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区和镇党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争当全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川姜新实践。
一、坚持重“质”求“新”,共谋经济发展新突破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创意设计、数码印花、直播电商、智慧物流”四大领域持续催生新质生产力,促进家纺产业体量更大、筋骨更壮、韧性更强,全力打造全球家纺产业链“制高点”。
更大力度开展精准招商。以“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家纺产业集群、构建智慧化上下游全产业链平台”为目标,瞄准行业龙头和上市企业,大力招引链主型、基地型、总部型项目和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项目。确保全年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6个。配优配强项目代办专班,突出重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深度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确保全年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7个,力争外资到账2200万美元。
更高标准强化创新引领。深入落实“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传统产业焕新五大行动,加快构筑家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金太阳、蓝丝羽、宝缦等链主型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和州际数码印花、新世嘉等星级上云企业为标杆,培育上下游企业创新联合体,打造“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参与”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力争全年新增三星级上云企业21家,市级智能车间3家;完成“智改数转网联”项目50个,科创项目12个,研发投入2.4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4.1亿元。加大优质人才招引力度,全年引进省外人才8名。
更实举措提升平台载体。持续深化“一城四园”建设,吸引更多优质电商平台、MCN机构、创意设计机构入驻,进一步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持续放大直播电商园辐射带动,引育直播人才100名、MCN机构40个,全镇直播电商年销售额超300亿元;加快推进数码印花产业园拆迁扫尾工作,并同步做好入驻企业招引;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园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物流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全年收发量突破3.65亿件;加快推进纤意坊二期项目,力争年底前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定向创新研发平台。
二、优化功能品质,共创宜居宜业新格局
坚持城乡一体推进、统筹布局,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抓好镇村形态优化、内涵提升和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不断增强承载力和吸引力。
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高质量建成望海台村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标准打造义成村“千亩示范”农田。以“党建强村、双百倍增”计划为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强村富民路径,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迈入快车道,力争全年村均经营性收入超170万元。做深做实人居环境末位攻坚,持续打通家纺废料、黑臭水体、生活垃圾等痛点堵点。完善村(居)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农路8000米,新建改造户厕1012座,进一步促进村(居)面貌大转变、环境大提升。
着力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功能布局,高标准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加快义成路、滨河路等道路建设及磨框四期南侧道路、姜灶工业园区道路等提升工程。全年疏浚管网10公里,新建污水管网5.8公里、雨污水井49座。深化2条文明交通示范路及9条严管路建设,破解交通拥堵“出行难”问题。强化核心区域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地标性商圈和高品质步行街,促进文化娱乐、住宿餐饮整体提档升级。
着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推进重点断面排污口排查治理,实施通启运河(通州段)整治工程,确保水质优Ⅲ率100%。深入开展沙石码头、混凝土、建筑工地扬尘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和秋季秸秆禁烧禁抛与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全年PM2.5和优良天数比率“双达标”。推进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和家纺废料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危险废物监管力度,确保危废规范化存储处置。
三、深化系统治理,共筑安全稳定新防线
坚持更高站位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安全底线再夯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聚焦“厂中厂”、城镇燃气、建筑施工、“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链条。一体化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应急预案编制演练、重点场所消防风险自查自纠等各类专项行动,坚决守牢不发生重特大事故、遏制一般事故的底线。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积极防范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确保全镇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可控。
治理效能再提升。扎实推进以基层网格、微网格为基础单元的“精网微格”工程,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细胞”。深入落实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全镇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深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及村(居)“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深入开展法律宣传、社情民意征询、法律建议收集、法律援助指引等活动,持续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信访维稳再发力。持续深化领导包案、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制度,紧盯二十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关键节点,按照“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开展滚动式排查,推动矛盾纠纷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推进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化解风险隐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幸福美好新成果
坚持把民生所望作为施政所向,坚定不移保基本、兜底线、抓关键,着力让社会保障更加精准完善,让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一以贯之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深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扩面专项行动,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不低于98.5%。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行动,稳步提升特困供养、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康复托养等保障水平。坚决落实拥军优属工作要求,严管理、强保障、优服务,共同绘就军民“同心圆”。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教育扩量提质专项行动”,聚焦“双减”政策,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速推进川姜小学建设,确保本年度投入使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提升川姜卫生院软硬件实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进一步拓展“15分钟医保服务圈”内涵,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保服务。
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高标准推进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公园、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分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四季村晚”“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全年组织文化活动300场以上,新增健身步道6000米。推动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