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企业管理
一、目标管理
1993年起,在市属企业中推行厂长(经理)规模效益工资制。规模效益工资由基本工资、规模工资、效益工资、管理工资四部分组成。同时,对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利税总额、上缴利润、资产增值、产值增幅、资金利税率、技改投入、外贸收购额等项目,实行百分制考核,以完成实绩与计划指标值的百分比计分;对利税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领导,另行嘉奖。同时,对厂长(经理)规模效益工资超过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的部分,提取20%存入企业作为风险基金,完不成利润指标时抵扣,离任时统算。年末企业主管部门按规定全面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并由审计部门审计,对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企业债务总额大于资产总额或虚盈实亏的,视其情节轻重,对厂长(经理)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对厂长(经理)规模效益工资的分配,由主管部门考核后提出建议,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对于亏损企业的厂长(经理)仍按原企业分配办法进行。在乡镇企业中推行“四包一挂钩”销售责任制。
1995年,推行“四包一放开”(包集体资产的增值,包市、乡镇下达目标任务的完成,包各项规费的上交,包职工最低收入水平;放开企业经营决策、人事劳动、内部分配权限)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228个,试行供销“买卖制”企业32个,“六合格”(现场、安全、财务、仓库、设备、班组)达标企业113个。
1996年,加强企业改制后配套管理,组建49个乡镇会计服务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和营运。
1997年,注重企业的管理思想更新、管理内容创新和管理方法改进,广泛开展“学邯钢、学春兰、学小天鹅”活动,推行“倒逼成本法”,加强企业目标成本管理。
2003年,制定、完善对各镇、各部门工业经济管理考核制度,对生产进度、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技改投入等指标定期公布,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竞赛氛围。
2005年,围绕“民营经济总量超千亿、投入超百亿”目标,科学制定计划,采取超常举措,强势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
2007年,出台经贸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和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激励办法,精心组织规模效益翻番竞赛活动,全市940个规模以上企业中,有233个实现销售翻番,407个实现利税翻番,189个实现销售、利税翻番。
2008年,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先后出台《进一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激励办法》《经贸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民营(工业)、外向经济季(年)度考核评比办法》,力促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二、质量管理
1995年,开展创建省级质量管理重点乡镇活动,推广观音山、平潮、石港等省级质量管理先进乡镇的成功经验,并在工业产值100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中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
1997年,开展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比活动,全市有9个QC小组被评为南通市优秀QC小组,南通江海电容器厂三车间QC小组被评为省优秀QC小组。
1998年,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加快质量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进程,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位居南通市各市(县)前列,质量减损额达1128万元,产品标准覆盖率98.8%,重点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95%以上。全市有12个企业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18只产品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11个QC小组分获省、南通市优秀QC小组称号。
1999年,先后5个企业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南通市石港塑料厂HDPE膜QC小组获省乡镇企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企业被授予省乡镇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HDPE膜成果参加国家经贸委组织的国家级QC小组成果发表。
2000年,又有17个企业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
2006年,推进产业集聚和发展集约,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五大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为334亿元、329亿元和29亿元,比上年增长38.6%、41.9%和49.4%。
2008年,推进质量兴市建设,建成省质量兴市先进市。
三、财务管理
1993年4月,横港乡成立全市第一个会计服务站。1998年,为完善企业配套改革,规范运行机制,组建乡镇会计服务所,8月底,全市49个乡镇全部建立会计服务所;有1113个企业向当地乡镇的会计服务所聘用会计,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3.6%,其中实行会计委派制142个,聘任制796个,代理制175个;乡镇企业有1834名会计人员在会计服务所注册登记,占企业会计人员总数的85.5%,持会计上岗证的1460人,占79.6%。2006年,组建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企业服务机构,通过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认定,成为全省唯一的县级企业服务机构。
