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固定电话

一、长途电话网络设备
1993年,通州市邮电局仅有40门共电式人工交换机6部,共计240门,采用人工交换方式。随着电话程控自动化迅速发展,1994年6月18日,人工长途台拆除,长途电话进入全国自动化网络。
二、电话程控自动化设备
1993年1月30日,三余建成ZX500门程控交换局。2月3日,忠义开通HAX程控交接机400门,隶属三余母局;张芝山由原纵横制交换机1000门改建为F-150程控交换机母局1920门,6月28日建成F-150程控交换机母局2000门。同时,开通中心桥、恒兴F-150程控模块局各1000门,二甲开通AXE-10程控交换机模块局1800门。11月27日,平潮建成F-150程控交换机母局1920门;刘桥由HAX-100程控交换机400门改建为F-150程控交换机模块局960门,隶属平潮母局。11月28日,兴仁改建成F-150程控交换机母局1900门,替代原AXE-10程控交换机2000门(1991年设置)。12月17日,通州市话扩容AXE-10程控交换机6000门,累计建成8000门程控母局。
1994年1月11日,市话扩容AXE-10程控交接机4000门,市话总容量1.2万门。2月8日,通州开发区建成AXE-10程控交换机模块局2000门,隶属市话母局,市局总容量1.4万门。7月30日,十总建成AXE-10程控交换机模块局2040门,隶属金沙母局。至8月8日,全市49个乡镇、1个农场全部实现电话数字程控自动化。是年,市局新建成500门程控交换机应急指挥系统。
1995年3月7日,平潮、张芝山两处程控母局分别扩容1920门,总容量均为3840门;刘桥扩容1920门,总容量2880门。3月29日,金沙扩容7000门,总容量2.1万门。6月21日,东社建成ZX500型各5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2台,分别替换2台HAX400门模拟程控交换机。6月24日,石港迁局,AXE-10程控交换机扩容到3000门,改建为母局。11月9日,兴仁母局扩容F-150程控交换机1900门,累计为3800门。
1996年6月2日,三余母局扩容F-150程控交换机1800门,累计为3600门。8月17日,二甲扩容F-150程控交接机400门,总容量2200门。
至2005年末,市电信局共建程控交换机母局7个,程控模块局及接入设备网点157个,交换机总容量39.71万门。之后,逐年又有所扩容,至2008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42.66万门。2009年6月底达44.17万门。
2009年6月,通州铁通电话交换网覆盖金沙、平潮、兴仁、石港、川姜、张芝山镇,局用交换机容量超过2万线。
三、电路传输设备
1993年,通州市长途电话电路:金沙—南通244条,采用光缆传输方式。市话电路:布放市卫生局、公安局、四建公司和纺织新村4个方向7000线主杆电缆,出局主干电缆总数1.6万线,号线比1∶1.33。农话电路:新建管道41.26孔公里,新增出局主干电缆2.85万对。中继电路共4025路,县至乡镇直达中继线电路2051路。1994年,金沙至南通开通TS电路120路,长途电话数字电路510路。1996年4月5日,十总光端机数据电路开通,全市实现电路传输数字化。1998年建成分组交换(SDH)光缆通信自愈网,彻底解决用户电话串、杂音等状况。2002年,农、市话障碍查修系统“112”集中受理系统投入运行。2003年铺设过江光缆,开通开沙岛程控电话,结束通州最后一个村无程控电话历史。2005年新增主干电缆7588对公里、配线电缆2.53万对公里、光缆2.35万芯公里、通信管道178公里;完成投资主项102个,大修立项32个;扩建平潮、三余、张芝山2M中继电路72个;新增6个母局至南通MS3、MS4间2M中继电路190个;完成18个模块局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DH)设备退网割接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全市端局间传输双路由、双备份化。2006年新增主干电缆517.24皮长公里、光缆612.39皮长公里、管道163孔公里;新扩411个2M中继电路,金沙建设路、开发区局到南通2个2.5G带宽波分复用光路;完成SHLR割线上线工程,实现用户移机不改号需求。2007年实施“光进铜退”工程。