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家债券与财源建设
一、国家债券
1993年,通州市财政局国债服务部采取承购包销与直接推销相结合方式,推销国库券2510万元,其中五年期国库券250万元,三年期国库券2260万元。市国债服务部除负责国库券推销、购买外,当年还兑付到期国库券本息689万元。1994年,全市完成南通市下达2350万元国债发行任务,市国债服务部在做好到期国债兑付工作的同时,为认购户代保管债券350.7万元。1995年以后,国家改革国债发行方式,采取由专业银行总行向财政部承购包销方式发行凭证式国库券。通州市国债推销改由市内各专业银行办理,分别按其上级行下达的承销数额组织销售,而市国债服务部则主要负责到期国债兑付。2001年,市国债服务部撤销。
二、财源建设
1993年起,通州市财政部门从培植财源出发,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和渠道组织发展资金,帮助企业上项目,更新设备,发展生产。至2005年,财政部门投放周转金2872万元,扶持一批乡镇企业,同时筹集乡镇企业管理费1622万元,用于引导全市乡镇企业发展。2006年—2009年6月,全市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大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创新、创业和引进高层次智力人才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和激励措施,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增加设备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通过建立市财源建设重点扶持企业制度和重点企业项目库,将一批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纳入扶持重点。这期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各类扶持项目89个,扶持企业231户,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9619万元。1993年—2009年6月,全市累计争取中央、省、市级财源建设、农业开发、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等财政性资金4亿元;先后帮助园区筹集发展资金近15亿元,有效保障机械电子园、滨海新区、大桥科技产业园、家纺产业园、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园的建设资金需求;投入财政资金100亿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主要用于世纪大道、世纪大桥、平海大道、青年东路、通掘公路绕城段、先锋大道、金通公路和机场路功能提升、开沙岛连接线等为代表的纵横交错大交通体系建设,新建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区域供水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区“两河三路”(中心横河、中心竖河、建设路、交通路和新金路)绿化亮化、小区改造等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同时,筹集近亿元资金,先后用于新建体育馆、文化馆和改造扩建市行政学校、人民医院、中医院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