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来源: 环保局 发布时间:2013-05-20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区环保局认真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保会议精神和省、市环保工作部署,立足“为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为群众创造更好的环境质量”这一目标,把环境保护与项目集聚、城乡统筹、社会建设、文明提升四大行动计划有机结合,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r\n

2012年工作总结

\r\n

  一、攻坚克难,有序推进生态创建和创模复核。对年度创建任务目标进行细化与分解,稳步推进创建进程。较好地组织了全区国家生态区创建推进大会、现场推进会,认真对照省级考核意见加强整改完善工作,形成了完整的整改工作报告上报市、省、国家环保部门,正式向环保部申请技术评估;深入开展生态镇、生态村、生态工业园创建,金沙、十总等7个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平潮平西村、川姜磨框镇村2个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累计建成省市级生态村125个,其中省级生态村13个;高新区完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本达到考核标准,正式申请省级考核验收,并接受了苏中环保督查中心的前督查;累计建成市级生态工业集中区3家。多次召开创模复核推进会,重点对钢丝绳、印染等重点行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对通州港区、先锋、张芝山等重点区域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各项重点工作有效推进,11月28-29日,全区以较少的整改项顺利通过了环保部对南通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核检查。
\r\n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减排项目。根据南通市下达的2012年减排任务(COD、氨氮、SO2、NOX分别削减2.54%、2.25%、2.21%、1.24%),制定了年度污染减排计划,安排减排项目29个,其中新建、接转污水处理厂站16个,工业污染治理(接管工程)7个,关闭砖瓦企业等结构减排项目6个。29个项目中,除利民水处理有限公司因益民污水处理厂迁扩建外,其余都已完成:全区9家生态型镇级污水处理站工艺提标改造工程已经全面竣工,正式投入生产。石港、平潮镇污水处理厂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加快二期管网建设。南通益民水处理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建成0.5万吨/日处理设施一套,2012年7月建成运行。对全区18家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除1家企业搬迁未全面投产外,其余17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r\n  三、优化服务,助推经济发展。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审批原则”开展工作,对不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否决和劝退,2012年共否决大小项目28个。一是审批许可公开化。切实做到审批事项、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八规范,并通过《办事指南》、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站、局域网等载体向公众全面公开,接受监督。二是服务行为效能化。实行挂牌上岗,桌牌提示,热情、文明、主动、高效服务;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效果零投诉。三是业务运行标准化。严格按照审批要求和办理程序开展项目审批;对涉及3个部门以上办理的重大事项,实行首问负责制、联合办理制、“一次性告知”制。为高新区涉重金属片区、恒汉化纤有限公司化学纤维项目、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等10多个重大项目提供高效服务,没有因环保审批影响项目落户;全年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事项762件,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书)项目278件,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为484件,办结率为100%。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保证数据的科学、准确、精密、完整,发挥质控效能、提高工作质量,确保了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全年监测报告准确率为100%,客户满意率大于90%。
\r\n  四、强化监管,不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水平,按计划有序开展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降水、降尘、土壤、环境噪声等例行监测工作,客观及时地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一是强化国控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明确监管要求,规范企业行为,全面落实企业六规范,全年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1718人次,现场监察各类污染源2286厂次,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32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对26家违法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受理信访468件,调处率为100%。二是强力推进移动执法。围绕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固化、形象化执法过程和证据,全力推进移动执法平台建设,积极开展移动执法培训和练兵,提升全员移动执法工作技能。三是强力推进挂牌督办事项。建立了以政府挂帅、环保牵头、部门联动、监察督办的工作机制,确保挂牌督办的质量和成效。制订 2012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方案,对30个突出问题进行交办。四是完善在线监控管理。以巩固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为抓手,以建立、健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机制为切入点,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招投标和对接工作,逐渐建立一套完备、稳定、连续的环境自动控制机制,实现环境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
\r\n  五、专项整治,不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制定并下发了《南通市通州区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部门职责,形成了由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至9月中旬,14家铅蓄电池企业全部拆除生产设备,在南通市首家完成铅蓄电池行业整治任务;加强南部地区纳管企业污染整治的长效管理。对20家纳管企业开展污染整治,按污染整治“五个必须”的要求落实长效管理全面安装总量控制装置和监控中心平台。采取驻厂蹲守、划片巡查、突击夜查等方法,对南部污水处理厂入管企业进行督查管理,对超标排放企业关闭刚性控制阀门,有效地规范了纳管企业环境行为;强化印染企业污泥处置专项检查。分别召开先锋镇工业园区内、通吕运河沿岸印染企业污泥处置会议,重申监管要求,坚决杜绝污泥乱倾倒现象;启动钢丝绳企业标准化整治工作,依法对2家整治无望的企业3台铅浴炉进行了关停,并拆除生产设备,对在用29台铅浴炉采取了添加覆盖剂、铅浴炉加盖密封、铅尘集中收集过滤处理等污染防治措施,确保车间内、厂界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家企业彻底淘汰含铅工艺,27家企业均对酸洗磷化车间的酸洗槽采取了添加酸雾抑制剂等污染防治措施,确保酸雾达标排放。
\r\n  六、信息公开,提高环保决策透明度。对涉及民生的重大环保事项、重点工程,在审批之前主动召开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今年以来共召开项目听证会7次,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环保事项行政权力网上公开全面运行,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环保治理设施竣工验收、排污许可证发放、建筑施工夜间认可等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推进环保法治建设;对全区242家重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评价定级,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以此触动企业增加环保投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开展“环保下乡”活动,配合生态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面向农民的环境法制和宣教工作,扩大环境教育层面,营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r\n

