主监督、文体娱乐、医疗服务、警务综治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建设服务设施的区。动,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区。“北延”,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加大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营造“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整治农村水环境,恢复河道的引排、生态功能。加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继续推进区域供水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桥梁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生态创建工作,实施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规范化管理工程、小游园建设和绿化工程、镇区公厕和农村改厕工程、镇容村貌和垃圾收运工程,建成省级康居示范村10个。

  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加快形成以生产经营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重点、转移性收入比重稳步提高的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道德法律素质。

  第七章 加快打造江海特色文化

  坚持“开放、多元、创新、繁荣”的方针,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建设文化强区,打造江海文化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节 加快振兴文化产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重点文化企业,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水平,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进入江苏文化产业10强县(市、区),建成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大区、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与研发强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先进示范区。

  创意设计业。以“一园、一网、一展”为载体,大力发展家纺、服装、工艺美术、动漫及衍生品、工业产品、建筑装潢等设计。建设中国家纺创意产业园,打造世界家纺产业的展示、研发、信息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中国家纺产业网,打造成为中国家纺外贸门户网站和国际家纺网络贸易港,成为中国家纺产业的“淘宝网”、世界家纺产业的“ebay”。建设通州国际家纺博览会展,打造成为中国家纺行业的“广交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妙吧动漫、网尚世界、极光软件等项目,争创国家动漫产业基地。

  广播影视业。广播影视重点拓展影视剧制作和发行;动漫游戏重点发展动漫创意和衍生品设计等;新兴媒体重点发展数字高清电视、下一代广电网增值服务应用等。

  会展节庆业。打造通州国际家纺博览会品牌,到“十二五” 期末,参展商超过2000家,有20%以上参展商来自境外。有节用节、无节造节,打造民间文化艺术节庆和展览品牌,开展民俗工艺美术展览,举办风筝节、葡萄节、江海文化节、乡村旅游节等特色文化节庆活动,扩大会展品牌效应和经济效应。

  演艺娱乐业。提升通州特色演艺品牌。对通剧、通州小品等特色艺术给予扶持,打造通州特色剧目品牌,鼓励其扩大市场,提升品牌效应。建成金沙城区、开沙岛、川姜镇3大文化娱乐中心。

  广告传媒业。延伸广告设计、广告代理、广告制作、广告传播等产业链条,形成电视、报刊、户外公众、网络广告传媒、移动等多元化的广告业态。广告经营单位达到100家,开拓全国广告市场,成为通州产业和企业品牌对外推广和输出的平台。

  工艺美术业。整合大南通区域的相关工艺美术资源,扶持仿真绣、蓝印花布、风筝、红木雕刻、书画装裱等传统工艺美术市场化运作,扩大国际国内销售规模。形成1-2个工艺美术知名品牌,打造全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产业基地。

  体育休闲业。以开沙岛开发为契机,以国家乒乓球集训中心通州训练基地为依托,将体育和度假休闲旅游结合,集运动赛事、度假、体育培训、会议为一体,成为沿江独具特色的大型“人文生态”体育休闲中心。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健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构建文化服务网络。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形成以区级综合文化中心为龙头、镇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村(社区)、企业文化活动室等为基础的城乡文化阵地。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推动企业、学校等各类文化设施对外开放。“十二五”期间,城区建成通州文化中心、文化街(区)2条、少儿文学培训基地1个、大型文艺画廊2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2个。镇文化站(文化中心)群众文化活动阵地面积不少于700平方米。每个居委会文化活动室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继续办好“江海文化艺术节”,巩固、提高、创新“通州之夜”广场文艺晚会,活跃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充分发挥小品、民间歌舞、书画创作优势,打造通州特色文化品牌,文艺创作在全省居于领先水平,小品创作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依托小品、板鹞和民间歌舞三大特色品牌,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名品,到“十二五”期末,国家级、省级、市级民间艺术之乡分别达到6个、3个、5个。

  第三节 提升全民文明素质

  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富有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理性认知的社会心态,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完善健身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推进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做到关爱弱势群体、志愿奉献社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形成充满友爱、井然有序的社会氛围。

  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大力宣传“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着力培育富有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理性认知的社会心态。推进企业责任感建设,营造企业自觉遵守商业道德、实施生产安全、保障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良好环境。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

  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基础性创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整体素质。积极宣传文明典型,深化公民道德实践,让讲文明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营造富有礼仪、富有活力的社会环境。支持工青妇群众等社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不断增强科学素质。建立科普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赞助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建立大科普运行机制,完善现代科普基础设施,加强通州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建设,提升镇村“两站一栏一员”等科普工程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科普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健身行动。大力发展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学校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的城市体育和以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小区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全覆盖,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管理。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体育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

