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市贸易
1993年,全市集贸市场内有国营企业21个、集体企业270个、个体工商户4039户、外来客商260户进场经营,年成交额3.58亿元。1994年,在从外地引进河藕、大蒜、茨菇、茭白等蔬菜的同时,把当地螃蟹、鳗鱼、甲鱼等销往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川港志浩综合市场、金沙镇农贸市场、观音山综合贸易市场年成交额,分别列当年南通市商品交易市场排行榜第2名、21名和23名。1997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实行生产自救,促进社会安定”要求,集贸市场接纳下岗职工560人。在金沙、三余开辟“夜市一条街”,吸纳240名失业待岗职工从事服装、小吃、水果及小商品经营,既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又丰富通州的夜生活。
1998—2003年,全市集市贸易处于较为平稳发展期。1998年集市贸易成交额32.4亿元,2003年54.8亿元。2004年,南通家纺城的建设增加全市集市贸易量,当年实现成交额156亿元。2008年,全市有集贸市场95个,入场经营户7765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个、个体工商户6764户、外来客商948户,年成交额224.18亿元,比1993年增长61.62倍。其中,亿元市场9个、成交额199.32亿元,南通家纺城有限公司成交额高达156亿元,南通市汇晟建材市场有限公司成交额22亿元,通州市东大商贸城成交额6.1亿元,市第一集贸市场成交额2.2亿元。2009年1—6月,全市市场成交额140.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