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建设

1992年末,县城金沙镇形成“四横三纵”道路格局(人民路、新金路、大庆路、老通掘路和交通路、建设路、朝阳路),并在金沙横河南建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造通海路、银河路、横河南路等,各项设施规模小、等级低,公共建筑6层以上的较少。1993年1月,通州市设立后,实施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着手城市建设。1995年5月起,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方针,对新通掘路以西、竖石河以东、金沙横河以北、规划中的北环路以南范围内的老城区实施改造,同时开发银河路以南、通吕运河以北、新老通掘路间的新区,拓宽改建城市道路,完善绿地广场、环境卫生、路灯照明等公用基础设施,建造商业、文化、餐厅宾馆、居民住宅等新型建筑。至1999年,先后改造老城区地块20个,占地40.29公顷;拆除旧房26.25万平方米,新建商业、办公、住宅等建筑项目150.05万平方米;拓宽改造道路12条,新增道路面积51.5万平方米;改建道路照明线路121.6公里,新增公共绿地117.58万平方米,搬迁污染企业7个,填埋呆沟呆塘11个,治理污染河道7条,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4.5万立方米,建水冲式公厕20座。2000年,通州市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后,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和活水、清水、甜水工程,加快城区现代化建设进程。至2009年6月,城区建成区面积27平方公里,主要道路36条、总长6.62万米,桥梁40座,路灯1.35万套,日供长江水7.8万立方米,城市排水管道11.3万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3.5万立方米,园林绿地面积33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8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