  第八章 加快发展低碳绿色经济

  坚持以低碳、绿色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一批低碳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明显降低。

  培育低碳企业。积极推动企业进行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围绕能源利用、生产过程等温室气体排放重点环节,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进低碳化的供应链管理,从原料采购、物流体系、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打造低碳园区。按照“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原则,结合全区园区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建设锡通科技产业园、综艺科技产业园等低碳示范园区,促进低碳产业集聚发展。推进重点工业集中区进行低碳化改造,形成产业链条生态互补、资源再生循环、能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格局。

  建设低碳区域。积极推动生产、消费、城市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努力形成低碳产业结构、低碳消费模式和低碳发展制度的区域低碳发展框架。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第二节 集约利用资源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资源开发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耦合,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单位能耗产出水平。通过企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间循环产业链的构建以及重点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逐步形成区域性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新增省级循环经济企业100家,市级循环经济企业300家。

  。强高科技流园、中国先锋国际呼叫城、水韵金沙电影博览城商务区、先强化资源节约利用。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集约开发”的原则,加强江海岸线资源统一管理。推动电源结构由单一煤电向煤、气、太阳能、垃圾和秸秆等发电并举的方向发展。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推广太阳能、沼气、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加强电力需求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开展村镇建设用地整治,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推进节水灌溉,发展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倡循环用水、重复利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实现阶梯式水价。提高各领域原材料利用率,做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再制造产业化。支持节能建材产业发展,大力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砼和预拌砂浆,进一步完善散装水泥配送网络体系,争创全国散装水泥示范配送中心。

  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快废旧机电设备、汽车、电子电器等以及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城市矿产”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逐步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利用“城市矿产”资源带动技术装备制造、物流等相关领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创国家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第三节 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环保监控和污染治理,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削减率达到市确定的指标,创建全国生态区。

  提高环保监控能力。加快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体制和一体化的资源利用、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深入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级与信息公开,推进绿色信贷。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和监督。加快环境监控平台和生态环境监控机构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应急标准化建设,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工业集中区水污染综合整治,建设清水走廊。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控,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严把滨江滨海产业准入关,保护江海生态环境。加强建筑工地、道路运输、物料堆场等重点场所扬尘防治。加大秸秆禁烧力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继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加强绿色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推进沿江、沿海、沿河、沿路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加强城镇和村庄绿化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的区域绿地生态系统,不断强化城市生态屏障。

  第四节 淘汰落后产能

  从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出发,在更多产业领域、以更高标准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开展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化工、钢丝绳、印染等行业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入园进区。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规划建设南通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推进钢丝绳企业重组改造。推进先锋工业集中区(印染)产业园升级改造。

  严格行业准入。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落后产能界定标准,强化安全、环保、能耗、物耗、质量等指标的约束作用,提高准入门槛。鼓励发展低消耗、无污染的先进产能。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防止新增落后产能。

  支持升级改造。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的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产品升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为重点,进行升级改造。

  第九章 加快建设富民惠民体系

  坚持以民生为本、民富为纲、民安为基、民强为要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增收惠民、就业福民、保障安民、创业富民,着力构建城乡高位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第一节 促进全民充分就业

  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全社会充分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吸纳劳动能力强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和规范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巨大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

  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培训,提高个人就业技能。逐步建立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结合,覆盖城乡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构建政府购买、社会机构提供就业培训服务的长效机制,形成区、镇、村(居)三级就业服务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制度。

  推进就业援助。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运用公共财力创造的就业项目和岗位,重点用于安置生活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人员就业。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机制,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强就业政策与保障政策联动,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积极就业。

  第二节 完善居民增收机制

  强化政府指导、规范、调控和监督作用,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居民收入随经济发展而增长、劳动报酬随劳动率提高而提高,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工人成本信息制度,引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扶贫标准。鼓励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进一步强化工时、定额等劳动标准管理,加大欠薪执法力度。指导督促企业增强劳动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劳动条件,落实人文关怀。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畅通劳动者合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劳务派遣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向,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构建覆盖城乡、衔接有序、内容完整、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重点,探索城乡保障接轨,完善城保与农保的转移衔接机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困难人群参保(合)提供补助。到“十二五”期末,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实现衔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纯农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

  加强居民住房保障。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土地资源条件和住房困难家庭需求,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适度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加快危(旧)房改造,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套,新增廉租住房房源150套,发放租赁住房补贴400户,解决520户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700套(间),重点解决城市中等偏下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改造危(旧)房900户。

