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预备役建设
1993年起,相继在市内20多所中学,对2万多名中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和军事训练。市人武部每年5月和8月分别对退伍军人和转业军官进行预备役登记。1996年8月,对全市1989年后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并经兵役机关登记的355名转业军官进行预备役军官军衔评定。
2000年6月,根据南通市政府、南通军分区关于组建预备役陆军步兵团的决定,通州市组建陆军步兵预备役团第一营。
2002年,预备役营着重抓了组织建设、战备训练和快速动员演练。在组织建设上,调整人员91人,其中复退军人占88%,人员在位率94%,参训率100%。在战备训练上,组织参加技能培训、预任干部集训和专业兵种集训,全年实训官兵328人,其中军官40人;同时抽调154人,动用各种武器150多支、车辆8台,参加预备役团为期4天的快速动员集合演练和阅兵、队列、射击等科目训练,都取得较好成绩。
2003年,预备役营以开展组建预备役部队2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修订战备方案,加强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调出7名、调入8名预任军官,提高队伍素质;组织新入队预任军官、士兵共40人进行基础集训和跨队联训,重点进行预备役知识、队列和战术基础、射击技能训练,开展参谋业务培训和“一日军营”活动,全营实训官兵310人,其中军官40人。同时,还组织部分炮兵专业兵赴安徽省三界参加军事演习。通州市预备役营被江苏预备役师评为2003年度“军事训练先进营”。
2004年,先后组织专业兵跨团联训及3个连队成建制快速动员集结演练。2005年,组织40多名预任干部去射阳参加全省高炮实弹射击,组织85名预任官兵参加南通市防空袭演练,组织50人在海门进行15天驻训,都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2006年起,市预备役营紧紧围绕提高应急作战能力,按照区域性、合理性、实用性、长远性和在作战时能迅速集结的要求,调整编制,设置连队,选配干部,提高预备役兵员的整体素质。2007年,市政府投入400多万元,建设预备役营车炮库,确保大型武器装备及时入库安全存放。2007年4—6月,市预备役营高炮连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实弹射击演练,被评为先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