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通州市借助撤县设市契机,立足北京、南京经贸汇报会,并举办香港海外联谊会、曼谷经贸合作座谈会、广州经贸洽谈会,全年企业经贸出访36批143人次。1994年举行通州市海内外朋友座谈会、深圳小型经贸洽谈会、通州市’94上海招商会,并在日本等6个国家举办大规模招商活动,均取得成效。1995年,全市赴境外招商250批1022人次,签订合同意向180个。1996年,国家对大型出国招商团组进行限制,通州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小分队”等方式进行有重点、有目的招商。1998年赴日、韩举办经贸洽谈会,签订180名赴日服装研修生协议,金额4.68亿日元;“丸红”“三宝乐”与江苏大富豪公司签订啤酒项目合作协议。2000年5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招商机构市场化运作的试行意见》,成立16个招商机构,并举办业务培训班。6月,为适应中国即将加入WTO需要,通州市拍摄《江海之光》VCD宣传片。此片突出反映通州投资软硬环境、悠久人文景观和改革开放以后取得各项成果,在几次招商会对外宣传中,均取得效果。全年各招商机构新签项目20个,合同利用外资1824.77万美元。2001年,通州市组织“百人招商团”赴北京、上海、南京、厦门、深圳、苏州、东莞等地招商引资,先后拜访200多位外商客户,洽谈项目60多个。其中16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3010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185万美元。2002年,市成立招商智囊团和企业家联谊会,发挥企业家在招商引资中主力军作用。全年新办9个投资总额超过500万美元大项目中,7个是企业家招商成果。同年,掀起全员招商热潮,全市机关干部直接走向招商引资第一线,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引荐项目580个,参与引进外资2058万美元、内资1.52亿元。2003年,在坚持全员招商同时,注重发挥能人效应,尝试市场化招商。通过组织推荐、个人报名、公开招聘等方式,吸收15名副科职干部、17名股级干部以及10名招商引资经纪人组成专业招商队伍,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年85个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和尝试产业招商,确立家纺、服装、船舶及钢结构、电子电器、食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2004年,市招商服务中心数十次赴沪、粤、浙、京、苏、锡、常,7次赴日、台、港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东莞、东京组织通州投资环境说明会,150位港、澳、台、日商参会。组织开展家具产业研讨会和招商会,共签约项目9个。6月,港均精密机械项目落户通州开发区。该项目由香港港誉集团独资兴办,投资总额1200万美元,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主要经营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制造,汽车、摩托车模具生产及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产品全部外销。2005年,市招商服务中心6次赴东莞、深圳,数十次赴沪、浙、鲁和苏南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新批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3个,注册外资5305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013.50万美元。2006年9月在香港成功举办“江苏·通州”投资说明会,这是通州在香港组织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成效最好的招商活动,全市17个镇及骨干企业70多名代表和香港政界、商界名流200多人进行交流与洽谈。活动期间,共推出项目30个,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1.5亿美元。2007年从开发区、外经贸局和发改委挑选26名业务素质好、招商能力强人员聘为市领导招商秘书,其职责是:陪同领导参加商务考察,参与项目洽谈,跟踪推进挂钩服务项目,收集整理外出招商项目和客商信息。全年建办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6个,投资总额4.88亿美元。2008年5月29日在日本举办’2008中国江苏省通州市投资环境说明会,63名日本客商应邀参会。2009年1—6月,全市新批外资和港澳台资项目9个,投资主体为日本、埃及、新西兰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客商。
1996年4月12—13日,通州历史上第一次在境内举行大型招商活动,这次招商会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16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企业400多人参加。越南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阮善伦一行自始至终参加洽谈会,并到市内多个企业参观考察,先后达成3个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美元。美国亨特集团公司与通州港区开发建设总公司签订征地100公顷,总投资6000万美元兴建2万吨级码头仓储工程协议书。1997年4月18—20日、10月8—10日,通州市在亚细亚大酒店分别举办’97中韩(通州)经贸洽谈会和’97中日(通州)经贸洽谈会。此后,经贸洽谈会每年举办一届。至2008年,通州市共举办14届经贸洽谈会。
时 间 | 名 称 | 成 果
|
1996-04-12—13 | ’96通州春季经贸洽谈会 | 16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企业400多人参会,其中外商209人。共洽订贸易合同48份,合同总额1.27亿美元,洽谈外资项目78个,达成合作意向协议58个,颁发批准证书7个,其中最大合资项目总投资6000万美元
|
1997-04-18—20 | ’97中韩(通州)经贸洽谈会 | 接待韩国、美国和菲律宾客商66人,其中韩国客商48人。共洽谈合资、独资项目25个,总投资1.05亿美元,注册资本5250万美元
|
1997-10-08—10 | ’97中日(通州)经贸洽谈会 | 7个国家和地区106名中外客商参会,其中日本客户占65%。16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利用外资合同7个,投资总额292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39万美元,其中4个项目当即领取批准证书
|
1998-10-08—10 | ’98通州经贸洽谈会 | 18个国家和地区137名中外客商参会,其中欧美地区54人。共洽谈签订外资意向项目24个,总投资2.49亿美元;签订外经项目7个,合同额1531万美元;签订外贸合同16份,合同总额2017万美元
|