  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扶安置体系。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制度为基础,医疗、住房、重残、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重点发展孤儿、老年人、残疾人、教育、医疗、计生家庭、住房等福利。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住房和各项抚恤救助待遇。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公益性基金会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

  第四节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及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区、镇、村(居)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健康教育、采供血、艾滋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合理设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推行社区团队服务和责任医生制度,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密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作。扩大公共卫生服务对象范围,延伸到外来流动人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新增省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居)20个。

  实施卫生重点工程。推动区人民医院创三级乙等医院,区中医院创建全国示范性中医院。规划建设城东医院,推进区人民医院二期病房楼、区中医院门诊楼、老年养老康复医疗护理中心等建设。办好区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所。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加强镇区园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用技术。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力争新增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

  第十章 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管理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加强公共安全和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创新基层社区管理。创新城乡社区管理体制,促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鼓励各类资本参与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到2015年,建成省级示范社区2个,将全区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强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协调管理组织、慈善公益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建立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提升社会组织管理和发展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促进人口协调发展。推进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政府投资兴建和社会力量兴办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十二五”期间,农村敬老院(农村福利中心)新增床位2000张以上,建设1所600张以上床位和10所60张以上床位的民办养老机构。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第二节 加强公共安全保障

  深入推进平安通州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进一步做好质量监管、防震减灾、国防动员等工作,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推进平安通州建设。大力组织开展平安镇村、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金融、平安工地、平安文化娱乐场所、平安景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平安拆迁、平安通讯、平安家庭、平安农机等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平安创建全覆盖,以社会基本单元的平安保证全区平安。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建设区级综合抗灾减灾物资储备中心。制定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抗击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实施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与监督管理,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营造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社会经济安全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建立食品生产营销链的全过程控制体系,加强对食品从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规范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秩序,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用药的监督管理,重点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建设,保障用药安全,基本建成全国首批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区)。

  第三节 推进法治通州建设

  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普法水平,加强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加强民主政治。认真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形成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防范机制。健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通畅的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引导不同利益群体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有效的对话和协商制度。

  强化综合治理。大力加强基层基础综合治理、维稳、大调解、大防控、社会管理服务、公共安全监管等六大体系建设,完善综治领导、平安共建、效能评价、经费保障四大机制,努力打造技防城市,确保全区持续平安稳定,公众安全感全省领先。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公平规范的利益保障和调解机制、科学有效的矛盾排查和调处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改进法律服务。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青少年学法规范化、市民学法阵地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常态化和新农村普法示范化的良性机制,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水平。构筑管理有序、诚信执业的法律服务工作体系,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建立高素质法律服务队伍,全面提升法律服务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第十一章 加快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城乡发展格局、社会发展方式和政府管理模式转型,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不断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强化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理念,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的干预。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

  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招投标制度改革,推进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制全覆盖。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意识。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决策责任制。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效能,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效率和质量。

  第二节 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推进财税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推进财税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由公共财政预算、公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细化预算内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和有效的问责机制。推进预算公开,建立健全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调整完善分税制。按照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方向,继续完善税收政策体系。

  推进金融改革。健全竞争有序、安全稳健、多元协调的金融组织体系,推进金融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资入股地方金融企业。扩大金融开放,鼓励外资入股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外资金融企业。加快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创新,推进资源和资产的证券化、资本化,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

  第三节 完善农村领域改革

  围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突破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为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万顷良田”工程。

  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坚持依法组建、农民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深化股份合作改革,探索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建设。

  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发展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建设,成为“三农”信贷服务新力量。支持发展生产、灾害、疫病、住房等农村保险事业,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第四节 推进社会领域改革

  加快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构建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校内部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人才资源开发规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管理体制。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健全教育对外开放和多元办学制度。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确保每个建制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适度放宽民办医疗机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动政府建办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照省定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制定使用基本药物的优惠政策,提高基本药物报销比例,督促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进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壮大广电集团。建设集广播影视、动漫游戏和新兴数字媒体于一体的文化创意研发中心、设备制造基地。

  第五节 全面促进对外开放

  按照“扩大规模、拓宽领域、创新升级”的要求,创新开放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效益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抢抓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央企战略布局和民间资本扩大投资的机遇,瞄准世界500强、“中字头”、“国字号”和国内著名民营企业,加大规划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招商力度,重点引进龙头型、旗舰型、科技型项目,全力推进产业链延伸。提高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项目的协作配套能力,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

