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才开发
一、人才市场
1993年12月,建立通州市人才市场,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管理。1994年7月举办首场大规模人才交流大会,123家企事业单位和近4000名各类人才进场交流,达成意向性协议638人,当场签定协议126人。从1994年开始,每年举办夏、冬两次大型人才市场交流大会。2005年起,每年举办人才、智力与项目洽谈会。2006年起,每年在南通人才市场举办通州百优企业南通专场招聘会。2007年把人才工作作为重点,与上海、西安、武汉建立长期的人才智力合作关系。
日常性人才市场以每月10日为固定市场交流日,提供小型、专业性人才交流。此外还对教育、卫生类人才每年举办交流专场。
2004年10月,开通“通州人才网”,提供网上市场交流,并根据需求集中举办专业性网上人才交流专场。至2009年6月底,累计点击超30万次。
二、人事代理
1993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由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1995年后,逐渐过渡到指导性调节计划推荐就业。
1996年1月,通州市开始办理人事代理业务,接收流动人员和毕业生在人才中心挂靠人事关系,寄存人事档案。1998年2月,市人事局下发《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的意见》,对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的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实施人事代理。人事代理事项由人事档案保管、人事关系挂靠增加到档案工资核定调整、代缴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申报、党(团)组织关系接转、出具出国(境)人员政审证明等12项。随着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转制、改制的深入和毕业生自主择业、创业的增多,人事代理的项目和人数也逐年增加。截至2009年6月,全市办理人事代理1.38万人,其中个人代理6394人。2009年1月1日起,取消保存人事关系及档案收费。
三、人才流动
1993年起,全市通过计划分配、定向委培、与院校联合办学、人才招聘等形式,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1993—2008年的16年中,先后62次组织各类企业赴外地招聘人才,共有1098个企业推出2.95万个就业岗位,接待各类应聘人才8.86万人次,引进本科生、中级职称以上人才8586人(不含师范类及网上招录),其中硕士生238人、博士生125人。同时,探索建立柔性育才、引才机制,与电大通州学院、南通大学、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展定期定向委培各类人才;分别与南京理工大学、合肥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通过联合办学,指导毕业生实习、就业,累计向企业推荐毕业生近1万人。此外,借助社会力量,拓展人才市场服务空间,帮助民营企业搞好人才开发。至2009年6月,通州人才总量21.23万人(不含乡土人才),每万人口中含人才1708人。
1993—2008年通州市跨地区人才流动状况调查统计表
表24-8
年份 |
引进人才情况 |
接收外地高校毕业生 |
解决干部夫妇两地分居情况 |
年份 | 引进人才情况 |
接收外地高校毕业生 |
解决干部夫妇两地分居情况
|
引进人才数 | 家属随调随迁数 | 解决对数(对) | 调迁入人数 | 引进人才数 | 家属随调随迁数 | 解决对数(对) | 调迁入人数
|
1993 | 795 | 15 | 21 | 25 | 30 | 2001 | 975 | 12 | 76 | 132 | 144
|
1994 | 761 | 18 | 28 | 28 | 37 | 2002 | 1032 | 11 | 92 | 164 | 175
|
1995 | 710 | 27 | 26 | 31 | 33 | 2003 | 1069 | 7 | 87 | 157 | 164
|
1996 | 706 | 21 | 38 | 39 | 47 | 2004 | 1258 | 15 | 134 | 106 | 121
|
1997 | 815 | 16 | 52 | 43 | 59 | 2005 | 1496 | 26 | 256 | 137 | 163
|
1998 | 735 | 19 | 57 | 59 | 70 | 2006 | 1835 | 63 | 291 | 151 | 201
|
1999 | 908 | 21 | 63 | 92 | 103 | 2007 | 3897 | 129 | 895 | 142 | 212
|
2000 | 961 | 15 | 67 | 115 | 132 | 2008 | 4284 | 268 | 1362 | 172 | 231
|
四、人才服务机构
1984年,成立南通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1997年6月,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更名为市人才服务中心。2007年4月,成立通州市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鼓励和扶持大学生依托科技自主创业创新,并由市财政和通州市鹏欣置业有限公司各出资500万元,建立通州市鹏欣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资金免息资助。2008年12月,撤销市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市人才服务中心增挂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整体性人才资源规划、开发,拟订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培育、发展人才市场,指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才流动等工作,办理人事代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