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供电量与电能损耗

一、供电量
1991—1995年,全市年均供电量5.34亿千瓦时,年均递增率(以下简称递增率)14.97%;最高供电负荷12.7万千瓦。1996—2000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供电量增长速度平缓,年均供电量8.05亿千瓦时,递增率8.18%;最高供电负荷19.29万千瓦。2001—2005年,年均供电量12.57亿千瓦时,递增率10.65%;最高供电负荷30.83万千瓦。2006—2008年,年均供电量22.95亿千瓦时,递增率15.13%;最高供电负荷44.27万千瓦。
1993—2008年通州市供电量和最高供电负荷统计表
表9-6
年  份供电量(万千瓦时)最高供电负荷(万千瓦)年  份供电量(万千瓦时)最高供电负荷(万千瓦)
19935356410.90200111257720.44
19946217412.6820029782419.48
19956764612.70200311425221.87
19966966613.88200413781724.93
19977375914.20200516624430.83
19987504515.05200619943837.09
19998368216.67200723536941.43
200010022919.29200825371344.27
二、电能损耗
1993年后,县供电局逐年进行电网电能损耗计算。1996年,对10千伏至110千伏电网进行分级线损理论计算,为制订降损措施提供技术依据。1998年,线损率统计口径变化,110千伏电网线损首次列入县级供电局统计,线损率指标有所提高。2001年8月,线损率按原口径和全口径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原口径售电量包括城镇用户电量、农村综合变压器总表电量和用户专用变压器电量;全口径售电量即抄表到户计费电量,包括城乡用户电量和专用变压器电量。全口径统计时,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进入线损统计范围,线损率指标再度提高。2005年,对供电所进行10千伏和400伏线损考核,以降低管理线损。
1993—2008年通州市电网电能损耗统计表
表9-7
单位:%
年  份原口径年  份原口径年  份原口径全口径年  份原口径全口径
19937.3519976.5620017.09-20057.7612.78
19947.3519987.6520027.8512.902006-9.63
19957.0419997.9820037.8512.902007-9.22
19966.9020007.9320047.8512.902008-9.00
说明:自2006年起不再对电网电能损耗率进行原口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