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营销方式

1993年12月之前,全市食盐和工业用盐全部由南通盐场自产自销。1993年12月,通州盐业支公司成立后,将原由南通盐场代行的运销职能归口盐业支公司专营,在金沙镇设立通州盐业支公司批发部,在乡镇设立36个转批点、1890个零售点,负责盐产品销售,当年销售各类盐产品9000吨。1995年,通州盐业支公司在南通盐场设立第二批发部。金沙批发部负责精制盐销售,南通盐场批发部负责小包盐、大籽盐等盐产品销售。4月起,在全市实行食盐经营许可证制度,对45个经营信誉好的基层供销社和国营商业公司首批发放食盐转批许可证,对1970家集体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批发放零售许可证。1999年撤销设在南通盐场的第二批发部,全市盐产品统一由支公司批发部销售。同时,通州盐业支公司将客户提货制改为送货制,既方便客户,也加强对食盐运输控制。2001年在乡镇设立平潮、三余、二甲、金沙4个基层盐产品批发部。2002年增设城南、张芝山、十总、石港、刘桥、兴东6个基层批发部。2003年,城南批发部并入金沙批发部,全市形成有9个基层批发部、25个转批点和2500家碘盐零售户的食盐营销网络。2005年,全市食盐市场重新划分,确定三余、二甲、通海、平潮、石港、金沙6个销售区域,6地的批发部统一更名为食盐配送站,取消二级转批,食盐由6个配送站直送3210家碘盐零售户。2009年1—6月,6个配送站为3150家碘盐零售户直送各类盐产品4796吨。
1996年是全民食用加碘盐第一年,年初,通州盐业支公司组织加碘盐在金沙及平潮、石港、十总、三余、二甲、张芝山等中心集镇面市,随后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群众对食用碘盐重要性认识得到提高。7月1日起,加碘食盐全面投放市场,至年末,碘盐覆盖面95%。1998年开始,加强食盐质量的检测工作,组建化验室,配备兼职化验员,确保碘盐质量。1999年2月,通州盐业支公司新建一幢面积523平方米、容量1000吨的碘盐仓库正式投入营运。2000年10月16日,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评估组对通州市骑岸、石港两地随机抽查,抽查合格率为100%,通州市顺利通过省“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验收。2003年5月,“非典”疫情给食盐市场造成较大波动,盐场职工日夜加班,满负荷生产,备足3倍的碘盐库存,同时,通州盐业支公司增设销售点,各批转点保价敞开供应,使抢购风迅速平息。2007年,市盐务管理局与市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在全市48所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碘缺乏病“五个一”(上一堂防治碘缺乏病健康课,检测一次食盐含碘量,收集一个碘盐包装袋,向家长发一份宣传单,学生写一篇作文)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社会”的宣传辐射作用。200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盐安全知识“三进”(进万店、进万村、进万家)教育活动。2009年1—6月,公司销售加碘盐2263吨,碘盐市场覆盖率98%。
1993年—2009年6月通州市盐业经营情况统计表
表14-14
年份 各类用盐销售(吨) 其中粉洗盐、碘盐销售(吨)网点数量 年份 各类用盐销售(吨) 其中粉洗盐、碘盐销售(吨)网点数量
转批点零售点转批点零售点
199390007650361890200292535558312400
1994124006199391920200387364860252500
1995150006631451970200478274025203190
1996189404853452100200583814570-3210
1997240906026462100200683434837-3210
1998144756244582100200785374710-3180
199982295522342300200887686568-3210
200078535005362500 2009-01-06 4796 2263 - 3150
2001923854363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