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水系  水文

一、内河水系
通州市为长江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境内河网自上而下由一、二、三、四级河与丰产沟构成,通江达海逐级派生,分级控制,形成具有引水、排涝、降渍、蓄水、航运等多种功能的内河水系。根据地形高低变化,全市的河网运用涵闸控制,分成九吕水系、通启水系、三余水系和圩田水系。
九吕水系  西起平潮沿江圩田,东至三余垦区,南接通启水系,北至如东县界,流域总面积1107.2平方公里,是市内第一大水系。境内九吕水系流域面积为1005.1平方公里,一般地面高程在4.4~3.8米之间,引江排涝以九圩港、通吕运河担纲,辅以通扬运河和遥望港,河网正常水位2.4米,警戒水位2.8米。
通启水系  北傍九吕水系,南至南通市郊,东与海门市相连,流域总面积181.9平方公里。原为市内第二大水系,自新开、小海、观音山、竹行等镇划归南通市区后,境内通启水系流域面积减少为101.6平方公里,下降为第三大水系。系内一般地面高程3.9~3.2米,引江排涝以通启河与新江海河为纲,河网正常水位2米,警戒水位2.5米。
三余水系  是沿海垦区的独立水系,西沿和南沿均由九吕水系控制连通,东至黄海边,北至遥望港与如东县交界,流域总面积172.2平方公里,为市内第二大水系。系内一般地面高程3.6~3.2米,自西向东微有倾斜,南沿稍高,东沿近海地带偏低,地面高程2.6米左右。为防低洼地带受涝,局部实行分级控制。平时直接排涝排咸出海,必要时辅以遥望港闸抢排。灌溉、排咸、航运等需水,全靠九吕水系输送江水。河网正常水位2.0米,警戒水位2.3米。
圩田水系  是沿江圩田的独立水系。因通州市环抱南通市区,该水系分成通西、通海两支,流域面积(不包括划归南通市区的新开、竹行两镇和南通农场、东方红农场)71.9平方公里,其中通西51.99平方公里,通海19.91平方公里。系内地面高程一般在2.4~2.7米,局部洼田高程在2.2米左右。引江排涝通西圩田以小李港和新捕河为骨干,河网正常水位1.4米;通海圩田以长洪河为骨干,河网正常水位1.3米,警戒水位1.5米。
二、河网布局
一级河  为地市级的流域性河道,与二级河道一起构成市县骨干河网,并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南通市境内12条一级河道中,有九圩港、通吕运河、遥望港、通启河、新江海河和通扬运河等6条流经通州市内19个镇,河段总长147.97公里。
九圩港  西起平潮镇九圩港村南长江边,横贯通州北部,自西向东流经平潮、平东、刘桥、石港、骑岸5个镇,至如东县马塘镇与如泰运河交汇,全长46.62公里,其中流经通州市境36.04公里,受益面积587平方公里。该河1959年挖成,通州段河床底宽24~25米,底高-2米,边坡1∶3~1∶4。正常水位2.4米,警戒水位2.8米。
通吕运河  西起南通港,横贯通州中部,东至启东市大洋港闸,总长78.85公里,在通州市境内流经兴仁、兴东、先锋、川姜、金沙、二甲、东社7个镇,共长29.46公里,受益面积563.06平方公里。该河开挖历经两个冬春,1964年1月竣工,通州段河床底宽45~90米,底高-3米,边坡1∶3。正常水位2.4米,警戒水位2.8米。
遥望港  西起石港镇石东村九圩港,东至黄海边,全长35.99公里,为通州市与如东县的界河。通州市有石港、骑岸、十总、三余4个镇的148.1平方公里受益。该河利用历史遗留的老港湾改造而成,通州段底宽10~32米,底高-1.5米,边坡1∶3。正常水位2.4米,警戒水位2.8米。
通启河  西起营船港长江边,东至启东市塘芦港闸,全长90.72公里,为20世纪50年代末开挖的沿江骨干河道。通州段横穿张芝山、川姜两镇,总长8.92公里,受益面积82.3平方公里。河床底宽30~50米,底高-2.5米,边坡1∶3~1∶4。2004—2005年,张芝山段3.84公里按标准疏浚。正常水位2米,警戒水位2.3米。
