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紧扣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胜利提供坚强有力的金融保障。现将今年以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坚持依法依规行政,不断提升法治机关建设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推进。根据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型政府、法治型机关建设要求,以“共性工作严要求、个性工作创特色”为目标,将法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纳入2021年重点工作予以部署推进。二是强化法治教育培训。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定期开展机关单位干部集体学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与能力。开展经常性学法活动,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提高机关法治化水平。三是强化法制宣传。集合防范非法金融等宣传活动开展金融法治宣传,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品,送政策到群众手中,现场答疑解惑。开展《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专题学习和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念,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集资。四是加强政策法规培训。组织参加监管业务培训、省市处非培训等,就相关业务工作、行政执法实务等进行了学习和培训,提升各项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紧扣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勇于担当、承圧奋进、规范执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筑平台、强保障,在精准推进金融服务上施实策。
1. 强化政策引路。调整和完善《金融工作考核激励办法》,鼓励、引导商业银行更加有效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召开金融工作点评会,通过月度通报、季度点评等措施,推动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国家政策,全面实施“三大工程”,为推动通州“硬核区”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2. 提升宣传质效。编印《通州区金融产品政策汇编》,组织各镇(区、园、街道)开展助企融资政策宣传,向全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发放,提升企业融资效率。截至目前,已通过镇(区、园、街道)共发放《政策汇编》1000余份,同步通过企业微信群等方式,将《政策汇编》二维码推送至各中小企业。积极推广“苏科贷”“江海贷”“技改贷”“科创贷”等政银合作金融产品及政府性融资担保、转贷等服务,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9月末,“苏科贷”“江海贷”“技改贷”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6亿元、0.99亿元、0.91亿元,“科创贷”已成功投放2笔,金额2000万元。加大“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入驻平台,更快更好地实现融资对接,提高获得效率。目前本地注册企业达8119家,累计解决企业需求3157多项,金额近149亿元。
3. 深化帮扶成效。启动企业融资协调帮扶机制,组织银行、担保、创投等各类金融机构协同作战,沉到基层与企业进行面对面路演、点对点交流,提高银企对接实效,推动深度融合。目前已合计举办3场政策宣讲会暨银企对接会,在各镇(街)开展银企对接服务12场,服务中小企业500余家。主动对接、协调森蓝环保、曼纳索复合材料等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优服务、促发展,在助力企业上市上亮实招。
1. 全方位强化上市氛围。一是积极宣传上市政策。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在上市后备企业群、工作群设立微课堂,扩大上市知识辐射面。编印《企业上市挂牌政策文件汇编》,将国家及省、市、区各级最新上市政策传递到企业;举办“江海创投行”专场路演、“新三板改革和北交所设立”专题培训等活动,为优质企业和融资机构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区内优质企业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新红利”,借力新平台做大做强。二是动态更新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通过规上企业库、有无发明专利、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等指标动态摸排后备企业名单。通过组织开展“上市投资顾问团”等活动,对优质潜力企业上门辅导,目前全区已形成较为浓厚的上市氛围,共有6家企业已有入轨意愿。三是积极协调推动。邀请市局领导一行走访华新环保、沃太能源、富浩电子等优质企业,陪同区主要领导走访复源新材、海晴医药、睿玻生物、海泰新材等优质人才创新型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推动效果。今年以来新增省证监局辅导企业2家(达海智能、乐尔环境),光合生物7月成功挂牌新三板基础层,帕科医疗计划年底前完成新三板挂牌。
2. 多角度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主动跟踪服务已挂牌上市企业,积极关注奥特佳及海星电子定增事宜,定期上门走访,详细了解企业的再融资情况、企业运营现状及下一步发展规划等,综合分析上市企业情况,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对已达到上市、挂牌标准的未入轨企业,及时联系中介机构上门辅导,提高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针对山口精工、沃太能源等企业入轨过程中遇到的土地厂房及证照办理等问题,积极主动对接相关主管部门,寻求解决方式,成功推动企业入轨。三是畅通绿色通道,高效服务企业。陆续完成宏德机电、光合生物、华新环保等3家企业减持公证书的签署,确保税源的不流失。召开上市工作座谈会,集中帮助IPO入轨企业协调解决土地证照、项目推广等事项,打消企业顾虑。兑现光合生物、瀚天智能、亚太健身挂牌奖励,并同步帮助宏德机电申请市级报会奖励。创建通州“创新投资联盟”品牌,联合南通市金融监管局、深交所信息公司等举办“江海创投行”通州专场股权融资路演活动,助力中小高科技企业成长。
3. 全流程跟踪服务产业基金。积极服务好3支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投资基金、招商项目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27亿元,3支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子基金,基金规模14亿元,通过产业基金运作,成功引进源卓光电、深蓝航天、度亘激光、晶品特装、南通罡丰等优质企业,助力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宣传、重排查,在防范金融风险上见实效。
