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专项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
1998年,市建委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8—2010)》,1999年2月,通过南通市建委组织的专家评审,5月,经市政府批准。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区总面积5661公顷。近期至2000年,绿地系统规划用地1100公顷,建设用地1000公顷,人口10万人,建成区绿地率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35%以上;远期至2010年,绿地系统规划用地2200公顷,建设用地2000公顷,人口20万人,建成区绿地率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35%以上。以金沙横河以南绿地为骨干,沿河沿路绿地为纽带,串网各类用地形成网络型结构。在开发区布局市级公园,成为绿地系统的骨干;居住区配置区级公园;城市绿地结合抗震、防火、人防需求合理布置,一般服务半径为1.5公里;通吕运河与一号横河间规划为观光农业区。此外,对城市各类绿地进行详细规划,其中,规划市级公园8个,总面积100公顷,街头绿地60公顷,生产绿地10公顷。
2004年,由于城市规划区扩大,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市建设局委托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通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于2005年编制完成。主要内容:规划范围,西起金西竖河,东至新通掘公路,南以通吕运河为界,北至北三环路,面积430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298公顷。近期至2009年,人口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350公顷,公园绿地183.09公顷,生产绿地33.3公顷,防护绿地32.7公顷,附属绿地284.88公顷,其他绿地131.35公顷;远期至2020年,人口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98公顷,公园绿地377.34公顷,生产绿地62.7公顷,防护绿地206.01公顷,附属绿地423.12公顷,其他绿地181.51公顷。
2008年4月,为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历史传统和自然风貌,引导和规范绿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市建设局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杭州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通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08—2020)》,至2009年6月完成规划成果。主要内容:在对现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绿地系统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区域生态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和城市绿地分类,树种、市花、市树的选择,古树名木保护与文物古迹地绿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规划,并提出分期建设意见和实施措施。
二、城市消防规划
2007年11月,市消防大队委托亚泰都会(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城市消防规划(2007—2020)》,至2009年6月,先后通过专家论证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主要内容:城市消防发展目标,城市重点消防地区及消防布局,城市消防站布局及装备规划,消防供水规划,消防通信规划,消防车通道规划,区域消防协调规划,近期消防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规划措施。
三、城市水环境整治规划
2007年7月,市城区水环境建设管理处委托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城市水环境整治规划(2007—2020)》,2008年通过专家论证。主要内容:在已有河道整治、污水处理、绿地系统等规划的基础上,着重体现水系的系统性、历史性、协调性,强调城区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景观特色建设,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水安全保障规划,水环境整治规划,水景观保护与利用规划,水生态保护规划,水工程建设规划,水管理实施规划。
四、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2008年,市城管局委托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编制《通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8—2020)》,至2009年6月完成规划成果。主要内容:中心城区,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粪便、有害垃圾、建筑垃圾、餐饮垃圾和电子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城市保洁系统、环卫设施、市容景观、市容环卫管理等。建制镇镇区,建立镇一级审核垃圾运转系统,进出镇生活垃圾运转设施布局;镇区公共厕所、废弃物、停车场、作息场所等设施数量及布置要求;镇区通道、河流保洁要求及设施配置。农村地区,建立“组保洁、村收集系统”和村级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对农村保洁和设置公共厕所提出建设要求。
五、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2008年5月,市建设局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2008—2020)》,至2009年6月完成规划成果。主要内容:抗震防灾发展目标,城市抗震土地利用规划,抗震防灾安全布局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抗震防灾规划,城市工程与建筑抗震防灾及加固规划,城市避震与疏散规划,抗震防灾信息系统规划。
六、人防(民防)建设规划
2008年5月,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人防(民防)建设规划》,至2009年6月通过专家论证。主要内容:总体防护规划,人防通信警报体系建设规划,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人口疏散规划,重要目标防护规划,人防(民防)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人防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与指导。
七、燃气专项规划
2008年5月,市建设局委托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燃气专项规划(2008—2020)》,至2009年6月完成规划成果。主要内容:城区内天燃气供气量预测、气源场站、高中压调站、中压主管网规划;建制镇用气量预测;市域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布局,气源、燃气场站及用地规划,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管道材料必选、液化石油站点规划。
八、给水专业规划
2008年5月,市建设局通过公开招标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给水专业规划(2008—2020)》,至2009年6月完成规划成果。主要内容:通过对通州市水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供用水系统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区域水资源开发方向,供需水平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供用水设施规模与分期实施计划;从城市总体和谐快速发展理念及城市安全可靠供水要求出发,规划净水厂和配套供水管网系统的布局与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供水,完善城市供水管网,积极应用安全的管网信息化技术,逐步推行和提高供水设施利用率和公共供水普及率。
九、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007年7月,市城区水环境建设管理处委托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通州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2008—2020)》,至2009年6月通过专家论证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主要内容:以优化水系、理顺排水管网、提高城市排涝标准、完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美化城市水环境为核心,进行排涝水系综合整治,系统规划排水出路,合理设置排涝工程设施,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优化完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方案有雨水工程规划、污水工程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