新江海河  南起海门市江心沙农场长江边,北至金沙镇与川姜镇交界处的通吕运河,全长26.91公里,其中通州段长24.61公里,沿线张芝山、川姜、金沙3个镇的43.4平方公里受益。该河1976年冬挖成,通州段河床底宽30~60米,底高-3米,边坡1∶3。正常水位1.8米,警戒水位2米。
通扬运河  自扬州至南通市区,是通州市沟通外地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该河从如皋市南部流入通州市境内,由北向南纵贯平潮、平东两镇,于平潮镇云台山村接九圩港入长江,通州市内流经总长12.95公里,受益面积62.8平方公里。该河凿成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云台山至丁埝大桥段于1972年冬疏浚整治,底宽15米,底高-1.5米,边坡1∶2.5~1∶4。正常水位2米,警戒水位2.8米。
二级河  是市内骨干河网的主体,又是乡镇基本河网的水源和排涝容泄区。全市共有二级河26条(段),其中全部在市境内的河道18条。河道总长470.14公里,市境内长313.66公里。河道布局为“八横(东西向)十八竖(南北向)”,其间距一般在5公里左右,与九圩港、遥望港、通吕运河、通启河等一级河垂直相交。二级河道中,直接出江的有小李港、新捕河,直接出海的有新中闸河和团结河;与海门市交界的有排咸河。二级河的设计(竣工)标准:底宽一般6~8米,最小2米,最大30米(河段);底高一般-0.5米,最深-2.0米;边坡一般1∶3.0,抗旱排涝能力达到省定标准。
2008年通州市二级河道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1-7
河道名称 起讫地点 流经乡镇(个)长度(公里) 竣工断面 水位(米)
全长境内底宽(米)底高(米)边坡系数正常警戒
合  计  470.14313.66     
小李港小李港闸—如皋市界13.393.398-1.01∶31.41.6
新捕河新捕河闸—平五河26.246.246-1.01∶31.41.6
平五河通扬运河—小李港27.247.246-0.51∶2.51.41.6
新生竖河九圩港—新联韩家桥29.569.566-0.51∶2.5~32.42.8
刘新河九圩港—如皋市界17.407.405-0.61∶2.72.42.8
幸福竖河九圩港—南通市界112.435.824-0.31∶32.42.8
江海河九圩港—如东县界246.376.1020-1.51∶32.42.8
英雄竖河九圩港—南通市界316.2611.334~5-0.51∶32.42.8
九洋河九圩港—如东县界135.114.438-1.01∶32.42.8
兴石河九圩港—通吕运河422.5722.575~6-0.5~-1.01∶32.42.8
亭石河九圩港—团结河413.4713.47601∶22.42.8
十总竖河遥望港—运盐河514.7514.754~6-0.51∶32.42.8
竖石河通吕运河—运盐河15.305.3030-1.51∶32.42.8
余丰河通吕运河—遥望港419.2519.254-0.51∶32.42.8
袁灶竖河通吕运河—海门市界16.006.005-0.51∶32.42.8
忠义竖河通吕运河—团结河310.2310.236-1.51∶32.42.8
余西竖河通吕运河—海门市界16.636.63   2.42.8
三余竖河遥望港—海门市界121.3610.006~8-1.01∶2.52.02.3
新中闸河三余竖河—新中闸113.6413.646~100.51∶2.52.02.3
团结河九圩港—团结港闸865.2165.216~20-0.8~-1.51∶32.42.8
运盐河团结河—海门市界320.2820.288-2.01∶32.42.8
通甲河海港引河—余西竖河314.8514.854~6-0.51∶2.52.42.8