2013年工作思路

\r\n

  2013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环保工作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统揽全局,扎实推进“生态创建、项目服务、污染减排、专项整治、能力建设”五项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r\n  一、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补充2012年台帐资料,进一步完善创建软件资料。全面展开新一轮现场整治工作,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做好考核迎查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生态区创建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同时,配合南通生态市创建做好相关工作;巩固生态镇村创建成果,积极开展新一轮省市级生态村创建,结合村庄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新建省级及以上生态村1~2个,新建一批市级生态村,确保市级以上生态村占比达80%以上;全面完成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调整工作,制订并落实相关保护措施;积极推进高新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确保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r\n  二、以提升效能为目标,优化项目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意识,加强与省、市环保部门的沟通,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实施“一站式服务”,做到项目意向阶段靠前服务、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审批过程限时服务和技术咨询延伸服务,为全区项目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对重大项目、点供土地、上市募集资金等项目,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负责协调所有审批手续,并委派专人跟进,提供从项目选址到开工的全程服务。进一步规范环保审批验收过程,开展“阳光审批、满意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推进各级各类项目“三同时”验收进程,做到项目环评执行率100%,规范审批100%。
\r\n  三、以总量控制为抓手,释放区域环境容量。以建设项目总量平衡为抓手,全局谋划,全盘调度,为经济建设释放出一定的环境容量。一是创新污染减排手段。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总量平衡,项目所需排放指标在辖区内实现点对点平衡。以《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为契机,在许可证发放时重新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将污染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企业。二是提升工业污染治理水平。以印染、化工、钢丝绳、酿造等排水量大、污染严重的行业为重点,开展污染减排“百企行动”。在全区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印染企业中进行中水回用试点,通过技术改造、深度治理等途径,提升印染行业污染治理水平三是提高集中处理运行质量。加强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督促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在线监控设施及中控系统正常运行。开展接管企业专项整治,解决南部地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超标问题;督促石港、平潮镇完成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升级改造;推进污泥处置中心建设,建立污泥规范化处置网络。
\r\n  四、以专项整治为重点,提升环境管理效力。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整治和解决重点行业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一是持续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根据《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行业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以环境敏感区内化工企业及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化工企业为重点区域,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化工行业长效管理、规范管理机制。二是持续开展涉重金属污染专项治理。健全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管理机制,规范涉重金属企业排污行为,深化涉重金属企业的废水治理设施的完善和提高,规范涉重废水处理污泥等危险废物的管理;制订钢丝绳企业片区规划,通过清洁生产、品质提升、实现钢丝绳行业的转型升级;全面规范重金属企业内部管理,重金属排放企业建立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执行环评监测计划,废水处理设施、废气治理设施、总排口符合要求,建立事故应急体系。三是持续开展南部入管企业专项整治。强化印染企业“五个必须”专项整治,对不符合“五个必须”要求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治理设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不能满足达标需要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不能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一律停产。加强现场监察频次,充分发挥总量刚性控制作用,及时杜绝超标废水入管,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纳管企业的达标排放。四是持续推进钢丝绳行业整治进程。继续对钢丝绳行业保持高压态势,对所有整治企业排放的铅尘、酸雾进行全面监测,组织区级考核,对未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和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铅浴炉、酸洗磷化车间依法关停,拆除生产设备,迎接南通市考核验收。
\r\n  五、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环保形象。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主线,加大监测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监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准确性;强化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其规范执法、源头监控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素养和执法水平;强化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演练,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举办乡镇环保助理、污水处理站、企业污水操作工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层环保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行政权力网上公开全面运行,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环保治理设施竣工验收、排污许可证发放、建筑施工夜间认可等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推进环保法治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狠抓环保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树立环保队伍新形象。
\r\n  六、以宣传教育为渠道,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继续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大中小学校的环境渗透教育力度,提高“绿色学校”的创建质量,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认真搞好法律法规的培训,把企业的厂长、经理作为培训教育的重点对象,努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法治意识,增强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举办污水处理站、企业污水操作工培训班,不断提高污水操作工的操作和污水处理技能,做到持证上岗;进一步开展“环保下乡”活动,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面向农民的环境法制和宣教工作,扩大环境教育层面,全面促进全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