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镇村居概况
来源: 二甲镇 发布时间:2023-04-11 17:16 累计次数: 字体:[ ]

定兴桥村:

定兴桥村地处二甲镇东南角,位于镇郊结合处,北接镇区,南邻三星镇德胜、东依四甲镇、西靠海二路。实际辖区面积5.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32余亩,所辖41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下设5个二级党支部,10个党小组,1个党员先锋站,党员人数179名。2022年发展预备党员2名。目前在编村干部6名,借用村干部2名,劳保协理员1名,本村以小塑料加工为主导产业。2021年末定兴桥村户籍数2497户,户籍人口5240人。辖区内有4处居民住宅:新市花苑,综合楼,凯达花苑和定兴桥村集聚区;有1所学校:亚东幼儿园;医院有二甲镇第四人民医院。目前锡通高速公路拆迁安置房建设工程落户本村,正在按时序要求建设之中。

近几年来,定兴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科普示范村、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通州区大学生村官实践锻炼基地、通州区四星级党建示范点、南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余西居:

余西社区隶属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北有335省道、通吕运河,东临海二公路,距南通主城区30公里,通州城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所在辖区4.22平方公里,下辖37个村民小组和5条街道,现有人口4538人,党员183人。

余西是一座有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古名余庆(庆余),因城廓设置形似龙,又名龙城(地)。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是古通州东南沿海第一个盐埠,是我国蓝印花布的发祥地。余西古迹众多,人文荟萃,拥有龙街、精进书院、钱氏牌坊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址,走出了朱理治、孙占彪、周济凡等多位革命英雄。

近年来,余西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点燃红色引擎,赓续红色文化”为主线,推进“一核五融”工作法,先后获得“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传统建筑组群”“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2021年度南通市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坨墩村:

坨墩村位于长江三角洲下游,南通市东部,通州区二甲镇北首,335线、通吕运河穿越我村4600米,交通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我村由原花板桥村和坨墩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705公顷,总耕地面积6010.09亩,村人口6151人,辖62个村民小组,党员196人(其中3名预备党员),下设二级支部6个,21个党小组长,10名村干,1名协理员,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岁。

村原有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3980㎡,其中,村综合服务大楼690㎡,设有综合办公室6个、综合活动室、综合服务室、卫生室、文化室、广播室等;各类服务用房475㎡,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2处、党员活动中心1处、农家书屋2处、儿童妇女之家1处以及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小游园1处等,但因绕城高速道路施工,上述均已拆除,目前临时党群服务中心面积约100㎡,党员活动中心面积约200㎡,后期待新建地址落实后,将按时序新建一座党建元素齐全,服务设施完善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

哈谷农业是我村的特色农业项目,逐渐形成了以果蔬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村域范围内还涵盖了13家私营企业,以及2家在建优质企业和2家教育单位余北幼儿园、余北小学。

近年来村借助区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新建了五个集居区、道路拓宽及路灯亮化共新增路灯116盏、道路拓宽4400米,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提高了交通通行力度,为村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解决了设施农业园区蔬菜产品外运难,有效降低了劳动力、运输成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除了以传统收入以及在外知名人士赞助等方式增收外,我村于2019年成立了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桦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自主经营,进行稻麦轮种,进一步提高了村营收入的同时,也为做强做优村级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多年来坨墩村先后荣获“南通市通州区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引资引税先进单位”、“农村道路建设先进单位”、“南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项目农业先进集体”、“ 通州区农业现代化示范村”、“高效设施农业先进集体”、“绿化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路中村:

二甲镇路中村位于二甲镇腹部,西接余西古镇,东与宝云山村毗邻,北边通吕运河,南是古运盐河。区域面积5.47平方公里,是一个东西为长、南北为宽的长方形地形。全村50个村民小组,1979个农户,5255人。由万寿寺、万云寺、赵家园和路中四个村合并而成。

新市社区:

新市社区是一个城镇居民为主的社区,东与海门毗邻,北邻古运盐河,苏北有名的香光寺就坐落在新市居。现全居共有耕地510亩,住户2846户,居民6335人。新市居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拓进取、勇攀高峰,先后获得“通州区文明村”、“江苏省健康社区”、“南通市文明社区”、“通州区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余北居:

余北居位于通吕河畔,二甲大桥北首,东与坨墩村为界,西接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与北潭为邻。由原余北居和斜河村合并成新的余北居。全村现有32个村民小组,人口3916人,9个党小组,党员135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629亩。多次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村”光荣称号。居域范围内规模以上企业10家,规模以下及微小企业24家,主产品有:管桩、面粉、钢材、服装、电子电缆、商品混凝土等。

余北居现有集居区三个,小游园二处,纪念堂三处,农贸市场一处,敬老院一家。全居现已建成水泥路14.08公里。

北潭村:

通州区二甲镇北潭村位于通州区东南部,由原来的北潭、横沟、横板桥、同盛四个老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53个村民小组,人口5242人,农户2316户,耕地5499亩;西邻金新街道,北邻东社镇,二五公路横穿我村,交通便利,农田平整连片,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宝地。

