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236858/2021-00068 | 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公安 通知 | ||
发布机构: | 区公安局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19-08-02 | 发布日期: | 2019-08-02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通州区公安局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十项制度 |
通州区公安局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十项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纾解企业困难,更好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切实巩固公安机关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服务发展水平,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领导挂钩定向联系制度。局党委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1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2个重点企业(分管警种部门为责任单位),派出所主要领导每人联系1到2家重点企业、其余民警至少挂钩2到3家企业。对建成投产的企业每半年上门走访服务1次,对在建项目每季度上门走访服务1次;特殊阶段、上级部署专门工作和在企业需要的情况下,及时开展走访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送温暖。
2、警企党建融合发展制度。各地围绕“警企共建一家亲、党建共融促发展”主题,积极探索党建联动共建新模式,从党建机制创新入手,放大各自优势,做到相互借鉴,通过共创先锋、共谋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双方党建工作水平,共同推动为民服务工作向实里走、深里走。
3、驻企特色警务服务制度。在工业园区、行业汇聚的重点企业集中的区域,合理选择点位,设置驻企特色警务室,通过现场办公、加入企业微信群组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点对点法律咨询和综合服务,实现警务服务与经济发展“无缝对接”。
4、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制度。对辖区重点项目建设,全程进行跟踪服务。在居住证办理、消防检查审批、护照办理、通行证办理等方面,切实落实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工作措施,畅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推进。依托区政务中心公安窗口、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及派出所综合窗口,开通为企服务应急通道,及时快速回应企业需求,做到急事优先办、难事想法办。
5、企业安全预警防范制度。主动排查整治企业周边治安隐患,强化巡逻防范;指导企业加强内部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建设;根据企业需要,指导、组织企业开展安防培训,实时提供法律咨询、信息查询、在线解答等服务;定期组织重点目标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提升企业自防能力;结合经济发展形势,适时向企业发布安全风险预警提示,确保企业经营安全。
6、综合化解矛盾纠纷制度。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利用警网融合、公调对接、警律协作等模式,构建起多元化涉企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对涉及重点企业的劳资、社保、环境、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加大排查力度、及时研判预警、妥善协调处理。
7、涉企权益犯罪严打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涉企经济犯罪,建立报案快理、案件快侦、损失快追“三快机制”,依法审慎对企业负责人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规范查封、扣押、冻结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侦查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8、企业意见快速办理制度。依托通州公安微警务公众号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微服务模块,集中受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服务需求;及时交办各级党委政府和区局领导有关服务企业的批示、指示,跟踪督查通报交办事项落实情况。
9、服务发展会商会办制度。根据全区经济任务形势,定期组织相关警种部门传达上级精神,研究部署公安机关服务发展措施,协商解决企业发展困难问题;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公安工作需要,适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代表走进警营,征求意见、听取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10、涉企舆情规范处置制度。把全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网络舆情纳入日常动态巡查范围,建立信息报送、预警提醒工作渠道。对网上涉企虚假信息,网安、指挥中心等部门协同辖区派出所及时开展舆情引导、处置,防止对企业造成负面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