  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培育重点出口骨干企业,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到2015年,力争拥有出口实绩企业600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55家。努力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商品出口。巩固现有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欧洲等新兴市场。鼓励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进口与出口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提高外经合作层次。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采取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合资合作等途径到境外投资,或设立贸易窗口,带动产品和技术出口。以“大业主、大工程、大项目”等高端工程为重点,推动工程承包、设计、咨询和劳务输出,提高对外承包工程质量。“十二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力争达到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过8亿美元。

  提高区域合作水平。进一步拓展跨江联动广度,提升跨江合作层次,深化与上海、苏南等地的观念对接、产业对接、园区对接,承接高技术含量项目、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其它城市、长江中上游及中西部等地的联系,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第六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以增强竞争力为核心,推进民营经济组织结构现代化、发展布局集约化、增长方式科技化,进一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扩大民营资本投资空间。提高民间投资集聚发展水平,鼓励民间投资向各类园区、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形成要素互补、产学研互动、上下游配套的联动发展格局。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扶持社会资本参与经营城建、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创新发展,培育更多的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各类技术转移和成果对接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开发新产品,加快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鼓励民营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相互持股,实现强强联合。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十二五”期间,商标注册申请年均新增300件,注册商标总数达到5000件,其中商标国际注册总数超过50件,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力争各1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3件以上,著名商标35件以上,知名商标80件以上,省、市级品牌培育基地各1-2个。积极推动民营企业上市。

  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加强对民间资本创业的扶持力度。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高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比重。加大对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的支持,加强银保合作,完善再担保机制,拓宽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逐步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担保规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定期发布民间投资信息。优化对民间投资发展的社会服务,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第十二章 切实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一节 注重规划整体协同

  增强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发挥纲要在规划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规划的整体协同性。

  增进透明程度。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程序,建立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和论证制度,增强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自觉接受指导和监督,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公众意见。

  突出主导作用。本规划经区人代会讨论通过后,成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各项政策、安排年度计划、建设重大项目的重要指南。规划阐明了我区在“十二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是一项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很强的规划,是指导编制专项规划、镇区园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在各类规划中居主导地位。

  加强规划衔接。加强本规划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相互协调。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本规划为依据,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落实,突出建设性、控制性;全区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以及镇区园的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均要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工作,把本规划的要求在特定区域、领域予以细化和落实。

  第二节 强化规划组织落实

  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确保顺利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明确实施主体。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对本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和预期性目标,分解落实到区各有关部门和镇区园。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本规划中确定的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重点工作进行分解落实,由区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明确要求,确保完成预期目标和任务。

  逐年落实任务。把本规划与有关建设计划、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中长期规划逐年落实、动态实施、跟踪督查机制。各部门、各镇区园按照职责分工,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计划,及时报告进展情况。

  改进考评办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改进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机制,改进考核,规范考核程序,确保约束性、预期性指标的落实。

  第三节 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健全完善多方参与的监督、评估制度,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科学水平。

  做好宣传工作。本规划经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给市场主体以合理预期和正确导向,不断提高市民的规划意识。采取多种形式保障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建立反馈机制。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组织人事、统计审计等部门对发展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完善政府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和沟通机制,充分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区人代会及其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实施评估制度。在本规划实施中期阶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重点突出发展环境、目标实现程度、任务完成情况、政策效应评价。经中期评估,需要对本规划进行修订时,由区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报请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图、表、专栏索引

  图1:“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

  图2:“十一五”时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图3:“十一五”时期工业应税销售

  图4:2010年支柱产业结构

  图5:“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及工业投入

  图6:“十一五”城乡居民收入

  图7:锡通科技产业园概念性规划(张芝山镇区域)

  图8:锡通科技产业园概念性规划(先锋镇区域)

  图9:滨江新区(横港沙、泓北沙)产业发展规划

  图10:滨海新区发展规划

  图11:文化产业空间规划

  表1:“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表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专栏1: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八大重点领域

  专栏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专栏3:机械装备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专栏4:食品加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专栏5:制造业主要空间格局

  专栏6: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专栏7:现代都市农业功能定位

  专栏8:农业发展空间布局

  专栏9:“十二五”大企业培育计划

  专栏10: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六大突破

  专栏11: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十大工程

  专栏12:空港产业园产业布局

  专栏13:横港沙开发建设

  专栏14:通州湾港口开发功能定位

  专栏15:铁路枢纽建设核心工程

  专栏16:九横九纵公路干线网

  专栏17:锡通科技产业园

  专栏18:滨江新区产业布局

  专栏19:滨海新区开发主要任务

  专栏20:“十二五”教育布局

  专栏21: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专栏22:新时期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