四、现代化管理
1993年,现代化管理十八法在市属企业推广应用面达70%左右,乡镇重点骨干企业也陆续推广应用。1994—1996年,全市有97项管理项目成果获奖,其中省级一等优秀奖2个、二等优秀奖11个、三等优秀奖29个。1997年,企业现代化管理推广、应用工作取得新的发展,重点骨干企业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微机辅助管理等技术,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有25项管理成果获通州市级优秀成果奖,20项获南通市优秀成果奖,10项获省二等奖,10项获省三等奖,获奖数量、等级位居南通市榜首。当年,全市有25个大中型乡镇企业完成综合管理认证(示范企业5个,合格企业20个),100个中小企业通过基础管理认证(一级企业45个,合格企业55个)。
1997年,乡镇企业在改制结束后,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三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作用,规范改制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在用人上压缩非生产性人员,择优聘用管理人员,职工竞争上岗;在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档次。强化会计、审计、统计工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1998年,贯彻落实国家经贸委颁发的《“九五”企业管理纲要(试行)》,建立新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重点推广和应用精益生产方式、CIMS管理、“哑铃型”和扁平化管理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市共评出优秀成果28项,其中获南通市优秀成果奖22项、省级优秀成果奖4项,获奖数量继续位居南通市榜首。
1999年,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全市7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5个。同时,重点推广A管理模式,逐步建立新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全市共评出优秀现代化管理成果24项。是年,按照国家经贸委《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和山东潍纺亚星集团有限公司的先进经验,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比质比价采购管理”。至年末,全市工业企业降本增效5006万元。江苏综艺集团、江苏东源集团、南通江海电容器厂、江苏南明集团、江苏志新集团5个企业被授予江苏省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江苏综艺集团还被授予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全市平均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下降均超过4%。
五、资本运作
1996—2008年,市内有综艺股份、东源电器、多维科技、金飞达服装4个企业上市,在南通六县(市)区中名列前茅。另有江海电容器、蛟龙重工、通达科技、明德重工、中联科技等5个企业进入上市轨道。
1996年11月20日,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从全省10万个乡镇企业中脱颖而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定价发行股票2200万股,募集资金1.73亿元,成为农业部推荐的乡镇企业上市第一股。1998年11月,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以3264万元的价格,受让中保连邦软件有限公司和洋浦软件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连邦软件有限公司51%的股权。1999年5月,北京连邦“8848”电子商务网站开通,年底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综艺股份一跃而成为1999年沪市网络概念股的龙头老大,股价涨幅高达244.74%,名列上海证券交易所471个上市公司第一位。7月,美国微软公司与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连邦有限公司联手,通过“珠穆朗玛——数字巅峰”网站的“8848网上超市”预售微软OFFICE2000中文版软件,开设全球第一家微软产品网上授权零售店。1999年12月,江苏综艺集团与南京大学、江苏共创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创立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南大苏富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江苏综艺集团为第二大股东,占股22.86%。2000年5月,江苏综艺集团投资国内开通最早、规模最大的拍卖网——“雅宝竞价交易网”,成为“雅宝”的大股东。6月,综艺(美国)有限公司在纽约百老汇大街1385大厦挂牌,主要从事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业务,兼营出口贸易。同月,综艺集团的综艺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挂牌成立,专门从事新一代商务管理软件的开发,成功推出国内第一套网络商务管理软件——“E商2000”。2001年4月,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参股的南大苏富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创业板成功上市,创下全省“三个第一”:高校系统首家上市企业、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企业和首家上市软件企业。9月,江苏综艺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的综艺数码城首期工程开工;10月,与中科院计算机所签署“龙芯”CPU投资意向书,综艺集团进入中国芯片行业。2002年9月,由江苏综艺集团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汇博轻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智浩联科技开发中心联合投资1亿元,组建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由中国人自主开发的第一款高性能通用芯片——“龙芯1号”投入规模化运营。