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业余训练

一、训练方式
1993年—2009年6月,通州市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方式培养训练运动员。以市少体校为基地,强化业余训练,同时抓好项目(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学校训练,做到定运动员、定教练员、定训练时间地点、定训练计划目标。市少体校集中比较拔尖的田径和篮、排球运动员(每年保持田径队80人、排球队20人、篮球队20人)训练。全市有92支体育运动队(后因学校撤并,运动队减少)进行经常性训练。每次运动会举行前进行突击性训练。各校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等进行常规性和技能性训练,促进全市中小学体育训练全面开展。
二、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1993年建立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简称少体校),附设在通州市中学,单独开设初中年级3个班。2003年起,少体校在实验小学设立小学分部。有体育特长的小学生分别插入实验小学普通班三至六年级就读;体育与其他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优先进入通州高级中学就学,继续在少体校培养体育专长。少体校训练项目有田径、男篮、女排等。2003年,少体校的“人本特色体校的建设与实践探索”课题成为南通市立项课题。南通体校年会连续3年依托此课题,开展年会活动并形成专项论文集。2008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视察通州,肯定通州“注重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教育模式。至2009年6月,以少体校运动员为主体的市少儿田径队,参加省县级田径赛一直保持在甲级队行列。少体校先后向南通市以上输送优秀体育人才500多人,其中体育健将7人。2005年,少体校向上输送运动员数量为全省第四。少体校多年保持省十佳少体校、省先进业余体校称号,1997—2005年连续3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单位)。
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93年初,通州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其中,省级1所(石西小学)、南通市级5所。1993年起,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着手,注重学校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南通市和通州市分别按照国家体委、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标准及方法》先后对申报学校进行评估和考核。1999年,21所学校通过通州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新评估与核定。2009年,全市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6所,其中,省级1所(通州高级中学)、南通市级5所。
通州高级中学  20世纪70年代初组建田径运动队。1993年附设市少体校。1995年加入省田径协会。1996年获省重点中学田径赛总分第一名,被评为省体育锻炼达标工作先进集体。1997年、2000年先后被评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省、南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至2009年6月,为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4人,为省、南通市级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260多人。
实验小学  1985年被评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1993年后多次参加省、市各项体育竞赛并取得同年龄组优异成绩。2003年设立市少体校小学分部。2004年被评为南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金沙小学  有武术专业教师4人。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武术训练,每天做学校自编的武术广播操,各班级每周上武术体育课1次。2001年10月在苏州武术交流赛中,获青少年团体总分第一名,集体基本功第一名,个人获2个一等奖。学校武术队多次在大型活动中向嘉宾献演。2004年被评为南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石西小学  全国知名篮球特色项目学校,多次参加省、南通市小学生篮球赛。至1997年,校男子篮球队近20次获地(市)小学生篮球赛冠军,参加省传统项目小男篮赛2次获第二名。1997年被评为南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2年7月并入石港小学。
石港小学  2002年7月后,多次代表通州市参加省、南通市小学年龄组篮球比赛并取得较好名次。2004年被评为南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此外,新联小学、平潮小学多次参加南通市小学生乒乓球赛,八一小学、金沙中学多次参加南通市小学生、省市中学生篮球赛,西亭中学多次参加省、南通市田径赛。1997年,上述5所学校被评为南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