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乡集镇建设
1993年初,全市有金西、金乐、金余、袁灶、余西、余北、忠义、海晏、北兴桥、恒兴、东余、东社、二窎、五甲、唐洪、庆丰、纱场、石南、五总、五窑、英雄、新联、平东、赵甸、新坝、李港、五接、正场、横港、先锋、南兴、竹行32个乡集镇,建成区面积合计1129.7公顷。共有住宅建筑面积77.78万平方米(楼房23.0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54.52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58.56万平方米。道路75公里(高级、次高级路17公里),排水管道43公里,桥梁100座,路灯240盏,绿地面积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公顷),公共厕所132座。自来水厂14座,自来水供水管道59.1公里,供水能力1.86万吨/日,年供水量256.69万吨。1993—1996年,北兴桥、先锋、正场、新联、平东撤乡建镇。1994年起,各乡政府以创建卫生集镇为载体,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至1999年,27个乡集镇共拆除低矮、破旧、拥挤房屋8.27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办公、教育、服务、商贸、娱乐等设施建筑面积21.21万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53公里(高级、次高级道路38公里),桥梁10座;新建路灯708盏,绿化面积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公顷),自来水厂9座;新增供水管道67.9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2.38万吨;新建、改造厕所31座,新建垃圾填埋场2处,无害化粪便处理场2处;新添垃圾屋36个,垃圾箱150只,环卫车辆4辆。庆丰、二窎、袁灶、五甲、英雄、李港、东社7个乡集镇建成卫生集镇。
2000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2001年竹行撤乡建镇,通州市不再有乡建制,原乡政府所在地的乡集镇作为相关建制镇的1个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