庙桥竖河通启河—通甲河37.897.896-0.51∶2.52.42.8
天星横河通启河—新江海河115.643.382-0.51∶2.52.02.5
海门横河新江海河—海门市界145.701.908-1.31∶1.32.02.5
排咸河三余竖河—茂芳老闸河123.3716.804~601∶2~2.52.42.8
三级河  又称大沟,一般从二级河派生,是乡镇引排和航运的骨干河道。市内共有三级河233条,总长862.29公里,布局间距一般在1~2公里,引排控制范围5~10平方公里。河床底宽2~4米,底高0~-0.5米,边坡1∶2~1∶3,其引排能力满足省定要求。
四级河  又称中沟,一般从三级河派生,也有直通二级河的,属村庄河塘重要组成部分。市内共有四级河1293条,总长2229.7公里,布局因地制宜,间距一般为0.5~1公里;总甲河片和三余片密度较大,间距在300米左右。新开挖和疏浚的四级河底宽1~3米,底高-0.5~0.3米,边坡1∶2~1∶2.5。
三、境内长江水域
境内长江段距入海口不远,江面较开阔,一般宽度在5~10公里,最宽处超过11公里。因市域环抱南通市区,原有17.41公里的长江岸线被南通市区分隔为东西两段。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东段岸线管理权(营船港闸港口段除外)划归南通市区后,境内所属的长江水域为原西段江域,西起五接镇开沙村附近的碾砣港,东至与南通市区交界的九圩港,江岸线长15.03公里,沿线有大汐港、大李港、新捕河河口和九圩港等4个口门,大、小李港为渔港,水域渔产资源较丰富。江域中面积较大的横港沙东端伸入南通市区水域。长江水域水量充沛,年径流量达9793亿立方米,相当于平均流量3.1万立方米/秒,年际变化较稳定,枯水期流量6130立方米/秒;水流方向基本与岸线平行,流速一般在1米/秒左右,最大时超过3米/秒。浪高一般在1米以内,东南风向浪高最大1.3米。受径流和潮汛双向流作用,潮汛为不规则半日周期潮,平均潮差为2.68米。水质受径流和潮流影响,基本良好,适宜鱼类生长、洄游,并可作为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因泥沙沉积,水域中有暗沙多处。此外,在遭受热带风暴、特大天文潮、洪水等影响时,往往造成风潮灾害。
四、境内黄海水域
境内黄海水域北起与如东县相邻的界港——遥望港口,南至南通盐场南缘与海门交界的鲜鱼港(旧称歇御港),海岸线全长16.27公里,自北向南有遥望港、新中闸口、新开河港(团结河出海口)。新开河港于20世纪60年代列入江苏省10个港口之一。
黄海水域为黄海大陆架盆地的一部分,海底为泥沙质地,较为平坦,无坚实的基岩,其深度一般在-20~-30米。海岸由淤泥质粉砂堆积而成,属淤涨型岸滩。沿岸潮间带海滩宽5~10公里,坡度0.5‰~1.2‰,滩面平坦,分布一些浅平顺直的潮水沟。其中处在平均高潮位至小高潮位间有淤泥和粉砂混合滩3387公顷,处于低潮位的粉砂滩4140公顷。
遥望港口以东的黄海水域,低潮位时露出水面的沙洲有腰沙、台湾沙等,其中腰沙最大,西北东南走向,北端属如东县,南部属启东市。此外,还有杨家沙、小沙、新沙、新涨沙、横沙、狼梢、太高沙、三角沙、蛎砑堆,以及葫芦沙和乌龙沙的西北部(西部属海门市和启东市)。腰沙之北,还有冷家沙的东南部,也属通州市海域中的沙洲。
因受东海潮流影响,近海潮流主要流向由东南而西北,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大潮流速平均145厘米/秒,平均大潮高潮位5.23米,平均小潮高潮位1.17米,最大潮差达3米以上,最小潮差1米左右。当天文高潮和强热带风暴过境相遇,且风向又与海岸相交时,会在沿海形成风暴潮,出现特大水位,严重侵蚀海堤。由于长江和内河大量水排入近海,水体交混,海水盐分较低,盐度一般在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