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社镇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报告
来源: 东社镇 发布时间:2020-07-29 14:08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0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报告

——2020年7月16日在东社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张启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就上半年分管的农业农村工作向大会述职,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本人和分管条线全体同志一起,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正视工作压力,继续负重前行,各项工作都按时有序开展,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项目农业建设稳步发展

一是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农业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出台考核办法,收集项目信息、开展项目对接、推进项目建设、组织项目验收。申报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一家,引领全镇农业企业由生产型向加工、服务型逐步转型。二是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利用现有的人脉资源,积极推介东社镇农业基础优势、土地资源优势、人文地理优势,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客商、种养大户、回乡创业人员,及时提供各项基础资料,积极推进客商与村居的对接。三是组织农业各类申报。先后组织2020年国家级产业强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先导区、2020年水稻高产创新项目申报工作。四是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我镇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福利村获得省级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210万元,主要用于村烘干中心和仓储中心。平和村、五马路村、庆丰居、横马村4个村获得省级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240万元,在通州水街购置了商铺,通过对外出租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年化收益率达5.12%。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规模种植项目;积极招引项目,利用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开展瓜果种植、特色蔬菜种植,发展高效种植项目;为促进生猪产能恢复,对1家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提高我镇生猪生态化养殖水平。今年上半年,全镇共新改扩建农业项目14个,完成项目总投资1.25亿元。一季度全区乡村振兴考核拿到红旗。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河道生态化建设:2019年度样板河道三甲腰河与北中心横河木桩护岸、河道疏浚完工;2020年度东平村4条样板河道完成设计评审,生态河道龙游沟完成设计与概算;2020年河道疏浚142 条 84.168公里62.9817万方实施中。二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工程项目实施泵站4座,防渗渠道31.656公里,配套设施2056座,水泥道路14.49公里,桥梁2座,土地平整5261亩,河道木桩护岸绿化7.17公里,疏浚22.46公里,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四个村,面积12000亩,规划设计及概算已完成,进入招投标阶段;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补助资金项目完工;6座水利桥梁完成设计及概算。三是河长制工作:督促镇村河长app巡河,上半年,镇村两级河长共巡河约3268 次,交办问题 117个,整改问题 117个,清除垃圾约 79 吨,拆除各类网簖11口。同时做好枯黄植物割除工作,4月份一次性通过区级验收。

三、脱贫攻坚工作久久为功

全镇建档立卡低收入户765户,1518人,2019年已全部脱贫。对照“两不愁三保障” 和公共服务设施到位的具体要求,加强工作排查,组织“回头看”,对全镇7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状况、帮扶手册填写等情况,采取 “地毯式”入户核查方式进行逐户走访核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一一进行登记,建立问题清单,逐一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对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高于7000元,低于8160元的易返贫脱贫户,易致贫边缘户进行排查,共排出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3户,作为监测对象。按照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要求,完成脱贫监测户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如期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调整、国扶系统和阳光扶贫系统数据维护,完善了一户一档资料,提高了系统数据质量,保障了扶贫信息的真实性。组织18人参加区免费提供的家政、厨师、护理等实用技能培训,积极配合人保公司完成了建档立卡户的住院理赔工作。

四、农业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

一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十八项制度》。稳步推进村集体资产资源平台交易建设,今年上半年利用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共完成了25个项目30个标段的农村产权交易,总交易量490.79万元。二是组织村(居)做好新增村营收入。每个村年初制订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寻找实现村营收入新增的途径,排出了收入渠道和实现时间。为严北村、福利村、中和村、陈墩村申报规模流转补助资金110万元。三是做好失地农民保障工作。从征地程序上切实保障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帮助村居到区有关部门核实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审批被征土地安置人员评定材料。至2020年5月底共安置143人,妥善接待群众来访23人次。四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帮助4家农民合作社完成了 2020年度政府优先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申报和初审工作,加大对福利村佳禾粮食种植农地专业合作社、中和村中合粮食种植农地专业合作社财务指导工作。五是防疫检疫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突击行动,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排查,累计消毒254个养殖场所,消毒面积161720平方米,确保我镇生猪养殖安全。配合区农业执法大队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专项行动。六是加强农机规范化管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并与各村(居)签订好2020年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同时督促各村(居)和机手、专业合作社、机库及烘干中心(点)主体签订好年度责任状。做好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夏季秸秆还田作业补助申报和现场审核统计上报工作。七是农业发展保障落实到位。疫情期间我们镇大部分种植户蔬菜滞销,超市进不去,我们专门落实1个蔬菜临时交易场所,派专人负责外来蔬菜运输车辆的消毒和滞销蔬菜清运对接等工作,特别是因地制宜对外来蔬菜种植户实施“居棚隔离”疫情防控,全力做好粮食和蔬菜的供应,确保农产品供应质量和食品安全。让“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化建设,做好农产品残留检测。八是人居环境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推行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试点机械化保洁方式对河道(沟塘)里的浮萍、水草、水花生等恶性水生植物进行清理,提高工作效率,突出整治成效。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处理、水环境整治、农业废弃物清理利用、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长效机制、组织推进9大考核内容实行月月考核,通过季度排名夺红旗发黄牌,并开展 “村村看”现场观摩会等举措,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推动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九是开展农业废弃物专项整治。我镇作为通州区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统一回收处理工作试点镇,结合试点工作,全镇建立29个回收网,覆盖各村(居),各网点统一配置回收桶,设置醒目标志,公示回收价格,在全镇统一回收、统一价格、统一补助,实现回收利用农膜109.5吨,农膜回收率达92.3%。通过农药废弃物清理与回收,有效地减少了我镇的农药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我们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在特色农产品发展上,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新型合作农场的试点上,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效益不高。

下半年工作安排

我们将紧紧围绕镇政府在年初人代会上确定的工作目标,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突出设施果蔬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项目的引进。加快福利村、横马村、平和村、五马路村、庆丰居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项目建设。做好2019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

二是加大力度做好在建工程的实施工作:1、做好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2、服务东平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样板河道、生态河道、桥涵工程等工程的报审与实施;3、实施河道轮浚工程和黑臭河道治理工作。

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强化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工作,提前发现并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一旦出现返贫和新致贫,及时纳入建档立卡管理,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

四是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核算监督。利用集中记账和培训等形式,提高基层财会人员素质和履职能力。不定时组织财务公开内容的检查。对全镇农户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情况开展全面调查,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台账,及时准确记载流转情况。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用,确保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规范有序。

五是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化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做好草莓高产栽培、蔬菜无公害栽培、粮食安全生产、经济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得农民增效,农业增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农业各项补帖的登记、核查、上报工作。

六是做好南通市脱贫攻坚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巡察问题整改。梳理各类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落实责任主体,规定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落实责任追究,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报镇纪委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各位代表,回顾上半年,欣慰于农办的全体同志们敢于迎难而上,能够精诚合作。展望下半年,清醒地知道肩负的责任,本人将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在年终的各项考核工作中取得好成绩,为东社乡村振兴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汇报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