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事业与基础设施建设
1993年起,刘桥镇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96年将刘桥自来水厂迁至通刘路旁,动圈音箱镇建设通过南通市级验收。1997年建成“六横五纵”宽8米、总长31公里镇村水泥路。1999年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2002年建省级储备粮承储地——刘桥粮食储备直属库;国家计委投资5000万元在刘桥增设盐通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2002年起实施镇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2003年重点改造镇区“四横四纵”道路,实施公路黑色化工程,新建3公里观赏绿化带,新增绿地1万平方米。建成南通市新型示范小城镇。至2008年末,辖区内有3所变电所,其中,500千伏三官殿变电所是国家重点工程;自来水普及率91%、有线电视开通率68%、绿化覆盖率21%。
1993年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硬件建设。1996年,刘桥小学被评为省优秀家长学校。1999年,镇成人校与扬州大学联合举办经济管理大专学历证书班。2001年成立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大学)刘桥函授站,至2009年6月,开办语言文字等4个专业12个本科班,毕业学员462人;2009年3月,被评为省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2005年,刘桥小学成为省实验小学,刘桥中学建成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07年10月28日,刘桥小学举行百年庆典,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坚等参加。2008年,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年末,全镇有中小学7所、在校学生8293人,幼儿园3所。
1993年选举产生科技副镇长,配备工业、农业科技助理,企业配备科技副厂长。1995年,刘桥镇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镇。
1995年,镇剧场被评为省明星剧场。1997年成立风筝协会,确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一为镇风筝节。2001年在第十一届全国风筝赛中,七星板鹞和六角风筝分别获二、三等奖;2002年秋,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放刘桥哨口风筝;2005年参加省“洋口港杯”风筝赛,获得8个单项奖及地方特色一等奖。2005年举办通州市首届暨刘桥镇第九届风筝节;新建楹联、灯谜、诗歌陈列室和风筝专业创作室;至2009年6月,成功举办13届风筝节,有风筝协会会员178人。由南通诗词协会刘桥创作中心编印的《九圩港诗草》,至2009年6月出刊103期,累计发表诗词5000多篇,并流传到外省市。
2002年春节前夕,楹联名家顾焕清的2副各100多字的楹联,在文化部举办“共庆中华民族大团结,同贺新春佳节大拜年”活动中,赢得中央领导和海内外嘉宾赞赏。2006年,刘桥镇的“反腐倡廉,明荣知耻”特色文化系列展览,在全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评比中获总分第一。2008年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刘桥镇灯谜、楹联活动盛况。2008年,刘桥镇挖掘僮子戏文化,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至2009年6月,刘桥镇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2次,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省群众文化先进镇各1次。
1997年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南通市评审。1998年,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被评为省甲级计划生育服务站。2001年,镇卫生院被市第七人民医院兼并。2005年成立刘桥卫生所和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全镇有医院、卫生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85%,计划生育率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