1999-10-08—10 | ’99通州市经贸与科技洽谈会 | 14个国家和地区271名中外客商参会,经贸与科技结合是此次洽谈会特色。共达成利用外资项目11个,投资总额4900万美元,合同外资2638万美元,其中发证4个。签订内外贸易合同2个,合同额分别为115.35万美元和2000万元。签订外经项目2个,合同额120万美元。达成科技项目28个,其中签约15个
|
2000-11-09—13 | ’2000通州(港、澳)投资环境说明会 | 新签合资合作项目8个,合同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其中通州经济开发区与香港怡宜电子有限公司签订无绳电话生产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新签订一批贸易合同,贸易合同额3000万美元
|
2001-09-20—21 | 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18个国家和地区221名中外客商参会,其中外商121人。共有4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48亿美元。其中外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6150万美元,超过1000万美元项目5个
|
2002-10-17—18 | 第八届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15个国家和地区201名中外客商参会,其中外商123人。共达成利用外资项目21个,投资总额701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022.74万美元,其中颁发批准证书3个、营业执照3个,签署合同章程1个、增资协议2个、技术转让项目2个(转让金额130万美元)、贸易合作项目6个
|
2003-10-18—24 | 第九届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共设14个分会场,分为纺织、机械、化工、电子以及农业、三产等多个行业和产业,邀请客商1055人,其中外商521人。签约项目209个,其中外资项目139个,投资总额4.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2亿美元;内资项目70个,投资总额15.6亿元
|
2004-10-18—24 | 第十届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举办6个专题产业招商会、1个投资家论坛和1个纺织服装及机械设备展览会,共邀请客商642人,其中外商283人。签约项目93个,其中外资项目79个,投资总额5.64亿美元;内资项目14个,投资总额2.92亿元
|
2005-10-18—26 | 第十一届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举办7个专题招商会,共邀请客商752人,其中外商150余人。签约项目102个,其中外资项目72个,投资总额4.56亿美元;内资项目30个,投资总额10.7亿元
|
2006-10-24—25 | 第十二届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举办6个专题招商会,邀请客商353人,其中国内外专家、学者100人。签约项目43个,其中外资项目27个,投资总额2.4亿美元,协议注册外资1.2亿美元,发证(照)项目15个
|
2007-09-20—25 | 第十三届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30个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代表参会,共有18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和意向,其中外资项目16个,投资总额2.25亿美元。加强与南通市“五大活动”(第九届亚洲艺术节、第五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第三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2007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首届世界友城交流大会)接轨,实现资源互动
|
2008-09-26—28 | 第十四届通州金秋经贸洽谈会 | 共邀请客商1134人,签约项目9个,其中,外资项目5个,投资总额1.98亿美元;领证、发证项目各1个,投资总额6.19亿元;开工项目6个,其中外资项目1个,投资总额2400万美元
|
1993年,全市新办“三资”企业205个,是历史上建办“三资”企业最多一年,为1985—1992年8年开办“三资”企业总和的1.6倍。全年所办“三资”企业开业数122个,自营出口额3709万美元。全市各乡镇均办起1个以上合资企业,实现“满堂红”。其中居于首位的是金沙镇,兴办合资企业34个,位居第二的兴东镇兴办合资企业25个。1997年,澳门客商与川港志浩市场共同投资兴办通州兴泰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4150万元,合作年限50年,这是通州市第一家流通领域合资企业。1998年,南通华艺装饰毯有限公司、南通裕锋毛纱有限公司、南通新雅室内纺织制品有限公司、南通黄金时装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创汇创利双优企业”。江苏东源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复盛木业有限公司、江苏白兰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三达防腐工程有限公司、通州市五佳铸锻总厂、通州市机电厂6个乡镇出口企业获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至此全市有11个乡镇企业获这一国际通用“绿卡”,促进企业出口业务发展。全市乡镇企业自营出口额1.98亿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额80%。1999年,兴东镇新办南通海林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0万美元,主要生产胶合板,在全市49个乡镇中属最大合资项目。2000年,“三资”企业成为市内利用网络进行对外联络和贸易领头羊。全市115个有统计报表“三资”企业都配备电脑,其中投资百万美元以上“三资”企业全部上网。2001年12月,通州市组织开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2003年,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兴办“三资”企业181个,协议利用外资3.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2004年兴办“三资”企业200个。2005年开始,兴办“三资”企业数有所下降,但质量提高。2008年兴办“三资”企业46个,协议利用外资2.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8亿美元。2009年1—6月,全市新办“三资”企业33个,投资总额2.68亿美元,其中投资总额超1000万美元项目10个。协议注册外资2.94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834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