1. 探索长效机制。印发《2021年通州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关于加强非法集资风险网格化监测预警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丰富完善非法金融治理工作机制。召开全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部署会议,以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为抓手,凝聚提炼前期工作经验做法,不断健全完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实现由战时攻坚向长效治理平稳过渡。
2. 聚焦靶向宣传。一是发挥宣讲团主阵地作用。聘任防非义务宣讲员,重组扩编区防非义务宣讲团,强化对村居宣讲力度。目前宣讲团已开展专题宣传20余场,有效提升居民金融法制意识。二是加强与媒介有效合作。与“两台一报”、“通州发布”等媒介联手打造“金融微课堂”节目,以通俗易懂且喜闻乐见的宣传节目,提升宣传效果。三是开展集中宣传。持续推进全区防非宣传标准化建设,先后举办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20余场。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日”“九九重阳节”等契机,向群众介绍防范非法金融相关知识并进行现场答疑,提升群众金融素养。
3. 加强排查处置。一是聚焦源头管控。全区已成功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非法集资活动排查监测预警“一张网”,监测预警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已接到部门移交、群众举报涉嫌非法金融线索18条,其中经核实有效线索1条,发放举报奖励2000元。紧紧把牢商事注册登记关,严格对新设、变更的金融相关企业实行穿透式审查,会商企业6家。二是加强排查力度。今年以来先后下发多批次市级、区级排查机构名单2200多家,力争将所有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纳入排查范围。牵头开展私募基金、房地产金融风险等专项排查工作3次,现场核查处置各类非法集资线索。三是遏制风险势头。8月,区处非办根据排查发现“碧有信”平台在我区展业,并第一时间上报市有关部门,为全市处置工作赢得了主动权,切实履行了打早打小职责。目前公安机关在手侦办非法集资案件2起,法院正在审理8起。截至今年年底,可能列入陈案序列的有2起。
(四)严监管、稳经营,在维护地方金融发展上下实功。
1. 做好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充分利用地方金融监管平台对各家地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及时分析有关指标,并通过现场约谈、电话通知、微信交流等形式,提醒各机构注重合规经营,防止出现触碰监管红线现象。定期进行经营情况汇总,及时分析上报各项数据,并开展现场检查。
2. 及时公示风险级别。在南通市分类监管基础上,依据《通州区地方金融企业分类监管考核办法》,按月汇总分析各机构的经营状态,对各地方金融机构进行动态分类监测,按季将各机构分为A、B、C三类并将分类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目前,目前通发担保正在整改中,其余地方法人机构均经营正常。
3. 坚持监管服务并重。始终做到寓监管于服务中,引导各机构不断扩大资金规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先后帮助江海、东升小贷进一步扩大放贷规模,实现股东借款3650万元,较好地满足了地方经济信贷资金需要。对规范运行的地方金融机构,加强政策解读,为2家担保公司7家小贷积极申报省市区奖励资金近300万元,为地方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三、优化政务服务,将现场检查纳入双随机一公开
一是优化办事流程。结合机构改革实际和我局“权责清单”,对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全部进驻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压缩工作时限,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加大减证便民力度,精简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减少到现场次数,有效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政务服务平台公布服务指南、事项流程图、受理条件、办理时限、岗位信息、示范文本等。四是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贯穿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全系统、全领域。现场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应全程录音录像,有针对性地收集包括书面材料、实物、电子数据资料、口头证据、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与检查事项相关的证据,并形成现场检查记录。五是充分利用监管系统以及各大平台进行数据分析。
四、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加强对宪法、党内法律法规、监察法的学习宣传,加强行政法律法规、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领导干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意识,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全体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使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更加科学规范。落实好廉洁行政各项措施,把廉洁行政落实到每项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益律师作用,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提高法治宣传质量。围绕金融服务和监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信息敏感性,拓宽信息来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不断提高法治宣传质量。
四是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强化主动公开意识,畅通信息公开渠道。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妥善处理“12345”群众投诉和信息反馈,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政务信息依法公开工作水平。
五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维稳工作制度,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处置。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进行稳控。切实推进扫黑除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全面净化地方金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