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政治协商
一、整体协商
1993—2009年,每年召开一次政协全体会议,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整体协商。政协委员根据中共通州市委确定的全年重点工作,围绕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重要报告进行充分协商讨论,并选择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课题,通过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会议期间,邀请市党政领导参加委员小组讨论,面对面进行协商。1994年八届二次全体会议起,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有关界别的政协委员进行大会发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
二、专题协商
市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简称常委会议)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每次常委会议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专题协商,并形成建议和建议案。1993年—2009年6月,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79次。
1993年—2009年6月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情况一览表
表19-10
届 别 | 会议次数 | 专题协商主要课题
|
八届政协 | 26 |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金融财税制度改革、市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市场物价管理、发展外向型经济、土地管理工作、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全市贸工农一体化、城乡建设、民营企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
|
九届政协 | 26 | 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城区创建工作、再就业工程、农业现代化建设、开放型经济、小城镇建设、文化建设、市属工业企业改革、建筑和流通企业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产业信息化工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十届政协 | 22 | 特色化经济发展、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工业品牌建设、农民大病医疗统筹工作、推进工业产业集聚、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业项目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谐新通州建设
|
十一届政协 | 5 | 宜居城市建设、项目建设
|
三、重点协商
市政协主席会议针对全市工作和政协工作重点进行协商,一般每月举行一次。协商内容年初确定,以后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十届政协起,每年政协主席会议要听取市政府通报全市上半年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并协商市政协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1993年—2009年6月,市政协召开主席会议163次。
1993年—2009年6月市政协主席会议重点协商情况一览表
表19-11
届 别 | 会议次数 | 重点协商主要课题
|
八届政协 | 43 | “三资”企业发展、城乡建设、民营企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三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反腐倡廉
|
九届政协 | 52 | 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财政工作、市检察院工作、市法院工作、教育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科技型私营企业发展、开发区建设、市级党政机构改革、纠风工作、行风评议、党政信息网运行、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产业信息化、工业园区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城区绿化和污水处理工作
|
十届政协 | 55 | 城镇居民低保、防治非典型肺炎、预防职务犯罪、法律援助、外向型经济、学习型城市建设、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市工作、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社会矛盾调解、文化工作、网吧管理、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工作、建筑工程管理、电信业建设、土地集约利用、农村义务教育、城区“夜间经济”发展、项目农业战略、服务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工作、绿化工作、城建工程项目、食品药品安全、水利工作、环保工作、职业教育发展、创建“平安通州”和“法治通州”工作
|
十一届政协 | 13 | 宜居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绿化工作、金通公路功能提升工程、农村“三清”工作、重大项目推进、盘活土地资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治理、区域供水全覆盖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城乡道路建设、农村文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