2006年9月,综艺股份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10月18日,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股票2400万股。11月,由综艺股份与清华大学、北京中数威利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总投资6000万元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高温超导滤波器签约,综艺股份以现金出资持股50.1%。2007年8月2日,通州市多维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当日股价翻番,一周内交易量进入新加坡证交所前三位,市值达10亿元人民币。2007年11月,综艺股份斥资3700万元,以拥有52.8%的股权对北京天一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实行增资扩股。
2007年12月,综艺股份与清华大学等合资创立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综艺超导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技术,被信息产业部认定为重大技术发明,全省仅此一项。
2008年5月22日,江苏金飞达服装股份有限公司3400万股股票上市,募集资金3.17亿元,创造了通州上市公司发行数额最大、募集资金最多的纪录。
六、组织管理
1993年9月,通州市被农业部表彰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市。
1994年,全市在乡镇百强企业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实施一个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开发一个市级以上的新品,新办一家合资企业,办好一个研究所,树立一流企业形象),推动乡镇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6月,江苏威格集团在通州经济开发区成立,这是全省经济开发区中首家经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的省级集团。是年,南通江海电容器厂被命名为省乡镇企业现场管理电子行业排头兵;通州市先锋腈纶毛纺染织厂、通州市开关总厂被评为省乡镇企业现场管理优秀企业。
1996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全市企业集团发展到43个,其中省级集团19个。1998年,全市企业集团达到51个,其中省级集团26个。
2001年3月,召开全市企业经济管理者资质评审工作会议,开展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公开招考、举荐造就百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建立企业后备干部人才库。全市在首批评审确定11名中级资质、100名初级资质人才的基础上,又有300多名各类企业人才申报中级、初级资质等级。5月,在机关和企业公开举荐优秀青年后备干部,有20多人入围,经过专题培训,选送1人参加清华大学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1人送国外培养,10人参加南通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6月,选派20多名政治素质好、热心社会工作、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市直行政部门挂职担任领导职务;从市级机关中选派30名熟悉经济工作、有一定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技术业务专长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到企业挂职,担任经济顾问。6月,在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通州市被评为“九五”期间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市(县);江苏综艺集团、江苏中联科技集团被评为省先进乡镇企业,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江苏东源集团董事长孙艳源被评为省优秀乡镇企业家。
2003年,在加强企业组织管理上采取行政推动、预测监控、政策激励等措施,利用监控网络建立经济运行预警系统,转变监控方式,变反馈监控为预测监控,着重对23个亿元企业、50个重点骨干企业和年新增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成长型企业的运行监控。同时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规定凡是在通州市境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投资业主以及所在镇党委、政府,分别从市财政拨款给予3万~5万元的奖励,对培育规模以上企业、亿元企业的地区给予重奖。
2004年,分期分批组织人员赴上海和浙江等地参观考察,与沪浙两地知名企业展开对接;选派优秀干部赴上海、浙江等地挂职,学习先进经验。在各镇(区)开展“争先进位”竞赛,比工业经济总量、比增幅,按月公布争先进位情况,并加强考核督查;在企业和村级组织开展“亿元企业”和“亿元村”的“双亿工程”竞赛活动;在市直机关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针对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制定《2004年通州市有序用电管理实施方案》,在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电需求,引导企业用足低谷电,提高峰谷比。制定和落实“重点客户供给服务制”,优先满足70个重点骨干企业和17个新增长点企业生产用电需求,使重点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明显。针对工业用地紧张的现状,鼓励企业“零土地招商”、建设多层次标准厂房,同时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率。
2005年,围绕“民营经济总量超千亿、投入超百亿”目标,制定民营经济发展竞赛考评方案,将发展目标细化并分解到镇和重点企业,实行“年计划、季分解、月调控”考核办法。
2007年,实施企业翻番计划,全市亿元企业、规模企业分别达到175个和1100个。
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扶持发展新兴产业,风电业异军突起,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极;船舶钢结构业持续走强,增幅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