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制  盐

1993年,南通盐场(通州市盐场)共有职工373人,面积746.27公顷。1993—2004年,全场共生产原盐15.13万吨,生产细盐9.55万吨,上交国家税金1451.16万元。2002年6月,根据国家调整盐业生产结构的要求,南通盐场逐步减产乃至停止制盐,转入发展海鲜养殖。2005年9月15日,市政府决定,南通盐场所属区域全部划入规划中的通州市滨海工业区;盐场258名职工,90名办理内退,其余职工实行分流再就业。
一、原盐生产
1993年,南通盐场生产原盐1.19万吨,细盐7877吨,上缴税金100.5万元。此后几年,基本保持这个生产水平。1999年8月24日,盐场遭受严重的暴雨袭击,降雨量达245毫米,干部、职工全力抢扒原盐,撇淡保卤,共抢扒受灾原盐4262吨,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00年,生产原盐1.46万吨,细盐8432吨,上缴税金136万元。2003年,全场原盐生产线全部采用机械扒盐。2004年,生产原盐9494吨,细盐6049吨,上缴税金127.2万元。
二、食盐加工
1995年,南通盐场筹建加碘盐厂,当年开发研制锌碘粉精食盐和加碘粉精食盐,并用干式加碘法生产工艺代替湿式喷淋加碘生产工艺,攻克碘盐加工企业当时普遍存在的食盐含碘均匀度无法控制的技术难关,得到省和南通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在此基础上,盐场以南通市优质产品“惠莹”牌洗涤粉碎盐为载体,对原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自行设计制造干式加碘设备,添置振动流化床、干燥热风炉,形成一条万吨规模的碘盐生产线。1996年11月,碘盐生产线通过国家级验收,南通盐场加碘盐厂成为全国109个加碘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当年,盐场生产加碘粉精盐5842吨,合格率为98%。1997年5月,南通盐场加碘盐厂生产的碘盐经国家轻工总会海湖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抽样检测,被定为一级品。1998年,南通盐场加碘盐厂通过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复查。1999年4月开始,食盐包装更新换代,全部采用复合膜包装。当年,加碘盐厂通过刻苦攻关,在原来加碘盐生产工艺上增加四步复晒澄清、二道粉碎、过筛、除尘4道工序,使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标一级盐标准,优级品率超过60%。2000年10月,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评估组在通州市骑岸、石港两镇随机抽查,合格率为100%,通州市顺利通过省“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验收。2002年,南通盐场加碘盐厂通过ISO 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在抗击“非典”时,为维护市场稳定,盐场昼夜加班加点生产加碘盐,24小时轮流倒班,确保特殊时期市场上碘盐的供应。2004年末,结束加碘盐生产的历史,全部实行外购大包加碘矿盐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