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节 目
一、广 播
1993年,通州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设置作较大改版。第一次播音是新闻板块,播出新闻、专题节目,转播中央、省、市电台新闻节目;第二次播音是服务板块,播出《联办之音》《农家之友》《上海经济区广告联播》等节目;第三次播音是文艺板块,播出《文艺大观》《文艺园地》《广播连续剧》等。10月1日,电台开通主持人直播节目,每天3小时,全天播出时间增加到11小时10分。开播仅3个月,就有50多位党政领导和企业领导以及1000多名听众参与互动。每周一档的《文艺大观》节目一年收到听众来信1.8万多封,成为通州电台的名牌节目。全年电台在南通市级以上台用稿324篇,消息《南通有辆个体“学雷锋专车”》《通州市遭受特大水污染》获省优秀广播作品二等奖,科技经济理论节目《话说商业企业装潢热》获中国广播奖二等奖(同时获省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
1994年,通州电台和上海市闵行电台联合举办一档长达2小时的元旦特别节目。这种异地电台通过热线电话联手直播主持同一档节目,在南通市广播界尚属首例。2月10日通州电台播一档2小时15分钟、由全台人员参与的春节特别节目,节目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形式之多前所未有。是年,电台每天播出新闻由5次增加到11次。
1996年3月4日晚,通州电台和上海东方电台联袂举办两地直播元宵特别节目《欢乐今宵·通州之夜—金田专列》。这是东方电台建台以来第一次与县(市)电台合作举办特别节目。
1999年,广播电台在南通市级以上媒体用稿400多篇,其中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节目采用11篇,名列全国县级台首位。新闻《通州市局投资一亿元,提前实现“村村通”》被新华社转发。
2002年7月,广播节目改版。《通州新闻》由原来的每档15分钟延长到20分钟。开辟主持人直播节目《政风行风热线》,为推进作风建设营造有力的舆论氛围。节目安排在每天中午11点35分黄金时间播出,每档25分钟,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的主要负责人,轮流到电台直播室介绍部门行风建设和为民服务情况,现场解答听众电话中提出的问题。
2003年1月6日,电台开辟《素华信箱》节目。由主持人挂名播出,每周5档,每档5分钟,直接回答听众问题,为听众朋友排忧解难。4月8日,市委、市政府举行通州撤县建市1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电台对建市10周年庆祝大会及大型文艺演出进行直播。10月25日,在城区市民广场举办《政风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活动,26家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现场接受咨询和投诉,市委书记与市长全程参与。两个小时的直播现场,接受咨询和投诉问题426个,接受现场热线电话64个,当场解决233个问题。
2006年初,电台开辟《实践城市精神,推进重点工作》《学昆山,达小康》《投资通州》《项目建设》等10多个专题专栏。继续注重组织策划培育品牌栏目,使《政风行风热线》《七色花》《欢乐好时光》等节目继续保持较好的品牌效应。
2009年3月,电台节目再次改版,《通州新闻》更名为《999通广新闻》,信息量增加30%。
二、电 视
1993年,通州电视台《通州新闻》节目每周两档,每档10分钟。自办节目从原来平均每天10分钟,增加到130分钟(含文艺节目90分钟)。同年,电视台成功进行撤县建市、获奖歌手大奖赛和《红太阳颂》专题晚会的现场直播。
1994年12月,通州电视台在南通各县(市)台中率先实现每周3档新闻。全年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介用稿726篇(次)。其中在中央电视台用稿7条,省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用稿204条,名列全省县(市)台第二位。通州电视台获省电视宣传繁荣奖。
1995年4月6日,通州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联合成功直播“全市加快对外开放动员大会”现场实况。7月16日,通州电视台采制的新闻《通州市有家“育秧公司”》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采用。全年通州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用稿8条,第二次获省电视宣传繁荣奖。新闻专题《南沙守礁第一人——记通州籍军人龚允冲》获省优秀有线电视新闻专题优秀奖。
1998年2月,通州电视台开辟《创建直播室》栏目,邀请各单位负责人、创建责任单位责任人到直播室谈创建,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6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发《通州粮食系统跳出粮囤求发展》的消息,片长3分10秒。6月30日,通州电视台的专题片《农村儿童文化园》在欧州东方卫视向22个国家和地区播映,片长4分钟。这是继1997年通州电视台摄制的《黑暗中踩出五彩路》《江海明珠——通州市》专题片后第三次被海外传媒录用。夏秋季节,电视台开设《爱心谱》和《光荣榜》专栏,报道全市军民情系灾区、无私捐献的高尚风范,两个月播发消息近150条,有力地配合全市防洪赈灾工作。
1999年8月29日,通州市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采制的新闻《农民邱祖吉利用文化阵地抨击法轮功》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采用。9月29日至10月9日,电视中心成功地进行通州市国庆50周年庆祝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焰火晚会及’99经贸科技洽谈会暨文艺演出3场大型电视直播活动。当年,电视中心被南通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录用新闻专题片30余部,其中中央电视台录用2部、美国斯科拉卫星网采用7部。
2000年初,电视中心推出《通州儿女》专栏,先后报道优秀典型人物75人,在通州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电视中心采制的专题《方安回家》荣获金盾好新闻特别奖。新闻专题《从黄金村到中关村》获省优秀电视新闻专题一等奖。
2003年2月起,在《七彩通州》栏目中,播出百集电视系列专题,深入报道在全国各地通州籍创业成功人士及外地到通州投资的成功人士。4月8日,市委、市政府举行通州撤县建市1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电视中心配合南通电视台对建市10周年庆祝大会及大型文艺演出、焰火文艺晚会、通州中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及文艺表演进行现场直播。
2005年,推出《创业故事》,介绍全市50余个“双带”(带头创业、带头致富)村干部和农民经纪人的先进事迹,对引导百姓创业致富起到积极作用。5月,与上海东方卫视联合录制“铁军雄风”文艺晚会,3次在东方卫视播出,每次100分钟。5月9日,与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联合直播LG乒乓球中韩对抗赛。
2008年,电视自办节目再次改版,《通视新闻》有效信息量进一步提高,平均每天播出新闻9条以上。1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综合播出通州电视台参与采制的关于通州提高人才进入门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报道。
2009年上半年,《通视新闻》节目从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信息量增加30%。《通视新闻》《新农村》《影像通州》成为一批有较高收视率和固定受众的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