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调查研究
1993—1996年,市委研究室先后组织开展通州市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五大改革对通州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研究等大型长远性课题研究,为制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第一手材料。其中,1994年8月,由市委书记挂帅,市委研究室牵头组织,市委农工部、市计委、经委、科委、体改委、外经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课题组,调研历时3个月,完成10多万字的《通州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通州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勾画出“九五”期间以及至2010年通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1997年6—7月,市委领导率领市委农工部、市计经委、乡镇企业局、开发区和港区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全市7个乡镇、部门和企业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调研,形成《从传统产业优化和新兴产业培育,推进我市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调查报告。
1998年1—3月,市四套班子领导按照分工就乡镇工作情况进行调研。6月,市委利用调研成果,产生《把握新形势,构筑新机制,努力开创乡镇工作新局面》的乡镇工作会议主报告,形成《关于加强乡镇事业单位管理和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等4个相关性文件。
1999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市四套班子领导就市内企业发展情况分组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对企业在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以及扭亏解困等多个方面提出合理性改革措施。
2000年3月,市四套班子领导分成4个专题调研小组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结构情况、财政供养人员情况、财源结构情况等7个方面进行调研,对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培育新生财源、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革措施。
2001年2—4月,市四套班子领导就市场化战略开展调研,形成《公有资产退出竞争领域的思考》《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与法人治理结构》《个私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各领域市场化的对策》等调研文章。
2002年7—8月,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调研组,围绕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教育资源、教育人才开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竞争上岗、企业人力资本开发、构建劳动者终身教育体系、发展能人经济等10个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课题,深入镇、村、企事业单位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进行交流,为不断推进人才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提供宏观思路、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在调研基础上,9月7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
2003年9月,市四套班子领导开展农民增收专题调研活动,在农民增收与城镇化工业化互动、扩大农民增收空间、提高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等问题上拓展思路。翌年,又针对实现全面小康难度最大的农民增收工作多次进行集体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制定《通州市农民增收5年计划》《扶持农民增收五项工程的政策意见》提供第一手资料。
2005年,为科学制定通州市产业集聚发展规划,由市领导牵头组成5个工作小组深入了解全市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形成《通州市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并在南京通过专家评审,为市委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产业集聚的若干意见》奠定基础。11月,市四套班子领导围绕城乡建设、工业经济、农村经济、软环境建设、党的建设、开发型经济等9个课题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题调研,为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2006年4月,通州市为准确把握发展战略和定位,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邀请国家、省统计局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到通州进行专题调研,形成《通州市发展战略定位与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专题研究》,为党代会报告的起草提供参考依据。10月,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组织全市429名市级机关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为期一周的奔小康驻村入户集中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文章303篇,为市委、市政府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2007年6月,市委办公室牵头组织市有关部门,就外资、财政、民营经济、项目建设、居民储蓄、经济发展路径、经济运行态势把握、信息化8个方面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关于对全市财政收入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内外源经济一体化:通州发展模式选择》《我市利用外资工作面临的形势、制约因素及对策》等8篇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参考。7—8月,为贯彻落实全市全民创业再动员大会精神,再掀全民创业新高潮,组织近400名市级机关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为期一周的第二轮驻村入户助民创业集中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文章337篇,为加快全民创业步伐、推进富民强村计划提供决策参考。
2008年3—4月,市委办公室牵头组织市财政、建设、统计等有关部门,就财政、税源经济、载体建设、居民储蓄、宜居创建、全面小康等8个方面进行专题调研,撰写《关于我市载体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壮大税源经济,提升综合实力》《我市外贸进出口企业运营情况调查与思考》《存款、贷款与税收相关性分析——我市存贷款与靖江、泰兴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等8篇调研报告,为领导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