北潭村党总支下设4个二级支部,15个党小组,20个党员中心户,正式党员166名,32个群众示范户,

六甲镇村:

六甲镇村,位于海二公路西侧,西与二甲镇通运桥村接壤,南临海门市德胜镇,北靠历史文化名镇“余西古镇”,通甲路、光明路穿境而过。2008年初由原九甲坝村、六甲镇村、水流镇村、石桥村等4个村合并为而成。

全村共有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37人,耕地面积5450亩。全村共有党员159人,设有4个二级党支部,14个党小组。我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设施齐全,拥有图书室(藏书3000册),民调室、警务室、协商议事室、人大工作站、会议室、文体活动室、村一站式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退伍军人服务站。

目前有村干部8人,村委会成员平均年纪39岁,党总支成员平均年纪46岁,党总支和村委会成员逐步配全配强。

三甲居:

二甲镇三甲社区位于二甲镇区西,西接六甲镇村,南是通甲路,北边运盐河。区域面积344公项,是一个东西为长,南北为宽的长方形地形。全社区 45 个村民小组,2810个农户,6005人。由原来的三甲、新玻、八甲三个村合并而成。

三甲社区1949年隶属六甲乡,1958 年改为二甲公社,分別为2大队、4大队 6大队。1983年乡镇合并改为二甲镇。翌年,大队分别改为三甲村、新玻村、八甲村。2001 年八甲村并人新玻村,2008 年新玻村又并人三甲居。故现在的三甲居是由原来的三个村(三个大队)合并而成的。

三甲社区是二甲镇的工业园区,企业的集中区。目前,落户三甲社区的大小型企业共有59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有11家,分别是:南通市恒祥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南通市祥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南通市建国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南通市百奥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南通市通州区联佳食品有限公司、南通丰威机械有限公司、南通布洛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南通蜜心枣业有限公司、江苏神韵绳缆有限公司、南通顺裕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南通人头羊纺织有限公司;规模以下企业48家。

近几年我村居共荣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农村科技信息应用典型村、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南通市民主法制先进村、通州区文明村等 38 项荣誉称号。

通运桥村:

通运桥村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西部,光明大道横穿村中心,东接六甲镇村,西连进东村,南靠通甲路,与袁南居一路之隔,北邻通吕运河与金余居隔河相望,有金余大桥相通335省道,去兴东机场、南通港、“海太”汽渡、“通常”汽渡十分便捷,袁天线南北贯穿全村,光明大道东西连接南通、吕四,距城区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通运桥村由原来的通运桥村、袁东村、七甲村、明辨村、龚家桥村、新河村和马东村七个村合并而成,现有八十三个村民小组,4016个农户,总人口9848人,总耕地面积7200亩。通运桥村党总支下设9个二级党支部,29个党小组,31个党员中心户,2021年发展新党员4名,共有党员279名,预备党员2名。在职在编村干部14名,劳保协理员1名。我村以农为主,全村高效农业设施面积为3200亩,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农业生产规模种植,生态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南通俊美园艺四月天多肉植物园,南通俊美园艺有限公司电商销售平台一个,农资服务点三个,农业培训点两个,益农信息服务社一个,蔬菜交易集中点一个。

近年来,通运桥村先后获得“南通市文明村”、“通州区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南通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南通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南通市模范村委会”、“南通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南通市绿化示范村”、“通州区先进集体”、“通州区党建示范点”“通州区慈善工作先进集体”“通州区优秀调解委员会”“二甲镇绿化工作先进集体”、“二甲镇设施农业先进集体”、“二甲镇先进党组织”、“二甲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二甲镇农路道路管护先进集体”、“二甲镇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宝云山村:

通州市二甲镇宝云山村,位于历史名镇“余西镇”东侧,东与海门市接址,南临运盐河,北靠通吕河。2008年初由原五福桥村、建中村、周家湾村、宝云山村合并成。辖51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5220人,耕地面积3970亩,宝云山村素有通州三角州之称,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与外界接址道路全面实现白色化,环境优美、地绿水蓝、民风淳朴,是一块尚未开发的旅游、生态农业发展的处女地。

宝云山村历史悠久,以抗日英雄孙占彪故乡而闻名通东地区。宝云山村多年来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南通市2015年“十百千”基本农田保护示范村、通州区文明村、通州区土地管理十佳示范村。

袁南居:

袁南居地处南通市通州区东南部,是在2008年初的区域调整中由原来的南海村、袁南村、袁灶街道三个村、社区合并而成。南与海门三星镇交界,西与南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邻,紧靠全国最大的家纺城。目前区域面积为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93亩,下辖52个村民小组,计3375户,户籍人口7779人,流动人口3000余人。袁南居党总支下设三个二级支部,十七个党小组,十七个党员中心户,52个群众示范户,党员252名。

袁南居的经济以家纺业为主,农副业为辅,其它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目前为止袁南居共有企业50余家,涵盖家用纺织品、自动印铁设备等多个领域,其中华宇印涂设备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印涂成套设备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