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经川姜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票决产生,共8个项目。在镇人大的关心监督下,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安全出行工程。投资240万元,实施磨框四期南侧道路工程。
完成情况:项目已于2024年12月建成通车。
(二)园区品质提升工程。投资760万元,对姜灶工业园区B区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完善雨污水设施。
完成情况:项目已于2024年12月完成并投入运行。
(三)文体公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投资约30万元,对川港文体公园进行升级改造。
完成情况:已完成并对外开放。
(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行动。关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为使他们更好地得到照护,以“以奖代补”方式,落实监护人奖补费用并及时发放到位。做好日常随访及动态管理。
完成情况:与在册所有患者的监护人签订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监护协议》,并及时将奖补经费发放到位。
(五)文明城市管理提升项目。投资约28万元,对川港老镇区7个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更好地服务周边群众。
完成情况:已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六)绿色出行工程。为更好地满足川姜镇市民绿色出行需求,在镇区范围内再投放2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为广大市民带来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更绿色的出行服务。
完成情况:已投放680辆共享电动车,群众使用率、满意度较好,运转情况正常。
(七)餐饮行业燃气安全保障工程。投资约40万元,对全镇使用瓶装液化气的346家餐饮单位免费更换联网型燃气泄漏保护装置及金属管,实现餐饮行业燃气安全保障全覆盖。
完成情况: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八)镇主干道交通秩序示范工程。对核心区主要路段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实施新增、维修或更换,为广大市民带来更优质、更安全的出行服务。
完成情况:已完成南海路、川叠路核心区段标志、标牌、标线的优化和复新,更换了金川大道主要道口红绿灯灯盘。
二、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计划安排
(一)项目征集情况。镇政府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以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把握民意为重点,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与建议,确保惠民实事项目更贴近群众需求,推动民生实事由“政府配菜”向“群众点单”转变。
(二)项目筛选情况。今年我镇从人大代表及群众中征集到民生实事项目建议12条,镇各部门建议意见10条。在对建议意见汇总整合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筛选,从项目投资、规划选址、土地供给、财政承受能力、社会效益等方面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并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评估论证,提高了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设周期上,一般能够在当年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效。向社会征集的意见建议中,有5项整合进了今年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4项需区级部门主导完成,我们将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其余3项因涉及跨年度等原因不适宜纳入民生项目的,我们将制订计划加以落实推进。
(三)候选项目安排情况。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共10个,总投资约1400万元,涉及营商环境、道路交通、城市管理、养老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具体为:
1.便民服务提升工程。对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进行易址改造;开通水、燃气、公交卡等民生服务专线;加强综合窗口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服务质量。
2.农路畅通工程。投资约100万元,对川港小闸路南段等道路进行维修和“白改黑”加固。
3.农村户厕改造项目。投资约160万元,对全镇337座农村户厕进行改造。
4.市容秩序整治项目。投资约10万元,对川姜小学、磨框四期安置房、世纪之光周边市容秩序进行整治,设置流动摊贩临时疏导点,预计设置摊位50个,并常态化开展秩序管理。
5.镇社区教育中心提升改造项目。为切实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拟投资25万元,对镇社区教育中心专业化教室进行改造,设立太极、书画、棋牌、乒乓球等专用教室及配套卫生间,为老年人提供业余活动场所,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6.校园周边安全设施完善工程。投资约20万元,对镇域范围内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为学生营造安全的路域环境。
7.医养结合建设项目。投资约150万元,利用家纺城卫生院空余床位建设医养结合中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医疗、护理及养老服务。首期床位数约50张。
8.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约700万元,建设川南、川北2400亩高标准农田。
9.安全出行工程。南海路交通流量非常大,行人和车辆随意横穿马路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拟投资125万元,全段加装隔离护栏,为老百姓提供安全出行环境。
10.殡葬领域治理项目。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文明办丧、文明祭扫,在我镇营造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的社会新风尚,拟改造镇文明办丧点,并按规定发放文明办丧补贴。
各位代表,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票决结果,完善机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承办水平,真正把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成为廉洁高效、群众满意工程,让民生保障的“底色”越来越浓,让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成色”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