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市属农场

一、通州市良种繁育场
1993年2月,南通县良种繁育场更名为通州市良种繁育场,原有耕地3292亩,职工1732人,分3个大队。1967年、1973年、1974年经3次围垦,1976年将老洪港、新开港两个军垦农场撤销划入,以后南通市征用了部分农场土地,至2000年末,全场实有耕地4071亩,辖6个工区、20个场办工业企业,人口1918人,其中职工1273人,有农艺师、会计师各1人,助理农艺师等初级职称19人。
该场以繁育粮棉良种为主,1993—2000年,共生产粮食1.08万吨,为市内提供稻麦良种6827吨,种子纯度保持在99%以上。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300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26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62万元。由于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和其他政策性、社会性开支上升幅度较大,累计亏损491万元,仅2000年即亏损72万元。2001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通州市良种繁育场整建制划归南通市经济开发区富民港办事处管辖,更名为南通市富民港良种繁育场。
二、三余棉花良种场
1993年2月,南通县三余棉花良种场更名为通州市三余棉花良种场。2002—2004年,因修筑公路和兴修小型水利减少部分耕地。截至2009年6月底,全场共有耕地125亩,人口78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中级、初级各1人),在职职工21人,离退休职工28人。
1993—2008年,由于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多,加上其他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增加,累计亏损95万元。2008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115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4.7万元。
三、石港稻麦原种场
1993年2月,南通县石港稻麦原种场更名为通州市石港稻麦原种场。截至2009年6月底,全场有耕地68亩,人口44人,其中职工8人,有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各1人。
该场以繁育和示范种植稻麦良种为主要任务。1993—2008年,共生产粮食920吨,为市内提供稻、麦良种50吨,种子纯度保持在99%以上;累计亏损8万元。2008年,农副业总产值18万元,有固定资产净值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