全年新敷设管道23个网点23.2管程公里、37.47孔公里,敷设电缆39个网点33条公里、光缆46个网点431.71条公里,数字用户线接入设备(DSLAM)建到每个行政村。2008年,为实现由“传统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推进政府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公众应用信息化服务。全年敷设管道7个网点24.02管程公里、14.29孔公里,敷设电缆25个网点209.6条公里、光缆27个网点277.16条公里,综合电路传输实力位居南通市所属县(市)电信公司之首。至2009年6月底,线路专项完成主项542.43万元。
四、固定电话业务
1993年,通州市邮电局拥有固定电话放装1.49万部,其中,市话8047部、农话6898部,有43个乡镇实现电话自动化,占全市乡镇总数87.8%;电信计费业务量1734.4万元。1995年开展“五月、十月农话放装月”竞赛活动,各支局、所广泛宣传“电话村”(电话用户数占全村常住户数50%以上的村)、“电话百部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即同一村装机50户以上,统一办理申请和缴费手续,每户优惠500元,激发村民装机欲望。4月30日零时起,电话号码由6位升至7位,即在原电话号码的首位和第二位之间插入“5”。12月18日,通州市第一个电话村在横港乡长林桥村建成,该村248户村民装上电话,占全村农户总数67%。22日,新联镇卞里庙村建成第二个电话村。是年,全市建成“电话百部村”15个。1996年3月,市政府把“每个乡镇拥有一个电话村”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5月1日,市物价局调整市内电话初装费,由每部2600元调整为3000元;10日召开全市通信工作会议,市政府与各乡镇负责人签订“建设电话村协议责任书”,全市出现电话装机热潮,并出现待装户状况。是年,全市建成“电话村”28个、“电话百部村”20个。8月18日,市邮电局用户计费监控中心正式开通,用户计费实行集中受理。10月23日,农话微机营业收费系统在18个乡镇开通。1998年4月1日,电信资费滞纳金标准由1%调整为3‰。11月10日起,固定电话初装费调整为:甲种(个人)用户从3150元/部、乙种(单位)用户从4500元/部统一降到2400元/部;话机取消代理维修费。是年,市电信局拥有固定电话总数13.73万部,业务收入1.1亿元(不含移动、寻呼业务),继续处于南通六县(市)局之首。2000年起,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形势,通州电信相继开拓发展七彩铃音、800增值新业务。在商业区沿街单位以及机场、车站、宾馆、商场、医院、道路、农村集贸市场与公共场所,设置固定公用电话、IC和智能卡公用电话、电话超市,电话放装呈上升趋势。2001年,市电信局固定电话开设来电显示业务,资费为每部话机6元/月,全年发展来电显示1.1万部。2002年7月,电话装机取消初装费,每部只收手续费8元、工料费300元。2003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出现用户拆机现象。11月21日起,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之间通话资费由0.5元/分钟调整为0.4元/分钟,区间资费调整的产品范畴还包括小灵通、公话、电话卡。营业区内电话:甲种用户首3分钟0.2元,以后每1分钟0.1元;乙种用户首3分钟0.22元,以后每1分钟0.11元。2005年12月10日,固定电话号码升至8位。2006年,固定电话净增7706部,累计33.77万部(含公用电话),业务收入2.6亿元。2007年开展长途电话专项营销活动,推行“11808”,省内、国内亲情电话,国际30等业务,降低长话印象价格。2008年,固定电话总数33.09万部(不含公用电话),总业务收入2.45亿元。至2009年6月底,全市固定电话总数32.79万部(不含公用电话),1—6月业务总收入1.26亿元。
2004年,中国铁通通州分局固定电话放装3621部,业务收入(含互联网)174万元。2005年固定电话累计放装7315部,业务收入(含互联网)476万元。至2009年6月,固定电话放装增加到1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