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品经营
1993年起,市内取消商品计划分配,商品购销完全由市场调节,国营、集体商业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商业展开激烈竞争。市百货总公司、五交化总公司、糖烟酒总公司等国营商业企业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业务。经营品种有百货、针织、服装、鞋帽、文化、音像、食品、土杂、家具、五金、家电、化工、糖烟酒等20多个大类、上万种商品。1993年,国营商业销售收入4.11亿元,实现利税793.75万元;集体商业销售收入1.19亿元,实现利税353.46万元。1994—1995年,国营、集体商业企业经营和经济效益逐步下降。1996年起,国营、集体商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但仍末摆脱滑坡趋势。1996年国营企业商品销售收入4.78亿元,实现利税-25.33万元,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亏损。这一年也是集体商业最困难一年,年销售仅为5334万元,利税-689万元。2001年国营商业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仅为1996年的42.5%。此后,随着个体、私营及其他部门从商者急剧增长,国营、集体商业企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越来越小。2003年,大多数企业改制,只剩少数留守人员,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至2009年6月,国营、集体商业企业(外来商业企业除外)全部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