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减税降费和支出刚性增长等多重不利因素,全区财政干部勇克时艰、主动作为,为深入推进通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坚持整体联动,财政收入实现既定目标
2019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3.5亿元,税占比80.3%,完成了南通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创新工作机制。推进财税协同共治,每月召开2次财税联席会,研究分析纳税申报和收入完成情况。落实挂钩联系机制,定期走访重点园区和企业。建立收入进度通报机制,每月编发镇级收入情况简报,每季度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评。推进税源培植。制定《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共招引培育总部经济税源企业15家。强化资金扶持力度,建筑业税收实现快速增长。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2019年减税降费超9亿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分析调研。落实重点税源预测机制,强化对规模企业、重点行业资源使用情况监测分析。开展招商引资成效评估,提高项目建设税收贡献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帮助指导房地产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厚植区内支柱税源。强化综合治税。制定完善税收协同共治实施方案,以信息比对、动态核查、举报激励、跟踪问责四大机制为抓手,推动税收协同共治各项举措见实效。2019年,镇区园实现协同共治税收超过3500万元。
(二)坚持有保有压,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有力
2019年,全区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民生支出8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5%。
全力保障产业腹地建设。积极引导企业申报财政扶持项目,扩大财政扶持企业发展政策覆盖面,全年共申报扶持企业项目28个,申请扶持资金1.6亿元,扶持企业478家。积极做好轨道交通、西站片区开发、中创区拆迁、通皋大道建设、恒力码头移交等重点城建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全力保障创新智谷建设。制订了区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在省内首次设立县(区)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搭建政企银合作平台,有效解决区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企业技改备案量同比增长20%。全力保障城市绿洲建设。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污染防治、“263”专项整治等重点环保项目的支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9年,安排环保整治项目39个,资金预算4.74亿元,是2018年的3.4倍。其中:实施村镇污水治理项目、益民二分厂扩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等新建项目11个,资金预算3.32亿元。全力保障幸福家园建设。优先安排民生实事项目资金6亿元,保障教育、养老、公共安全等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实施。安排公检法司和扫黑除恶各项经费7.3亿元,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积极落实财政各项支农政策,实现农林水支出9.02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筹集资金5亿元,保障全区各类社会保障补助标准与主城区顺利接轨,受益人群747万人次,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坚持深化改革,现代财政制度加快建立
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有序实施。积极开展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改革试点,推行支付宝、微信等线上实时缴款的新模式,提高服务质效。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改革实现区级全覆盖,财政支付效率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改革扎实推进。2019年,共组织编制绩效目标369个,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和绩效目标覆盖面达到历史最高水平。6个重点评价项目发现存在问题24个,提出相关建议27条。广泛收集绩效评价指标库2万余条、评价报告实例200多个,创新建立区级绩效评价指标库和绩效评价案例库。国企改革成效明显。国有企业布局更加合理,市场化成效逐步体现。 2019年,三大集团公司实现收入8.87亿元、利润总额1.26亿元。间隙资金理财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大集团公司实现间隙资金理财收益7318万元,比上年增加5483万元。国有企业多层次全员薪酬考核体系等国资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国资国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区级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管理,调整优化现有基金运作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贯彻。按照《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立科目设置框架,强化业务及软件操作培训,统一镇级会计核算模式,编制新制度业务操作指南,区镇两级顺利实现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衔接。
(四)坚持规范高效,财政监管机制日趋完善
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资产管理质效更加明显。起草了《通州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前移财政投资评审关口,全年共计审核工程项目589项,审核概算68.77亿元,核减3.1亿元。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2019年,盘活闲置房屋土地资产38处共计2.48亿元,盘活罚没资产144.23万元,盘活一般性资产19.97万元。政府采购职能和财政监督管理更加规范。明晰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职能,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体系,实现政府采购职能平稳过渡。全面梳理本部门监管责任清单,完成 “互联网+监管”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开展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省市县三级联动检查,完成相关报告的提交和数据上报工作。基层财政和财会基础管理更加精准。深入推进财政资金就地就近监管工作,全区纳入监管项目1603个,监管资金5.28亿元。开展基层财政全岗位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基层财政干部综合业务素质。出台《机构改革中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实施意见》,顺利做好全区机构改革单位会计档案移接交工作。
(五)坚持从严治党,财政队伍建设纵深推进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全年召开全系统作风建设大会3次、专题廉政教育8次,廉政党课16次,发布廉政信息提醒49条,开展系统明察暗访12次,制发作风效能明查暗访情况通报3期。从严从实对区委巡查组和政协民主评议反馈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组织开展 “慢落实、伪落实、浅落实、空落实”以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专项治理,切实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组织财政党员干部深入刘桥镇新联社区、米三桥村,积极开展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累计走访农户2955户次、企业15家、村居4个。群团作用积极发挥,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档案管理、信息宣传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