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1994年起,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7个,项目涵盖金沙、三余、骑岸、平潮、川港镇和市良种场等20个乡镇(场)的119个村。共完成投资5863.9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681.05万元,自筹资金1906.92万元,专项贷款276万元。项目区内共改造中低产田24.06万亩,新建、修建电灌站131座,机电井2孔,架设400伏输变电线路25.95公里,开挖疏浚沟渠386.41公里,修筑防渗渠道257.23公里,渠系建筑物257座,机耕路221.94公里,建成喷灌农田738亩,仓库810平方米,晒场6120平方米,营造农田防护林9030亩,改良土壤5.55万亩,购置农业机械52台套,培训农民1.92万人次,推广新技术4.12万亩。
1994—2006年通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情况统计表
表11-2
实施地点和覆盖范围 实施时间总投资(万元) 完  成  情  况
合计其  中
财政资金自筹银行贷款
五总、骑岸两乡镇的12个村1994—1996865.60365.50350.10150.00改造中低田2.37万亩,造林700亩,增加水产养殖面积100亩,建成恒源食品、华夏水产养殖两个多种经营龙头企业
平潮镇的9个村1997255.70146.0076.7033.00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疏浚沟渠25公里,筑防渗渠道18.93公里、机耕路5.93公里,建机耕桥1座、小沟级涵洞26座,修建电灌站17座,植树12万株
兴仁镇和兴东镇各4个村1997—1998220.00120.00100.00-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建成集灌溉、仓储、农机库、晒场为一体的泵站1座
十总、金西两乡镇的21个村1998521.03270.00191.0360.00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当年建成后共增产粮食232万公斤、棉花7万公斤、油料19万公斤,增加农业产值926万元
二窎乡的5个村1998183.8075.00108.80-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平整土地2500亩,增加耕地182亩,建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现代化示范景点
东社乡和西亭镇1999437.57270.00167.57-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5600亩,增加农田林网9000亩,当年新增农业产值509万元
二甲镇的9个村1999—2006150.00150.00- 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
二甲镇的5个村
金沙镇的3个村
三余镇的7个村
海晏镇的3个村
2000700.50400.00300.50-改造中低产田2.67万亩
平潮镇的6个村2000180.00120.0060.00-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基地1万亩
市良种场和市种畜场200090.0060.0030.00-建立优质收草示范基地2000亩
西亭、十总、四安3个乡镇的1个居委会和4个村2001301.67245.8555.82-当年开发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增产粮食111.6万公斤、油料13万公斤,增加农业产值337.12万元
姜灶镇利民村和金沙镇狮子桥村200181.0066.0015.00-建设省级优质蔬菜基地2500亩,建成单栋钢架中棚170座、排灌站1座、机耕路2.5公里,改常规灌溉为喷滴灌,新增优质蔬菜生产能力140.9万公斤,增加农业产值155.6万元
四安镇的3个村2002151.60121.7029.90-改造中低产田4600亩,当年增产粮食62.6万公斤,油料5.5万公斤,增加农业产值118.66万元
新联、北兴桥两镇的3个村2002190.00154.0036.00-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
北兴桥、海晏、新联3镇2004445.50165.0(中央)
82.5(省)
49.5(南通市)
115.5033.00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建设优质蔬菜基地
川港、张芝山两镇的5个村2005440.00320.00120.00-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种植特色蔬菜
新联、刘桥两镇的7个村2006650.00500.00150.00-改造中低产田1.5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