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民生活

1993年,五接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2008年为63平方米;1993年,楼房占住房总面积29%,2008年为91.2%。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52元,是1992年的12.86倍。2004年新建老年公寓。2005年,五接镇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镇。
2006年集资改建集养老、医疗、娱乐、健身于一体敬老院。至2009年6月,为近百户贫困户改造草危房,有152户贫困户脱贫。
2008年末,全镇有五保户86户,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60人,31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75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95%。全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7亿元。每百户拥有电冰箱80台、彩色电视机200台、洗衣机110台、空调47台、热水器100台、摩托车95辆、家用小汽车4辆、电脑45台、电话(含手机)229部。
附:李港乡
李港乡位于五接镇东南,南枕长江,总面积13.44平公里,2000年10月撤销,辖地并入五接镇。
1993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42万元、2214万元、594万元)、财政收入210.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7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8万元、工业总产值6173万元。1996年,通州市第二砖瓦厂成为全市首家股份制企业。1999年,全乡有耕地1.16万亩,辖10个行政村、5473户1.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73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76万元、6008万元、3618万元),人均7944元,是1992年的5.52倍,年均增长27.6%。财政收入25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6元。粮食大豆、油料作物总产分别为8197吨、604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66万元。有工业企业5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31亿元,利税1428万元。
1994年,李港乡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1995年召开首届南通哨口风筝研讨会,将每年3月18日定为李港风筝节。1998年,李港乡被评为省“民间艺术(风筝)之乡”、省群众文化先进乡。1999年建成乡敬老院老年公寓。2000年5月,李港乡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9月出席中国第六届民间艺术节,2只风筝获工艺品博览会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