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  中国共产党

1993年起,中共通州市委员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五大战略”,推进农业、工业、所有制、城乡和财政收支“五大结构调整”,发展老百姓经济、增长点经济、特色化经济、劳动力经济、桥头堡经济“五类经济”,打造“诚信通州”“法治通州”“崇学通州”“绿色通州”“数字通州”五张名片,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实施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农民增收和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局面。至2008年,通州市连续八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相继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进步)、群众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
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开展“双思”(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及“两创”(争先创优、争先创新)、“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双学双创”(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全面小康新业绩)活动,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1999年,通州市被中共江苏省委表彰为党建工作先进县(市)。2008年末,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3507个。其中,基层党委59个,党(总)支部3448个,党员5.9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