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企业选介
一、通州市供销大厦
市供销大厦位于金沙镇新金路55号,1993年共有干部职工235人。主要经营百货、家电、副食品、儿童用品、针纺织品、五金、服装、鞋帽、工艺文化用品等商品1.5万多种,下设供销大酒家、副食品批发部、百货批发部、酒厂。全年销售额5616万元。1994年投资1400万元扩建改造后,成为通州市一流购物娱乐中心,并跻身全国百强商场行列。1996年被省供销合作总社评为五十强商场,以综合经济效益313万元名列第27位。1999年,供销大厦选为改制试点单位,对内对外公开招租,柜组及楼层面出租率100%,年租金额170万元,80%职工继续在岗,20%职工待岗和内退。2001年租赁给江苏文峰集团,成立通州文峰千家惠超市有限公司。2005年5月,市供销大厦因资不抵债实施破产。
二、通州广场有限公司
通州广场位于金沙镇人民路和建设路交会处,由市棉麻公司、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南通新华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合股组建,投股比例分别为46%、28%和26%,总投资额1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营业面积2.2万平方米,是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商场,下设百货、交通、家电、副食品、儿童用品、针纺织品、五金、服装、鞋帽、工艺文化10个分公司、100个零售柜组,经营品种8万多个。1997年12月28日开业,职工458人。开业当天销售额106万元。通州广场用工上实行动态管理,全员星级挂牌上岗。服务上实行“满意工程”,实施“不满意就退货”活动,推行销售、购买、送货、安装、调试、维修一条龙服务。经营上实行品牌战略,引进全国50多个知名厂家设立专业系列品牌厅。2002年实现商品销售1.31亿元、利润1358.38万元,上缴税金394.43万元,被评为江苏省诚信单位、明码标价示范单位,总经理马少成被评为南通市劳动模范。2005年,共有职工402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2亿元、利税385万元,被省供销合作总社授予江苏省供销系统十大商场称号。2006年3月,江苏文峰大世界连锁发展有限公司出资7700万元,整体购买通州广场有限公司资产,成立通州文峰大世界有限公司。通州广场有限公司368名在册职工全部进入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34名退休职工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行退休金社会化发放。
三、通州市通联农资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金沙镇建设路27号,前身是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2002年改制成通联农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共有员工45人,都是原公司职工。公司实行农资商品“统一采购、统一管理、连锁销售、按销计酬”经营管理体制,全年销售农资5291万元。2003年6月6日,以通联农资有限公司为主体,基层供销社和社会个体加盟为基础,成立市农业生产资料协会,有会员43个。公司全年销售7700万元,同比增长45.5%。
2004年,市通联农资有限公司以省内外大公司、大厂家为后盾,联合组建农资配送中心,以基层供销社和镇村为农综合服务社为阵地,实施农资连锁经营,实现农资配送到户。2005年,市通联农资有限公司新办10个配送中心、150个连锁直销店,所有网点统一店牌标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质量保障,让利农民,其业绩在全省同行业县(市)级公司中名列前茅,被商务部批准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2006年被省经贸委授予全省“万村千乡”工程试点先进企业。2008年,通联农资有限公司组织化肥15万吨、农药1400吨、农膜89吨,完成农资销售额2.8亿元。2009年6月18日,副省长黄莉新到通联公司视察,对其推出农资商品“质量承诺先行赔偿”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保护农民利益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四、通州市闰丰棉麻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金沙镇朝阳路48号,前身是市棉麻总公司,主要经营棉花(除良种棉)、麻、薄荷油、农副产品购销。2002年,按照社企分开原则,市供销合作总社对市棉麻总公司实施资产整体出售改制,在社有资产全部退出基础上,成立闰丰棉麻有限公司,形成经营层控股、经营者持大股的股权结构。公司注册资本380万元、员工35人。当年收购皮棉1.36万吨,销售皮棉1.25万吨。2003年,市闰丰棉麻有限公司与基层供销社联合收购新棉,打造“通棉”品牌;派员赴新疆、河北、山东等产棉区,开展外购外销业务,扩大公司购销总量。公司全年经营皮棉4.3万吨,在全省同行业县(市)级公司中名列第一。2006年9月,市供销社受让市闰丰棉麻有限公司24%的股份,股本金91.2万元,参股棉麻经营。2008年,公司销售皮棉5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