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技服务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
1997年,通州市建立科技信息中心,组织和规范市、乡镇两级政府网站建设,带动广大企事业单位组网建设。1998年,建立“中国·通州科技网”,将市内一些骨干企业的产品技术难题制成网页,从网上搜集有关技术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1999年,金沙、二甲、兴东、观音山、石港等镇及市钢丝绳厂等10多家企业信息进入网站发布。2000年,通州科技信息网已为16家高新技术企业及4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虚拟网站建设、网站推广、域名申请、人员培训、网络促销等集成化、多样化网络服务。12月14日,通州科技信息网项目通过南通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四等奖。2001年,市科技信息中心举办企业经营者电子商务、计算机、外语等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1400余人,特邀香港管理科学院院长林健安到通州讲授企业全程生涯管理。全市上网企业发展到3000多家,网上进行营销企业近2800家。着重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中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编程(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单元技术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等集成技术。江苏东源集团企业资源管理计划被列入2001年省信息化示范项目和国家电子信息应用项目计划。9月,市科技局、市信息化办公室组织部分科技型企业负责人赴南京专题考察企业信息化工作。2002年,南通上柴星维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开发“油泵油嘴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项目,投入应用。江苏东源集团以南京金思维软件公司为依托,共同制订实施方案,报省科技厅立项,获20万元无偿资助。2003年,全市列入省、南通市信息化示范项目3项。9月18—19日,江苏省科技厅在徐州召开省辖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会议,通州市科技局作为特邀单位之一参加会议,并就科技信息与宣传工作为题作《扎实开展科技宣传,为科技进步营造氛围》典型发言。10月,综艺数码城一期工程竣工,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相继落户数码城。2004年,出台《通州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行动方案》,开展实施企业信息化“333”工程(搭建3个企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施企业信息化3大行业示范工程、培育30个信息化示范企业)。年末,通州市被确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区域示范市。2005年,申报的南通市级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立项。2007年,市科技局通过网络向省科技厅发送创新科技信息、科技创新成功经验典型等446条,其中被录用308条。2008年,通州市与北京高校科技信息网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信息交流平台。是年,市科技局在全市率先建成内部OA网上办公系统,建立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含科技进步奖等)网上公示制度,全年向省科技厅报送信息800多条,其中400多条被录用,科技信息录用数在全省县级市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