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运输管理
一、运输市场管理
1993年起,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目标,市交通局探索运输市场管理新思路、新办法,逐渐形成“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运输市场格局。客运市场由个体经营逐步转变为公司化经营,先后实施“线路公司化、车辆新型化”、公车公营、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和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工程等,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对客运车辆实行定线路、定站点、定时间、定班次、定价格。1996年10月,会同开发区管委会、金沙镇政府制定《关于加强开发区装卸运输管理的意见》《通州开发区装卸市场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使金沙地区装卸市场走上正轨,带动全市装卸市场发展。2002年3月,组建2个出租客运公司,实行“六统一”(统一车型、统一车体颜色、统一安装计价器和固定式顶灯、统一安装防护栏、统一明码标价、统一持证上岗)管理和公司化经营,开展星级驾驶员评定,推行“爱心车队”服务等活动。水运港口市场推行“运输船舶公司化”,水运业户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经营。同时,加强水上运政管理,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2005年,按照货运市场规模化、规范化要求,对运输企业进行资质评定、重新组合,把好市场准入关、新增车辆技术关、从业人员资质关。2009年1月1日燃油税费改革后,运管部门重点加强运输市场监管,促使运输市场更为专业规范、竞争有序。
二、汽车维修管理
1993年,全市有各类汽车维修企业28个、专项修理业户118户,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高效便捷的汽车维修服务网络。1996年,为适应车型发展,以维修预防为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为原则,确定并于次年实施维修体制“四改三”(四类维修企业改为三类维修企业,一类为汽车大修企业,二类为汽车一二级维护、小修企业,三类为专项修理业户)管理。1997年执行GB/T16739.1~16739.3-1997《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全市三类业户和四类业户重新核定经营资质。同年3月成立汽车维修分会。1998年,国家调整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政策,取消维修行业管理费,导致行业管理队伍不稳定,维修市场发展受到抑制。1999年3月,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所与市运输管理所合署办公后,将摩托车维修纳入行业管理,汽车维修行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施行后,汽车维修行业迎来较好发展机遇,市场进一步规范。至2008年末,全市有一类维修企业5个、二类维修企业18个、三类专项修理业户289户。
1993—2008年通州市机动车维修企业(业户)和车辆维修情况统计表
表7-19
年 份 | 一类企业(个) | 二类企业(个) | 三类业户(户) | 四类业户(户) | 自修(户) | 大修车辆(辆) | 二级维护车辆(辆)
|
1993 | 2 | 26 | 15 | 103 | 6 | 283 | 2421
|
1994 | 2 | 26 | 23 | 102 | 6 | 267 | 2774
|
1995 | 2 | 29 | 35 | 81 | 6 | 347 | 3146
|
1996 | 2 | 31 | 37 | 76 | 6 | 514 | 3354
|
1997 | 2 | 32 | 51 | - | 6 | 382 | 3534
|
1998 | 2 | 31 | 46 | - | 6 | 463 | 4078
|
1999 | 1 | 31 | 43 | - | 5 | 441 | 4936
|
2000 | 2 | 31 | 297 | - | 3 | 479 | 6025
|
2001 | 1 | 27 | 387 | - | 3 | 464 | 6396
|
2002 | 1 | 25 | 301 | - | 3 | 406 | 7143
|
2003 | 2 | 22 | 249 | - | 2 | 523 | 4273
|
2004 | 4 | 16 | 249 | - | 2 | 478 | 7564
|
2005 | 5 | 16 | 251 | - | 2 | 1027 | 5066
|
2006 | 5 | 16 | 259 | - | 2 | 1258 | 5287
|
2007 | 5 | 18 | 276 | - | 2 | 1369 | 5367
|
2008 | 5 | 18 | 289 | - | 2 | 1381 | 5421
|
三、营运车辆质量监督管理
1993年6月,通州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立,根据“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原则,对全市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技术等级评定,对汽车维修企业二级维护以上车辆进行竣工质量检测,并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完善二级维护签证规定。2005年5月起,实行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过期催告制度,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至2008年末,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共检测汽车11.4万辆,其中2008年检测8971辆。
四、驾驶员培训管理
1993年,全市仅有西亭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和市第一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学校2个经省交通厅许可的驾驶员培训机构,市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参与驾驶员培训许可审核及培训管理。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施行之后,市交通部门在驾驶员培训管理方面的职能得以加强,先后统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材和教学大纲,启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日志和培训记录,加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质和培训过程管理。2006年,全市驾驶员培训学校增加到6个,培训驾驶员5757人。2007年,参培驾驶员首次超万人。2008年,培训学校增加到13个,培训驾驶员1.45万人。2009年1—6月,全市培训驾驶员1.3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