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老干部活动

一、主题教育活动
1993—1999年在全市老干部中继续开展以“团结、奉献”为主旨,“互相尊重和理解,互相关心和服务”为主要内容“双向”活动,加深老干部与在职干部之间理解和友谊。1997年11月5日,《中国老年报》为此作了报道,并发表评论员文章。2000年组织老干部开展读书活动,全市1万余名离退休干部参与,重点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简介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著作选读为主要内容的《老干部理论学习读本》。2001—2003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和市人事局联合组织开展“四保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光荣的革命传统、保持革命的人生晚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主题教育活动。2004年起,组织老干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争做认真学习、思想常新的模范,维护大局、促进发展的模范,老有所为、奉献余热的模范,热爱生活、积极养老的模范”主题教育活动。2007年起,组织开展“心系和谐当参谋、促进发展献余热”主题实践活动。
二、文化体育活动
1993年起,全市各级根据老干部兴趣爱好,组织老干部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至2009年6月,以庆“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和市内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老干部进行棋牌比赛2963次、球类比赛2466次,举办诗书画展685次,演出文艺节目1946场。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有:1995年,市举行老干部运动会。市老干部门球队参加南通市老年门球赛,获县级市第二名。1997年,开展以“爱祖国、庆回归”为主题“迎香港回归”书画展、“迎香港回归”体育比赛。在南通市第七届运动会上,通州市老干部乒乓球代表队,夺得“工商杯”团体冠军。1998年开展“迎七一联欢演唱会”和改革开放20周年图片展系列活动,反映通州老干部在改革开放20年中发挥作用的5个版面、96幅照片,参加南通市展评。2001年,围绕纪念建党80周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景铁画展》《魏新觉书画展》。80余名老干部组成演唱队,参加全市纪念建党80周年演唱会,《晚霞映照夕阳红》节目在南通人民广播电台首播。2002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自编自演舞蹈《祝福祖国》,获江苏省社区艺术节优秀节目奖。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55周年,市委老干部局组织老干部与到通州访问的朝鲜歌舞团同台演出。
三、活动阵地
老干部活动中心(室)  通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于1985年12月建成,占地4170多平方米、活动面积1230平方米。1993年设有棋、牌、阅览室、舞厅等8个活动场所。1998年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先进老干部活动中心。1999年增加活动室4间,100平方米。至2003年,因活动中心面积狭小、设施陈旧,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老干部活动中心列入市行政中心建设整体规划,于2005年末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时为全省县级市中一流。中心总投入1500万元,主楼4层,局部5层,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划分健身、娱乐、教学、休闲、观光5个区域,设有乒乓球、歌舞、棋牌等活动项目23个,可容纳1500人活动。同时,由市财政出资,购置组合健身器材、钢琴、背投彩电等设施。2007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先进老干部活动中心。
1985年起,乡镇和市(县)直部门开始筹建老干部活动室,至1993年,全市共建基层活动室76个。1996年,市委老干部局组织评比“十佳”老干部活动室,推进全市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2002年起,各镇和市直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新建和扩建老干部活动室,至2009年6月,全市老干部活动室增加到88个,总面积1.95万平方米,初步实现设施现代化、功能多样化、活动经常化、管理规范化。按照计划安排好、组织活动好、硬件建设好、管理服务好、队伍建设好的“五好”要求,有65个老干部活动室被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五好”老干部活动室。骑岸、平潮等镇将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延伸到村、社区。
老干部大学  通州市老干部大学建于1991年10月。1993年开设古典诗词、保健等4个专业,学员120人;1996年开设音乐、绘画等6个专业,学员220人,最大年龄84岁。1998年,骑岸、平潮等14个镇创办老年学校,市老干部大学参与教学指导。当年,市老干部大学及镇老年学校共开设15个专业,学员1712人次,骑岸镇老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老年学校。2000年,老干部大学增设电脑、英语等教学课程,扩大教学场地150平方米。2005年12月,市老干部大学迁入市行政中心五号楼。2009年上半年,市老干部大学和镇老年学校开设专业23个,学员326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