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下半年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于川姜推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家纺市场协同发展,坚定不移加快产业、环境和社会治理“三大转型”,着力转作风、抓落实、快推进、勇争先,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强富美高”新川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信心决心,在决胜全年任务上再发力
以必成意识紧盯目标。继续实行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领导班子联系机制,一包到底为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常态化开展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经济运行等工作的集中会办和督查推进,动态把握全镇经济发展形势,确保经济工作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下半年突出加强对全镇重点企业的调研,帮助销售下滑企业查找分析原因、提振发展信心;鼓励逆势上扬企业巩固良好势头、全力增加开票;加强财政收入征收管理,强化综合治税工作,联合税务部门加强对直播电商头部企业规范开票的服务和引导,抓紧零散税源征缴,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以精准服务推动项目。着力抓达产,积极推进罗缦广场、柏琳家纺等在建项目,尽快出形象、出进度、出效益;紧盯不放水星家纺、中通快递苏中转运中心、中欧家纺时尚产业赋能总部等签约项目,争取尽快落地;积极跟踪苏州光华集团国际学校等在手信息,全力加速上海帛阳纺织科技、杭州万事利集团和宏华数码共同参与的绿色数码纺织产业园项目洽谈进程,力争早日达成合作协议。着力强产业,紧紧围绕《南通市家纺市场协同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大力培育高端制造、创意设计、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业态,提升行业持久竞争力,加快构建以高端家纺为目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的产业体系。着力抓要素,加快推进水星家纺地块拆迁和基础设施拓展延伸,切实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质“跑道”。以富浩电子、大海塑料等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依托金太阳、豪申、华盛等研发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双创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寻求新突破,确保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名。
以真抓实干筑牢载体。组织实施第13届川姜画稿交易会,首次开展“云大赛”、“云展示”和家纺直播节等活动,提升家纺产业创意设计水平,扩大家纺市场对外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对中国南通国际家纺商贸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研究,完成磨框镇横河和志浩中横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温州路东延和对接大岛路工程,打造市场“北通道”。持续推进老裁缝周边区域文创街区建设,打造工业旅游新亮点。积极协调飞鹤物流地块退二进三,加快盘活盛达印染地块、华融和生等存量资产。强化对园区出租厂房企业的监管,进一步深挖低效企业潜力,切实提升工业企业亩均效益。
二、持续聚焦聚力,在深化乡村振兴上再突破
着力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十个必接”,全年预计投入6000万元,新增污水管网不少于5公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污水处理设施4座。加强“四好农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管理。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确保15户重点对象全部完成。打好“厕所革命”收官战,改造农村户厕2236座、新(改)建公厕16座,切实补齐基础设施硬件短板。
着力提升镇村品质。以“精细、秀美、长效”为标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风貌再塑造。在精细上下深功夫,不断细化整治标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充分发挥网格员、保洁队伍的作用,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在秀美上下深功夫,紧盯“破、散、乱”现象,推动镇容秩序和环卫保洁等管理服务市场化,确保全域“清洁”向“美化”升级。在长效上下深功夫,完善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在氛围营造、督查考核、奖励奖惩等方面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提升“川姜颜值”。
着力厚植生态底蕴。深入推进“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督促企业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或内部处置,达标排放。坚决取缔企业非法直排口,全面落实黑臭水体整治长效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督促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深化危废处置、化工、“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做到问题大排查、隐患大整改。统筹推进水气土环境问题治理,确保上级交办问题全部销号。加强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生态环境高质量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追求。
三、加快创新创优,在强化镇域治理上再推进
聚力提升治理质效。科学完善网格划分,依托数字指挥中心平台,以大数据分析研判为支撑,调优配齐专职网格员队伍,推进治理服务与网格化管理一体化、闭环式运行,提升公共治理服务效能。规范整合各类网格力量,让公安、城管、市监、环保等主动融入一线网格,全面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织密一张高效、务实、便民的“人民网”。
聚力防控重大风险。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疫情防控数据信息和全流程管理两个闭环,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工作成效。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完善运营体系,持续推动国有公司实质性市场化运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预警研判和主动防控,保障社会稳定。
聚力维护平安和谐。深化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快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推进“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年”活动,持续开展“三合一”场所、群租房、泡沫夹芯板房等方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和执法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推进“小化工”专项整治和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川姜”。
四、突出富民惠民,在推进民生幸福上再出招
全力推进富民强村。扎实开展干部蹲村帮扶活动,着力解决零星“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完善防贫脱贫长效机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资产盘活和开发利用力度,引导村集体承接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绿化管护等工作,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继续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开展“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重点推进老裁缝家居与志南村合作,发展特色工业旅游,带动村民发展电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力做好兜底保障。努力提升民生保障能力,不遗余力完成2020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建立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动态全覆盖。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川姜产业特点,组织开展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民生事业补短板攻坚行动,扎实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全力抓好公共服务。深入研究全镇教育布局,持续完善新市民子女小学入学积分制管理办法,平稳有序做好学校招生和校园安全工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通大附院家纺城分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群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大力扶持川姜养老中心,完成川南、志南等6个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建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持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坚持勤政廉政,在政府自身建设上再强化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将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政府工作始终,认真执行“三重一大”等制度,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持续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坚持为民执政,狠抓工作落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帮办代办”制度,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向村居延伸,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弘扬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用好领导挂钩制、一线工作法和常态化考核督查等方法,定下的事情说干就干、善做善成,全面提升执行力。
坚持廉洁从政,严守纪律底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厉行勤俭节约,减少“三公”经费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加强审计监督,完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设计,更好地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