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村危桥改造

境内沟河较多,农桥数以万计,这些桥大多建于河网形成的20世纪60—70年代,经三四十年运行,己到了更新改造期。特别是农村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多数农桥不堪重负。不少地方出现有路无桥、宽路窄桥、好路坏桥的状况。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从2001年开始,将农桥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2004年起,又实施连续3年除险安康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左右的经费用于农桥改造。2004、2005两年,全市改造危桥588座,其中二级河桥梁46座,三、四级河桥梁542座;另外维修轻度损坏的农桥360座。这一轮的农桥改造采取拆危桥、建新桥,先拆后建,根治安全隐患。工程标准按照需要与可能的原则确定,人行桥设计荷载为手拖3吨,桥面净宽不少于2米,安全带宽度不少于0.5米;机耕桥设计荷载汽-10级以上,桥面净宽3米以上;较大的三、四级河桥梁中跨长度5米以上,正常水位以上净高2.5米以上;一、二级河中跨长度和桥下净空高度按航道等级确定,以满足农村通航要求。
2006年—2009年6月,市财政投资近亿元,其中2009年上半年即投资4700万元,共新建、改建一、二级河桥梁100余座,三、四级河桥梁1000余座。至此,全市农村等级河道危桥基本消除,交通状况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