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
1993年,全市有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专业人员12人,开设病床50张。1996年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专业人员增至10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4人,中级技术职称40人。1997年9月建成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后,通州市确定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目标。针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薄弱环节,全市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人才的培养,举办1期学制为1年的西医学中医函授班,面授时间200学时,64名西医参加学习,至1998年,全市实际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专业人员近200人。2000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通州市“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称号。2001年后,市卫生部门注重农村中医工作的长效管理,把中西医结合,西医学习中医作为巩固创建成果的重要抓手,各镇抓紧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镇活动。至2002年,兴仁、兴东、新联、姜灶、西亭等镇顺利通过南通市中医先进乡镇的评审验收。
1993—2008年,全市中西医结合医护人员先后在市以上医学杂志发表或大会交流论文550余篇,其中国家级121篇、省级252篇。市中医院院长季光主编的《现代治癌验方精选》,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编入《临床经验精华》丛书。1998年,市中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实施首例断掌再植和全髋关节置换术。2002年,市中医院开展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十总镇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糖尿病、肝胆病、乳腺病。
至2009年6月,通州市中医院、部分中心医院及镇卫生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慢性腰腿痛、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不孕不育症、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肩周炎、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疾病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在治疗重危急症方面,也有明显疗效。在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中,中医人员学会辨病施治方法,西医人员能够应用中医的“四诊”“八纲”、理疗和中成药诊治疾病。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生都能熟练掌握和应用30种以上的中成药及针炙、推拿等治疗常见病、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