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内宣传
一、社会宣传
1993年—2009年6月,通州市社会宣传工作围绕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市委重大决策,采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巡回演讲报告、拍摄播放影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编印图书资料、设置公益广告牌和宣传标语、举办歌会朗诵会、摄影书画展、组织全民大讨论活动等多种形式,着重宣传全市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和其他重要事项,激发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
1993年利用撤县建市契机,着力宣传“团结拼搏、放胆实干、自强不息、争创一流”通州精神,创作并组织学唱《通州之歌》,制作题为《春满通州》撤县建市庆典资料片,激发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上进心。1994年组织开展“创业、奉献”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爱玛杯”创业兴通州、奉献在岗位演讲比赛,在全民中大兴创业、奉献之风;创作一台弘扬爱国主义、歌颂创业精神为主题的《爱国、创业、奉献》节目到各镇巡回演出160场。1995年紧紧扣住“扩大经济总量、创建卫生城市、争创一流水平”3项重点工作,宣传通州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创建工作成果;由宣传部牵头成立创建卫生城市宣传领导组,组织3次健康教育知识竞赛,2次“卷地毯式”市民健康知识学习检查。在省卫生城市检查组验收时,市民健康知识及格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为100%。
1996年组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争一流”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市进行巡回演讲;围绕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全市700多名老干部组成爱国主义教育团、宣讲队到各地作演讲报告1000多场,受教育青少年15万人次。1997年组织开展“迎接香港回归大型书画展”“迎香港回归”诗歌朗诵会、“迎回归爱祖国”专题文艺晚会等迎香港回归系列活动。199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20周年为契机,宣传全市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汇编一本《改革开放20年典型材料》,引导全市人民确立“胸怀大局、爱我通州、奋发争先、携手共进”通州形象意识。
1999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澳门回归2件大事和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揭批邪教组织、驳斥李登辉分裂祖国的行径3场政治斗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与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巨大义愤和伟大爱国热情化作强大动力,为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努力工作。同年,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一心为民、壮烈牺牲的好特警王建峰,宣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江苏综艺青年企业家群体。
2001年,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在苏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在全市组织开展“新世纪通州人新形象”主题大讨论活动和“人人都来创造社会财富”主题教育活动,并将先进典型的事迹汇编成《世纪英豪》广为分发。举办“党在我心中”大型歌会、“颂歌献给党”大型诗歌朗诵会、座谈会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2002年围绕“招商引资、优化环境、转变作风”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招商引资宣传,印发“致全市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开展“优化环境,人人有责”千人签名、优化投资环境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组织“人人创造社会财富,个个优化投资环境”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创富”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以及专场文艺演出等10项活动,鼓励全民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以吸引更多的外商到通州投资。
2003—2005年,在全市开展“争创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大讨论活动,通过演讲、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引导干部群众自主创业;在全市开展“小康户”评比竞赛活动,兴起“家家争当小康户,人人创造社会财富”热潮。编辑出版《创业春潮》,推出一大批发展民营经济典型,制成专辑在省电视台《和谐社会,富民强省》栏目中播放。2003年组织撤县建市1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举办撤县建市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摄影展,制作建市10周年画册,编印《万众一心铸辉煌》一书。2005年9月5日,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自信、包容、求实、创造”正式对外发布后,市委宣传部组织“弘扬和实践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万人签名、巡回演讲、大型书画展等宣传活动,使之家喻户晓。2006年组织开展“弘扬、实践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宣传一批弘扬和实践城市精神的典型。
2007年开展“全民创业”和中共十七大精神宣传。市内各媒体分别开设“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再掀全民创业热潮,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专栏,组织“创业功臣、创业标兵、创业能人、创业带头人”4类创业典型宣传。2008年组织实施小康宣传活动和宜居城市建设、百日环境整治、乒乓球训练基地落成、通州市慈善基金会成立、书记市长大接访等活动的宣传报道。组织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评选通州市改革开放30周年10件大事。精心策划“崛起江海——南通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通州展厅的布展工作,以“奋进的通州”为主题,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和视频,对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通州的巨大发展成就进行全方位展示。
2009年围绕市委提出的“项目、民生、效能”三大建设目标开展宣传,举办“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并制成光盘在全市巡回播放。
二、新闻宣传
1993年—2009年6月,通州市新闻宣传工作重点是宣传市委历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内其他重要会议精神,宣传通州市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南通市委重要会议精神情况,宣传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实施情况等。
1994年,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前后,各新闻单位利用各种形式及时宣传会议精神和基层贯彻会议精神的做法、经验,并将会议前后的报道、言论汇编成《迎接新世纪》下发到各乡镇。1995年重点宣传市委、市政府“南下东进”和“四沿”(沿江、沿海、沿城、沿路)开发战略,宣传通州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前景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各新闻单位开设创建专栏、专题,宣传通州市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的成果。
1996年把经济体制改革宣传作为经济宣传的重中之重,报社、电台、电视台均开设专题、专栏并配发系列评论;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各新闻单位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经验,宣传六中全会精神及各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经验、体会以及措施和做法。
1998年,各新闻媒介开辟《辉煌的20年》专题、专栏,集中宣传改革开放20年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宣传,先后形成“拆迁”“建设”“再升温”“攻坚决战”和“迎查”多个宣传高潮。1999年,各新闻单位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紧扣“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这一主线,对广大市民进行文明知识普及教育,宣传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2000年,宣传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市成立重点工作报道组,就推进市属流通企业及建筑企业改革、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企业改革和技术创新情况进行系列报道。宣传全市各地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突出报道各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系列报道“全国优秀公安局——通州市公安局”“全国工行系统优质文明服务先进单位——工行通州支行”等单位先进事迹;新闻媒介开办《通州儿女》专栏,宣传通州人在外地的奋斗事迹。
2001—2003年,各新闻媒介开辟专题专栏宣传报道市委提出的“五大战略”“五大结构调整”及其实施情况。集中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出企业家招商、园区招商、领导招商等各类招商典型30多个。
2004年,各新闻媒介开辟专栏报道全市各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开展“5·18”项目集中开工、中国南通家纺城建设、“五城同创”宣传报道。2005年开展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宣传报道;开展提升“三创”水平,推进项目建设的报道,并推出一批创业、创新、创优典型,营造全民创业氛围。2006年宣传通州市“十一五”规划和“十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和成功经验,编印成《和谐通州》一书。
2008年,各新闻单位围绕全面小康、项目建设、宜居工程3项重点工作,在媒介开设改革开放30年专题专栏,展示30年来通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就。
2009年,各新闻媒介开设“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专栏,运用动态消息、深度报道、言论文章、专题访谈、字幕标语等形式,报道各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