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采血和成分输血
有偿献血 献血者以农民为主,组织形式由血站按周期预约献血员到血站献血,遇有急诊用血,由各片献血宣传员通知献血者到血站献血,血站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血价发给献血员补贴。1993—1997年,全市拥有有偿献血员队伍6000人左右。
无偿献血 1998年起,市献血办每年下达献血计划,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国家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带头献血,无偿献血比例(指无偿献血占本辖区内临床用血的比例)逐年上升。1998年,无偿献血754单位,无偿献血比例18.3%;2002年,无偿献血7466单位,无偿献血比例76.6%;2006年,无偿献血9255单位,无偿献血比例100%。是年,取消献血计划,制定《通州市应急献血预案》,无偿献血从机关、事业单位向大中型企业和农村发展,献血以企业职工和农村居民为主。血站还注重街头献血,不断提高自愿献血率。每逢各种集市,血站有计划地把两辆献血车轮流安排到各镇街头采血,在金沙城区常年设立采血点。2007年—2009年6月,自愿无偿献血比例均达到100%。
成分输血 1993—1998年,临床医疗用血90%使用全血,1998年开始推广成分输血,以合理使用血资源。血站自编教材,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到各中心医院作成分输血知识讲座,开展成分输血宣传。根据临床用血需求,血站进行成分制备,成分输血比例不断上升,1998年成分输血比例21.2%,2002年76.1%,2005年以后提升到99%以上。2004年,市内开展机采血小板、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术等业务。2007年—2009年6月,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全部来自于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