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事业与基础设施建设

1993年起,二甲镇把创建卫生镇与创建省级新型小城镇工作紧密结合,加快旧城镇改造,相继实施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和道路硬化工程。1997年被评为省卫生镇。1998年全面实施“四横四纵”骨干道路建设。1999年实行“以房带路,以路带房”,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镇自来水厂被评为省农村先进水厂。2000年,二甲镇被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2002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镇(苏中首家)。2008年,全镇有桥梁369座,村级主干道全为水泥路面,建成广播、电视双入户村(社区)13个,有线电视开通率56.0%,自来水入户率100%,绿化覆盖率20.3%。
1994年,二甲职业中学与成人教育学校并轨,成立成人教育中心。1996年,海洪初中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1998年,成人教育中心被评为省重点学校。1998—2001年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二甲镇被评为省教育促小康先进镇。2006年10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参加余西小学百年校庆;袁灶小学百年校庆前夕,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陈冀平看望母校师生。2008年6月,余西小学更名为理治小学。是年,全镇有中小学8所、在校学生5590人,幼儿园5所,余北幼儿园被评为省合格幼儿园。
1998年,二甲镇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镇、省体育先进镇。1999年建造文化娱乐中心,全镇有创作、京剧等10多个业余团队。是年,该镇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镇。2007年建休闲广场。2008年易地新建文化娱乐中心,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香光莲寺被评为省模范宗教场所。同年,二甲蓝印花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0年,二甲镇甲级卫生室覆盖率95%,乡村医生持证上岗率98%,通过省卫生保健合格镇和全国中医工作达标验收。2008年,全镇有医院、卫生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99%,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100%,有6.12万人参加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率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