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职务犯罪预防
1993年后,市检察院利用巡回接待、图板展览、法制讲课、出庭公诉、检察建议等多种形式,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1998年7月,市职务犯罪预防协会成立,首批吸收社会各界的团体会员38个,个人会员81人。在此基础上,市检察院又成立职务犯罪预防中心,充分发挥检察预防的职能,到发案单位剖析犯罪发生的原因,帮助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针对案件特点,编印《职务犯罪预防宣传手册》500余册,举办反腐败图片展览和法制专题讲座。同时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对400多名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职务犯罪预防专题培训。针对通州建筑队伍遍布全国各地、人员分散的特点,专门编发《以案说法,警钟长鸣》等宣传材料,制作警示图板到驻外地机构、建筑工地巡回展出。
2001年2月,市委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建立相应机构94个,配备专(兼)职预防员102人。市检察院还与市委党校、通州监狱联合建立市职务犯罪预防法制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先后分5批对近万名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对重点产业和“民心工程”(如江海堤防、大交通、引江供水工程等)开展重点预防。2002年6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拍摄电视专题片《源清水自澈》,录制职务犯罪服刑犯狱中忏悔,分别在通州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播出。市检察院在工程建筑领域对职务犯罪开展重点预防和异地联手预防的做法,相继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媒体报道。
2003年,市检察院先后制定和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归口管理制度》《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流程》等8项规章制度。继续抓好建筑、金融、教育、交通、卫生等重点部门的预防工作,检察长和副检察长先后到有关单位作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20余场。与市人民银行及下属的12家单位共同编印《金融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手册》,全系统干部职工人手一册;成立市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协调组;制定并下发《全市重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办法》,及时介入市行政中心南迁、城区水环境治理、110千伏张芝山输变电工程等重大工程,对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运作等关键环节实施预防工作,努力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优目标。2004年,调研形成《关于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开展专项预防的建议》,市政府以文件形式予以转发;《通州市医疗机构招标采购廉政准入规定》也正式实施。全年共介入预防双桥套闸改建工程、沿江公路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34个,涉及资金2.9亿余元。2005年,组织开展预防宣传活动11次,警示教育9次;到市委党校为科级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及有关机关、系统上法制课18场;组织编印卫生、供电等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手册3000余册;开展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8件,涉及资金5800余万元。8月,市检察院被省检察院确定为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示范点和联系点。
2006年,深入重点行业开展预防专题调研活动5次,形成指导性专题调研报告4份;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咨询活动14次,警示教育活动7次,举行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9场次,受教育对象1300余人;组织系统开展预防法律知识测试2次,制作预防教育影视片1部。针对发案单位开展个案预防7件12人,对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专项预防4件。2007年,与市委党校、市政府联合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到市地税局、通州高级中学等单位上法制课15次。在开沙岛中国乒乓球国际训练基地、滨海工业区等相关基础建设工程中开展专项预防,在建筑、交通、水利等系统开展系统预防,印制《水利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手册》。继续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受理工程施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45起968人次。
2008年,编撰《通州市领导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读本》,在市党政信息网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专栏;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1次,到市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上法制课23场次;组织全市中小学校校长、总务处主任等450余人旁听某中学校长受贿案的法庭审理。制定《检察提醒谈话制度》,提醒谈话20余人次。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的做法,被高检院预防厅介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