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气象灾害

一、高温干旱
常年35℃以上的高温天气在5天左右。1993—2008年,16年中有9年高温天气在10天以上,其中2004年达18天。高温日明显偏多于常年。
1993—2008年,每年有1~2次半月以上连续无降水,以冬秋季较多,夏季次之。发生较重干旱6次,约2~3年一次,其中40天以上无透雨的严重干旱发生4次,约3~4年一遇,以夏、秋季较常见,尤其是在出梅后常有一段时间的高温干旱。夏秋干旱往往影响夏播、夏栽和秋熟作物生长发育,深秋干旱影响秋播和秋播作物出苗。发生干旱次数最多的是1997年,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发生2次干旱。严重干旱的年份有1994年夏旱、1995年和1997年秋旱、2005年春末夏初干旱。三余沿海地区因土壤特性、种植结构和水系因素,对干旱较为敏感,表现为旱情发生早、发展快、影响大。
二、寒  潮
1993—2008年,强冷空气和寒潮发生的次数较以往有所减少,平均每年有1~2次,多的年份有3~4次。寒潮除造成剧烈降温外,还会带来霜冻、大风、暴雪等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三、连阴雨
1993—2008年,每年约发生1~2次8天以上的连阴雨,以春、秋季为多。遭遇连阴雨一般会造成涝渍灾害和低温寡照,春季连阴雨对春播和夏熟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秋季连阴雨影响秋熟作物生长发育和秋收秋种,还诱发农作物病虫害。
四、暴  雨
1993—2008年,共发生暴雨和大暴雨42次,平均每年2.6次,其中1997年1次台风暴雨,其余为对流性暴雨或梅雨锋暴雨。超过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共发生7次,约2~3年一遇。绝大部分暴雨发生在6—8月,发生次数占82.3%;其次是9月,发生次数占14.7%。发生暴雨特别是大暴雨时,如排水不畅,往往造成洪涝灾害。
五、暴  雪
1998年3月19日夜起,受强寒潮影响,20日白天全市普降暴雪并伴有雷暴,积雪深度达18毫米,之后连续出现3天积雪。2008年1月26—29日,受暖湿气团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全市普降暴雪。过程雨雪量3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24厘米,之后连续出现14天积雪,为历史罕见。暴雪带来的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经济受损,其影响和破坏程度远远超过暴雨。
六、热带气旋(台风)
1993—2008年,受到12次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或台风外围或台风边缘影响。影响时期主要是7—9月。影响时,一般沿江沿海风力大于内地,常有暴雨甚至大暴雨。发生灾害最严重的是1997年11号台风,影响时正逢天文大潮,台风、暴雨、高潮位“三碰头”,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风力8级,阵风9级,沿江沿海9~10级,阵风11级,大风持续时间24小时。金沙地区最大风速23米/秒(9级),过程雨量150.1毫米,是继1991年后发生的最严重的台风灾害。
1993—2008年通州市受热带气旋影响情况一览表
表1-6
影响年份 影响时间 编号或名称 风力(级) 风  向 过程雨量(毫米) 受灾程度
199408-26—08-2894158西西南30.4  
199608-01—08-0296089东南  
199708-18—08-20971111东南150.1  
200207-05—07-07威马逊8东南18.8  
200407-03—07-04蒲公英8~9东北91.4  
200508-05—08-07麦莎9东北127.2  
09-11—09-13卡努997.4  
200709-17—09-20韦帕6西西南71.1  
10-07—10-08罗莎8北东北51.8  
200807-19—07-20海鸥6东北11.2  
07-28—08-01凤凰727.7  
09-14—09-16森拉克6东东南24.3  
七、冰  雹
1993—2008年,共发生冰雹6次,平均每年0.4次。发生时间在5—11月,以夏季为多。发生最多的年份是1993年,全年发生2次。冰雹形状或圆形或锥形或不规则形,以圆形占多数,小的如豆粒,大的直径一般不超过3厘米。冰雹虽局部发生或多点发生,范围小,不连续,但造成的损害较重,常砸坏农作物、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威胁人畜安全。
八、龙卷风
1993—2008年,发生龙卷风13次,平均每年0.8次。发生最多的年份是1993年2次。发生最早的是5月份,最迟的是11月份。龙卷风与雷雨大风、冰雹、飑线同是强对流天气,而且常常相伴发生。龙卷风发生迅速,局地性强,一般水平范围几百米到千米左右,持续时间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但风速达100千米/小时以上,破坏性大,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