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村镇建设

1993年初,全市设16个建制镇(城区金沙镇除外,下同),镇区建成区面积共2175公顷;32个乡集镇,建成区面积共1129.7公顷。
1995年起,各乡镇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掀起旧镇改造热潮。至1996年,2个镇建成江苏省卫生镇、5个镇建成南通市卫生镇。1997年起,在创建卫生镇基础上,乡镇建设向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示范小城镇发展。1997—1999年,2个镇建成省新型示范小城镇,5个镇建成省卫生镇,6个镇建成南通市新型示范小城镇,6个镇建成南通市卫生镇。2000年起,全市加快村镇建设步伐,配套建设道路、桥梁、给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逐步推进工业园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小城镇面貌发生根本变化。2000—2005年,1个镇建成国家卫生镇,1个镇建成省新型示范小城镇,5个镇建成南通市新型示范小城镇。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国家卫生镇1个,省卫生镇6个,南通市卫生镇11个;建成省新型示范小城镇2个,南通市新型示范小城镇10个。
2006年起,通州市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村镇建设向“产业相对集聚、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要素相对集成”方向发展。并在三余镇域内黄海边开辟滨海工业区(2009年4月更名为滨海新区),在张芝山镇启动苏通大桥工业区(2009年3月更名为苏通大桥科技产业园)建设,各镇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已经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